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八佾篇第四章 自由的境界
今天学习论语《为政》篇的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一句话,这句话大家知道,也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在这里,我就说一下个人的理解,但是如果讲的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批评指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当然,这里是孔子的夫子自道,孔子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概括归纳。孔子大概要活到了74岁,就去世了。在这里他讲到了自己70岁的境界,那说明这一章是孔子晚年讲的。他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每个年龄节点,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这些境界的定义也成了后来人对相应年龄的一个代称。
“十有五”就是15岁,“志于学”的这个学,可不是我明天说的开始上学开始学习,如孔子15岁才开始上学,才开始读书认字,那也太晚了。也不是指学习一般的知识。这里这个“学”,指的是《学而》篇中提到的学习的内容,我们之前解释了“学”指的是什么:忠、孝、信、礼等等一些儒家核心的理念。不光是学,而且要演习,要实践。
“三十而立”的“立”,就是孔子指导自己儿子孔鲤的时候讲的“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立”,并不是自己成家立业的意思,而是在学习“礼”这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足以很好的为人处世,得体大方。
“四十而不惑”,“不惑”比较好理解,就是不会被各种学说所迷惑。自己心中有了坚守,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对忠孝仁信礼、温良恭俭让等等一些价值观的认同,对其他的一些歪门邪说、抨击否定,不会产生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并不是指上天的旨意,而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生规律的一种认识,孔子是不信鬼神的,他说“敬鬼神而远之”;他更加不会相信天命,不会相信有一个超自然的存在,不然也不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这里讲天命指的是对自然规律的领悟,指的是人与人相处规则的通透,对人生的思考已经有了自己的领悟。
“六十而耳顺”,当然不是说到六十岁的时候耳朵聋了,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了。当然,像俗语说的“不哑不聋,难做家公”,为了家庭的和谐,装聋作哑也是一种本事。这里的“耳顺”指的是听什么都不觉得刺耳,别人说什么话自己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情绪不会受到波动。结合前面的“知天命”,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有了对人生对自然的自我判断,其他的歪门邪说也不会觉得过激,非要去批判,非要去争论各是非曲直,六十岁的时候已经不屑于和别人争论,别人对自己的批判和否定,听听就算了,自己仍然保持自己的坚守。心平气和了。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到70岁的时候,已经道德大成、思想大成、行为大成。达到了“学而时习之”的完美结果,学到位了,在实践上也已经无懈可击了,不仅自己懂得,而且在实践中可以从心所欲,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但是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在儒家理念范围内活动,都不会越过雷池半步,都不会做出不合礼法的事情,都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圣人呢?我们看他四十岁之后的几种境界,是很多人都达不到的。很多人终其一生还不能达到“立”的境界——彬彬有礼,待人接物得体大方;更多的人无法达到“不惑”的境界,内心不够坚定,时常随波逐流;很少数人才能“知天命”,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极少数人能够“耳顺”,即便是亚圣孟子也落了一个好辩论的名声,他自己还争辩说:“吾岂好辩也与,吾实不能忍也”。“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古往今来,估计也只有孔子等寥寥数人能够达到。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从心所欲都符合道德规范的人,才能被称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