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给摄影一剂荷尔蒙和多巴胺
本篇编辑:大笑笑
文字:@宋毅
图片:投稿摄影师
本期评片会主题《运动者》,彰显人类身体和精神的力量,同时关联着追求瞬间的体育摄影。
编辑部命题时留下一些小仁慈,将“运动者”代替了“运动员”的措辞,扩大了拍摄范围,对象不仅局限于职业运动人,同时为广泛的民间体育运动留下了拍摄空间,甚至精彩的生物运动形象也可以表现。
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是运动员的信念。对于体育摄影师来说,如何利用新奇的视觉语言,为天赋异禀的运动员留下精彩的时间切片,这是体育摄影的奥林匹克精神。
相比于超级英雄似的顶尖运动员表现来说,静态摄影似乎不如录像来的鲜活生动——影迷不会忘记纪录片《徒手攀岩》带来的紧张刺激观感,体育迷总会一遍遍回放篮球之神迈克·乔丹从罚球线起跳灌篮、以及上帝之手为马拉多纳打进一球的视频,并且乐此不疲。
但是对于“运动者”来说,图片摄影的魅力则在于创造了介于现实和虚构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在此,时空好像静止,运动员与运动介质接触的时刻凝固下来,例如正好覆盖游泳健将面孔的水膜,变成了面膜;羽毛球高手为了接球,扭曲成弯弓状的躯干;高台滑雪选手有那么一小会儿,像飞鸟一般自由翱翔;以及足球运动员从后场带球奔袭后,吐出些许顽皮的口水瞬间。这些奇特的抓拍并非虚构,如果不是相机的记录,真令人不可思议。
运动员的神奇表现本身已可谓奇观,再加上顶尖体育摄影师加持的曼妙光影、和谐配色、360度无死角的站位……所有摄影语言都为表现不可再重复的瞬间,这是体育摄影佳作形式的评判标准。
除了表现体育的力量之外,由于照片事无巨细的记录能力,那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细节也丰满了运动者形象。
牙买加女子短跑名将弗雷泽那一头毫不在意风阻的脏辫,鲜艳的妆容,打破冠军领奖台上女运动员的刻板印象;刚夺得第13个法网大满贯的红土天王纳达尔,在上场之前,要将水瓶强迫症式地码放整齐。相比再多的体育专访,这些影像都来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如果说职业体育充满了荷尔蒙,那么民间运动则带来更多的多巴胺,那是快乐与健康的代名词。纪实摄影名家胡武功出版的《影像:中国民间体育》展现了我国各地域、各年代的民间体育图景,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体现了体育的民主一面,除了摄影语言之外,更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博》 SZ(马海萍)/摄
《推着婴儿赛跑的年轻妈妈》 嘉庆/摄
《奋进》拍摄于竞走比赛的赛场。 乐行/摄
《博浪》 如歌的行板/摄
《看球》 象征/摄
《街头》 羊正/摄
《沙漠王》 nom/摄
《韵律》 SZ(马海萍)/摄
《城市骑行者》 Yorkmeng/摄
崔建玲安徽蚌埠/摄
《行走的风景》 大通/摄
《不一样的舞蹈》 浩声~崔固成/摄
《激烈爭球》 浩声~崔固成/摄
《跨越》 李红/摄
《身残志坚》 如歌的行板/摄
《乐在其中》 象征/摄
《静与动》 羊正/摄
第三季评片会第8期《运动者》就分享到这里,详细的讲解,请到直播间收听。下期主题是《一场邂逅》,这是比较有故事的题目,注意审题,您有什么想法?请用镜头表达出来。欢迎更多的影友参与我们的训练和交流,期待大家的佳作。
为精彩的运动摄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