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祭祀用了太庙,太庙里原来明朝的帝王牌位去了哪里?
太庙,是皇帝的家庙,是封建王朝皇帝祭祀自己先人的地方。
太庙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呼,夏朝的时候被称为"世室";商朝时称"重屋";到了周朝则被称之为"明堂",自秦汉起,在被称为"太庙",以后历朝都沿用了这个名字。
明朝原来的首都是南京,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因靖难之役登上皇位的明成祖朱棣,正式将首都迁至北京;作为明朝皇帝家庙的太庙,也随之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此后直到明朝灭亡,北京一直是大明国都,时间长达二百二十多年。成祖和其之后的十四代皇帝,都在此登基,也在此去世,死后也都进了太庙享受祭祀。在太庙接受供奉的,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历代皇帝,朱元璋的四代祖先(追赠为德祖、懿祖、熙祖、仁祖),也都拥有一牌之地。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头一天崇祯来到煤山自尽,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一统的明朝宣告灭亡。
42天后李自成撤离北京,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兵进京,同年9月顺治帝也来到紫禁城,坐上龙椅,开始了对中国200多年的统治。
顺治皇帝登基之后,随即就将自己的前辈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的牌位,以及清太祖追赠的四代祖先(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牌位自盛京(沈阳)原清室太庙迁到了北京的太庙。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国家也不能有两座太庙。
清朝定都北京,就成为北京的新主人,明朝太庙就变成了清朝的,里面供奉的皇帝以及他们的先人,自然要被请出去。
其实顺治进京的时候,天下大局未定,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和南明小朝廷的军队还占据着半壁江山。
但是顺治皇帝还是急不可待地把明朝皇帝请出太庙,让自己先人的牌位入住太庙。
因为这样就等于向天下百姓宣布,清王朝受命于天,明朝灭亡是天意,江山已经换主人了,天都变了,大家要认可我这个新主人,不要再为明朝效力了,因为所谓的太庙,也是江山社稷的象征。
那么,在新"主人"进驻之后,明朝的历任皇帝和朱元璋的四代祖宗牌位都弄哪去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统治者还是很精明,处理得非常好的。
清朝统治者虽然恨不得将明朝的"余孽"斩尽杀绝,打倒在地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能翻身,但他们的政治手腕还是非常高明的。
比如清军入关,明摆着就是要夺朱家江山的,但是人家偏说是为崇祯报仇,说李自成才是灭亡大明的罪魁,因此来收买人心,让汉人精英为他们效力,让百姓把他们看作正统。
再比如,李自成进京之后,草草将崇祯埋葬,顺治却用上等棺木厚葬崇祯,让百姓为前皇帝服丧三日。
不得不说,跟李自成比起来,在收买人心方面,清朝统治者技高一筹。
既然要收买人心,明朝皇帝的牌位也不能扔到大街上。可是往哪里放呢,顺治身边的汉族大臣出了个金点子,说明朝嘉靖年间,北京曾经修建了一座"历代帝王庙",里面供奉的是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配位。顺治一听茅塞顿开,就把原来在太庙供奉的明太祖的神主移到历代帝王庙里。
顺治三年(1646年),其他明朝皇帝的牌位,也全部被"安置"到了历代帝王庙。
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朕披览史册……前代帝王虽无过失,亦必刻意指摘,论列短长,全无公是公非,前代帝王曾为天下主,后世之人俱分属其臣子,而可轻肆议论、定其崇祀与不崇祀乎,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
康熙这段盖棺论定的话的意思是说,历史不能割裂,历代帝王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那些无道昏君,对不起没有这样的资格。
谁是明朝的无道昏君呢,康熙认为是神宗、光宗、熹宗这个三个家伙,崇祯帝不该为明朝灭亡背锅,因此神宗、光宗、熹宗三个神主则被赶出了历代帝王庙。
康熙还认为,朱棣这个皇帝是发动叛乱当上的,来路不正,没有享受祭祀的资格,所以朱棣的牌位被请了出去。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口号,给之前没有能入庙祭祀的十六国、十国、三国、晋、隋等朝代有代表性的皇帝设立牌位,让他们入庙接受祭祀,并把之前被请出来的朱棣的牌位也请了进去。
估计朱棣当时也一脸懵逼,昨天赶,今天请,把朕当猴耍?
不管怎么说,大多数明朝前皇帝,在明朝灭亡后,总算有了一个归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