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时刻反省求进步,严格自律保平安,克服焦躁平心气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修省的人要善于反省,要善于求己之过。一个人如果总是闻过则怒,自我放纵,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曾国藩一生以求过、自律来严格要求自己。求过就是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积极加以改正;自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品性。
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但却能做到勤求己过,有过则改,为我们现代人做出了榜样。
0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在《时时省记节劳节欲节饮食》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曾国藩告诉父母,他与郑小珊人矛盾已经化解,两人冰释已经前嫌。
原来,曾国藩家中的大人知道他和郑小珊有矛盾后,来信对他说:“凡人交友,只见得朋友不是而我是,所以今日管鲍,明日秦越。”
曾国藩听从了大人的劝告后,认真反省了自己,认为自己有三大过错。后来,他主动到郑小珊家登门谢罪,两人方尽释前嫌。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从中可以看到,曾国藩胸怀宽广,知错能改,善良谦虚,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02 节劳节欲节饮食
在信中,曾国藩还提到:“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
曾国藩每日公务繁杂,身体尤为耗损。于是父母写信告诉他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坚决做到“节劳节欲节饮食”。
曾国藩时刻谨记父母的话,除了必要的应酬之外,每天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节劳节欲节饮食。从“欲节劳,实难再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自己要求的严格。他的确是一个十分自律的人。
03 平安是喜,健康是福
曾国藩身在宦海,但时刻不忘追求修身养性。他以做官发财为耻,一向清廉奉公,十分看重兄友弟恭,家庭和顺。
他认为,平安是喜,健康是福。对于上有父母,旁有弟妹,下有妻子儿女的他来说,身体健康才是合家欢顺、让家乡亲人放心的前提。在《身体康健,即为如天之福》中,曾国藩就表达了这种观点。
“男此时不求疮癣遽好,但求脏腑无病,身体如常,即为如天之福。今年虽不能得差,男亦毫无怨尤。”
“身体如常,即为如天之福”表达出曾国藩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也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
04 平心静气,稳妥办事
在《焦躁使心绪少佳,办事不能稳妥》这封信中,曾国藩还对焦躁心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余固恐弟之焦灼也。一经焦躁,则心趣少佳,办事不能妥善;余前年所以废驰,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意思是说:我本来就怕弟弟焦急。人一焦躁,那心情就不好,办事便不能妥当。我前年之所以那么废弛,也是焦躁的缘故。人总要平心静气,才能稳妥办事。
在信中他还说到:他不因为弟弟得官阶而高兴,而喜欢弟弟做官吏的才能过于带兵的才能,将来或者可以做一个刚正廉明的官吏,切实做几件对老百姓有实惠的事情,那是曾家门户的光荣,也是他作为兄长的幸运!
焦躁是一种急躁、烦躁、暴躁的心态。焦者,根基不牢也;躁者,耐性不足也。
焦躁的人,由于对人生信念不明晰,对生活真谛不了解,尽管整日忙忙碌碌,实际上却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从本质上说,焦躁是一种无所适从的生活状态。
人世间有多少真善美被焦躁之人轻视,有多少价值观被焦躁之人错位,有多少清澈纯净的心泉被焦躁之人淡漠。
焦躁,使多少人对虚荣、利益按捺不住,使人生失去根基,使人的激情退化,情感失态,缺失对美的追求。使人们在告别物质贫穷的同时,又走向精神贫穷。
因此,我们在建立物质家园的同时,必须注重建立精神家园,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和谐。“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现实中,我们要拒绝焦躁,审视本心,内守精神,崇尚文明,给心灵一片和谐滋润的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