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传国术—传武中筋骨训练体系是什么?常说的龙虎二劲又指什么呢
传统武术起源于战场,将士手握重兵,驰骋拼杀,只争你死我活,将其他置之度外。由于兵器沉重,需要夹紧两臂,才能挥动,此时依靠身动带动器械,人体躯干得到强化,由此可知,「夹肘合肩」乃整合一身劲力之关键。长时间的征战使得肌肉力早已经无法支持,于是肌腱起了莫大的作用,位于肌肉两端,连接于骨骼之上,或者存身于关节之间,使得关节能够崩弹,谓之「大筋」。
拳谱有云,功夫第一步为「撑筋拔骨」,即撑开骨节,拔起大筋。可对比古代用的弓箭,骨架为弓架,大筋为弓弦。弓之所以能射,全赖弓之撑拔,开弓没有回头箭,弓之动为被动撑开,人体之大筋亦是如此,所以拳谱云「轻出重收」,出拳是因为关节大筋崩弹,拳则为被动弹出,是为「轻出」,而收手回来之时,如须借身体整体劲力回收,则要在手上如抓握物体而不能回抽一般,所以回收反而是用力的。
众人习拳皆讲「含胸拔背」,而时常只知其有,而难辨之何时有,练拳讲「身备五弓」即两臂两腿带身弓,五弓崩弹之时,才有屈伸,而近乎弓形,由此可见,含胸拔背为动态存在,是动词,我们如果只看表面字义,则难得其要领!「透胸而发」是拳谱中的一句话,难知其要义,配合脊柱崩弹则不难理解,背脊成弓,于胸椎跟腰椎衔接处最为合理,如弓之中心位置,正好对应「谭中穴」位置,所以劲力由背而发,由胸而出。
龙虎二劲,为功夫之精华,胯为虎,脊为龙,两者交替构成螺旋劲力。人身挑担能轻松起几百斤重担,说明脊柱的纵向支撑力之强大。有句话讲,「起如挑担,落如分砖」,有经验的朋友知道,起担的秘诀在于胯,胯翻而起,则担能挑,而并非腿的蹬地力,而挑担时,由于翻胯,拉背脊一气呵成,背脊弓而起,则脊柱崩弹已具备。我们在往下用力的时候,要求整身重量下坠,尽数压于地面之上,功深者可使砖裂,此时身体的整身如球已经初步具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