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同:临摹古画如何选画与正确的读画
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方法之一,国画名家也都是从临摹开始入手的。古人讲“临画不如读画”“临摹只能掌握表面的笔墨效果,读画乃真研究作品的含义、通体构图处理手法”等等。初学者应一步步走,不能过急,首先要掌握笔墨基本功,进一步到生活中体验,总结前人和他人经验,逐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对于初学者来说,临画、读画有同等的重要性。要双管齐下,眼睛提高了,手才能提高,在不断实践中,笔墨技巧也就会如水涨船高,逐步上升。
清 石涛 《淮扬洁秋图》
选择临本,是第一要事。古人说:“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就山水画而言,应当选择那些传统山水画中的经典作品,这一类画格调高雅、技艺纯熟,临起来很见功力,利于提高,也易于使学画人体会到传统山水画中较深的艺术内涵。因此,眼光不妨放高一些,选取最好的范本,反复临摹。
传统山水画的成熟期是在五代,到了两宋达到巅峰,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无论是艺术性还是表现手法,都趋于完美。如北宋李成、范宽的山水画,点画清晰、层次丰富、意境高远;南宋李唐的山水画,用笔雄浑苍劲,干湿结合,意境豪纵清旷;还有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人的山水作品,不仅冠绝当时,而且对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到元、明、清及现代也有不少优秀的山水画家及作品,都是我们临摹的极好范本。
魏云飞《秋山红叶图》镜心 设色绢本
选画的标准,还需因人而异。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选取一些构图不太复杂、层次比较分明、树木及山石结构明显、笔墨关系清楚的山水画作品临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便能较快地掌握山水画的基本造型规律,增强学好山水画的信心。对于那些有一定的笔墨基础或者以研究为目的的人,就更需要有所侧重了。首先要找到有关资料,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艺术特色仔细研究,做到下笔有数,然后再“泛滥诸家,以资我用”。
选画的过程是整个临摹的开始,它决定了临摹效果的好坏,甚至影响到学画者今后的艺术方向和品位,切不可草率行事。低水平或平庸的作品千万不能去临,否则容易步入歧途。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幅画可临某一局部,如遇到难度大的地方,可反复画十几遍、几十遍乃至百遍,直至熟练掌握为止。在临一幅完整的作品时,不但要研究其笔墨技法,还要从中学习艺术处理手段。通幅构图要求部位准确,不能信笔涂抹,力争用解剖麻雀的办法,来研究一张画。掌握技法,务使弄通,不可丢掉这张,又临那张,这山望着那山高。学习态度应踏踏实实,知难而进。
清 龚贤 《石梁飞瀑图》 立轴 纸本
临本选好后,再静下心来读画。陆俨少先生特别强调读画的重要性,他经常对学生说:“画读得多了,胸中有数十幅好画,默记下来,眼睛一闭,如在目前。时时存想,加以训练,不愁没有传统,再来推陈出新,取法大自然,一定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创作出时代的新面貌来。”他认为,与其马马虎虎地摹,还不如认真地“读”效果来得好。
清 王时敏 《万壑奔流图》
读画是学习传统或他人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名画的赏析,研究它的笔墨结构、表现技巧及艺术思想性,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自己临摹、写生及至创作的借鉴。研究临本,要一部分一部分研究,找出作品表现手法的规律来。边琢磨边临摹,切不可急于求成。饭要一口口吃,画要一笔笔地画。临画不要求每笔都和临本一样,即使是工细作品也会出偶然的效果。只要懂得用笔方法,能够自如地塑造形象,就算达到了临习的目的。
明 蓝瑛 《溪山雪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