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点名!到底是因为什么?

12月17日

线上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

第15届常会通过决议

将中国申报的太极拳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太极拳成功申遗!

太极拳是由河南省牵头申报,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动,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第41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明末清初,一代宗师陈王廷,将祖传拳术结合《易经》中的太极阴阳之理创编太极拳。太极拳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的健身运动方式”,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习练者达3亿人之多。

1
太极拳的特点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2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
练脑

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进而调整身体诸系统的功能,使其趋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太极拳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有益于对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节。它对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等有显著疗效。

太极拳要求躯体和大脑的双重放松。在大脑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动脉得到舒张,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对高血压患者更为有利,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趋于正常。

练气

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与丹田(小腹)之气,运送到全身,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即通常所说的“气感”。

通过肢体的顺逆缠绕运动,不仅锻炼了肌肉的弹性,而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可防治因血行受阻而产生的心脑血管的病症。

练太极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因之横膈膜下降的较多。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这是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如此,胸腔,腹腔的器官血流旺盛,吸收机能加强,对诸脏腑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二便失禁等会收到良好的疗效。

太极拳的深长呼吸使肺腑排出大量浊气,吸入较多的氧气,提高了肺部的换气效率,同时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这可使肋软骨骨化率降低,胸廓活动度加强,对肺病和肺气肿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吸气时吊裆(指轻轻的收缩肛门肌肉,就像会阴吊着一样)会阴轻轻用意上提,吸气时放松。这样会阴一提一松,练久了会感到会阴部随着呼吸张弛起伏,这是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可防治痔瘘病,脱肛,子宫脱垂和某些慢性生殖系统疾病。

练身

1.躯体

太极拳要求上身中正,上下一条线,“顶头悬,尾闾收”即百会穴与会阴穴在一条直线上。不但可使气血上下疏通,而且能避免未老先衰,低头猫腰,脊椎萎缩等病态。

通过太极拳顺顶贯顶,脚底生根,会产生上下对拉的意念;加之手眼相随,使颈椎左右摆动,前后摇转等,可对颈椎疾病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腰

太极拳特别注意腰部活动,要求“以腰带脊”等等。通过腰部锻炼,可增强肾功能,同时对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运动的配合,对腹内器官淤血的消除和肠蠕动功能的改善尤有积极影响,对腰背疼痛的防治更有突出作用。

3.眼神

练拳时做到意到,眼到,手到,足到,达到“形神合一”。这样的练法,不仅能使眼球神经得到锻炼,也有助于视力的改善和增强。

4.关节和韧带

太极拳在腰脊,关节的带动下再配合回旋缠绕运动,就能使肩,肘,膝,胯,踝,腕等关节,达到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地步。如此则能增强各关节的机能和防止其发生退化现象,并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正常功能。

5.肌肉

长期演练太极拳能使肌肉坚实有力,从而防止大腹便便,行路困难。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伸屈的运动,一方面可使劲法运用自如;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有节律的挤压,对静脉血回流心脏会起到促进作用。

6.腿和脚

以腿为例,体重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反之亦然。腿部通过虚实锻炼能增加很大的力量。

再以脚为例,当脚跟、脚掌、脚趾相继下落抓地为实,脚心(涌泉穴)轻轻上提为虚,叫做实中有虚。经常做脚底板贴地,足弓上提的活动,一紧一松的虚实交换可使足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锻炼。长久下去,不但可以矫正平足,同时可使足弓增强弹性,达到健步轻灵。

3
练拳须知

  练拳前后应注意的事项

过饥、过饱、酒后不宜练拳。早起练拳,必须排清二便,憋尿练拳以利于气沉丹田的说法是很错误的,不利于放松,服装要宽舒适体,寒暖得宜,不可穿皮鞋练拳。

练拳后,不可随即安坐或静卧,不可立即进食。须步行片刻,以调和气血,练拳出汗后尤须避风,更不能立即洗凉水澡。

  练拳前的准备活动

通常练拳前进行压腿、踢腿和控腿,其准备活动各门派不尽相同,大体对颈部、手腕、肩、肘、腰部、膝部进行活动。

  练拳速度、时间以及拳架高低

1.练拳速度: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85式(或103式)一般在20分钟左右为宜,速度越慢,活动量越大,但过慢则有迟滞之虑。

2.练拳时间:根据个人时间和体质条件的不同而制定,一般1—3小时,最好中间不要停顿,以利于内气的连续运行。

3.太极拳有高、中、低架之分,按各人体质灵活掌握。练拳是为了增强内劲,不可使架子过低而造成肌肉过分紧张,影响放松。随着功力的增长,架子逐渐放低,总之以中正安舒为原则,但切忽高忽低。

小贴士:如何快速入门太极拳

首先当然是找一位太极拳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了,“一对一”教学可以快速提升自己。

接着就要坚持锻炼学习了,每天练好基本功最为重要。坚持不懈,水滴石穿这样每天坚持总有成就的。

最后,想要练好太极拳可以常去公园学习锻炼,寻找太极拳学习小伙伴相互监督效果最佳。

太极拳能健身治病是确信无疑的

但有一个条件

即必须坚持下去

只要坚持

就能达到精神旺盛,身体健壮的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