《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的祖父马连良》:一个京剧末等生的逆袭

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人物传记《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的祖父马连良》,登陆CCTV-10科教频道《读书》栏目。该书由京剧大师马连良嫡孙马龙所著。

马连良先生是与梅兰芳齐名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著名京剧的“四大须生”之首,是我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代表作《四进士》《甘露寺》《赵氏孤儿》等,享誉半个世纪,盛名不衰直至今日。

《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的祖父马连良》一书真实地描述了马连良先生如幻如戏的人生轨迹,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一代大师“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品质。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栏目走进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的传奇人生——京剧末等生的逆袭。

这张照片,是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剧照,他的扮演者是马连良先生。

马连良是京剧四大须生之首,京剧马派艺术创始人,但这位京剧泰斗最初学戏的时候,常常被人嘲笑,甚至因此常常挨打。

《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的祖父马连良》一书中,记述了一个京剧末等生逆袭的故事。

马连良小时候学戏因天分不足,常常被人嘲笑,挨打,甚至差点被赶出戏班。

有旁人耻笑马连良的念白,“一嘟噜一块”口齿不清,有“大舌头”之嫌,最后竟被一位老师讥笑道:“祖师爷不赏你这碗饭,你还是卷铺盖走人吧。”把个小小年纪却心事重重的马连良,委屈的是有冤无处讲,提着小铺盖卷,忍气吞声一步三回头地走到了“喜连成”戏班的大门洞,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这个时候,正巧名丑角郭春山先生来教戏,见马连良哭的可怜,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于是郭春山先生帮忙说情,马连良这才留了下来。

从那以后马连良心里总憋着一股劲儿,加倍刻苦的练习。那个时候老师常派马连良上台来个扫边的零碎活,演个家丁之类的小角色,马连良不仅没有怨言,反而格外珍惜机会。

书中有这样的细节,为了扮戏漂亮,即便是演个家院这样的小配角,马连良也总是要提前把要穿的行头找出来,自我打理一番。

每次在开戏之前,无论自己在戏中的角色大小,马连良一定要把剧目从头到尾在心里默演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才踏实。

后来他曾经对人说,别人唱过五十遍的戏,我已经唱过一百遍了。凭着这样的刻苦努力,马连良终于成为了科班里的佼佼者。

让人没想到的是马连良出科不久,他的演出竟然在北京的报纸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在京剧《四进士》中有这么一个小片段,宋士杰盗取了两位当差的书信,然后又把书信还了回去。

当年马连良在演出中还书信时,没有把书信放回原处,观众有了不同意见,而且这个意见还通过剧评家的文章见了报。

那么马连良会如何回应大家的意见呢?

书中写道,一个月后,当马连良再演此剧时,观众都凝神静气的观察这一细节,马连良在盗书之后,先将书信斜放于桌子前端,然后做出不妥状,再将书信放在桌子中间原来的位置上。把自己上次表演时的错误演化成了戏中的内容,这不但修正了以前的错误,而且使戏的层次又递进了一步。观众观之心满意足,频频点头称赞,同时彩声雷动。马连良择善而从他台下的人员是越来越好。

马连良这个细节的处理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一直到现在,年轻演员们还在沿用他当年的表演方式,把书信先放在斜前方,然后觉得不妥,调整位置放回中间。虚怀若谷,把观众的建议当回事,这让马连良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这样的品质也为他日后的大红打下了重要基础。

1922年春天,上海的亦舞台来北京约角儿,想约马连良去上海唱上一期。在去之前马连良接受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

  • 一、如果三天打炮戏唱砸了,分文不取,立马离沪。
  • 二、登台后演出效果尚可,每月才有八百的包银。
  • 三、如果受到热烈欢迎,包银调整为一千二百大洋。

马连良面临着一场大考,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马连良到了上海先是演了三天的谭派名剧,没想到被观众盛赞为老谭家加蜜。也就是说他在谭鑫培的水平基础上又添了彩儿,但是,马连良能否受到更广泛的认可,还必须要看他唱的另一出戏。

这是马连良在京剧《打渔杀家》中扮演萧恩的剧照,这出戏能演好才是关键。这出戏受到关注的程度有多高呢?请大家看看萧恩脚上的鞋,就是因为这双鞋引发了报纸上的轩然大波。

原来,不久前上海剧评界曾就萧恩脚底下穿什么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谓之“鞋靴之争”。冯小隐一派认为该穿“鱼鳞靸鞋”,苏少卿一派认为该穿“薄底快靴”,双方都以当年谭鑫培的某次演出作为依据。

一派认为应该穿鞋,一派认为应该穿靴,究竟该怎么办呢?马连良初到上海,如果处理不慎,就会失去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剧评家的支持。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一时让人束手无策。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实在不行就一只脚穿靸鞋,一只脚穿快靴。

那么马连良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呢?

书中写道,马连良首贴《打渔杀家》,客满牌高悬,不少观众是冲着萧恩的鞋来的,马连良却不慌不忙,心中有数地开始了演出。

行舟打鱼一场,穿的是鞋,清早草堂时穿的是靴,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成功地化解了这一纷争,顿时引起了舆论界的极大兴趣。

舒舍予先生在《申报》上发表《评马连良》一文,高度评价了马连良解决纷争的智慧头脑,为马的“两不偏袒,各得胜利”而喝彩。

就这样,年仅21岁的马连良在上海大红,从此他身价倍增,成了各大班社争相邀请的对象。

马连良虽然少年成名,但是此后不骄不躁,长期保持着把观众放在心中的态度,对艺术精益求精,最终成为了京剧领域里让人敬仰的高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