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对脑神经| Ⅴ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
①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自迷走神经背核,主要分布到颈部脏器、胸腔脏器和腹腔大部分脏器,其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所支配器官的器官内节,节后纤维支配这些器官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②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神经元胞体位于颈静脉孔下方的迷走神经下神经节,周围突随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中枢突终于孤束核;
③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疑核,支配软腭和咽喉肌;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神经元胞体位于颈静脉孔的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硬脑膜、耳廓和外耳道,中枢突终于三叉神经感觉核。
迷走神经连于橄榄后沟,舌咽神经下方,与舌咽神经和副神经一起穿颈静脉孔出颅。在颈部迷走神经行于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之间的后方,下行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在胸腔中,左、右迷走神经行程略有不同。左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行,越过主动脉弓前方,经左肺根后方至食管前面下行并分成许多细支,构成左肺丛和食管前丛,于食管下段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
右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静脉之间下行,沿气管右侧,经右肺根后方达食管后面,分支构成右肺丛和食管后丛,继续下行又集中构成迷走神经后干。迷走神经前、后干与食管一同穿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在腹腔中分成许多小支分布于自胃至横结肠的消化管及肝、胰、脾、肾等实质性脏器。
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有:
(一)颈部的分支
迷走神经于颈静脉孔下方附近发出一些细小分支包括脑膜支、耳支等,分布于硬脑膜、外耳道及耳廓后面的皮肤。
在颈部较大的分支有:
1)喉上神经
是迷走神经在颈部最大的分支,于颈内动脉内侧下行,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黏膜及会厌、舌根等处,传导一般内脏感觉;外支细小,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伴甲状腺上动脉下行,支配环甲肌。
2)颈心支
分上、下两支,沿气管两侧下行,入胸腔后于心底部与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一起形成心丛,调控心脏活动。其中上支还有分支至主动脉壁内,能感受血压变化和化学刺激,称主动脉神经或减压神经。
3)耳支
发自上神经节,含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廓后面及外耳道的皮肤,传导一般躯体感觉。
4)咽支
发自下神经节,含一般内脏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与舌咽神经和交感神经咽支于咽后壁共同构成咽丛,分布于咽缩肌、软腭肌及咽部黏膜。
5)脑膜支
发自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分布于颅后窝硬脑膜,传导一般躯体感觉冲动。
1)喉返神经
为迷走神经入胸腔后的分支。右喉返神经在右迷走神经经过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处发出,由前向后绕过右锁骨下动脉返回向上;左喉返神经在左迷走神经经过主动脉弓前方处发出,并由前向后钩绕主动脉弓返回至颈部。左、右喉返神经分别行于两侧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或附近,有甲状腺下动脉与其伴行,其终末支也称喉下神经。在甲状腺两侧叶深面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下喉黏膜及除环甲肌外所有喉肌,为喉肌的主要运动神经。
在甲状腺手术中,钳夹或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避免损伤喉返神经。若两侧喉返神经同时受损,可引起失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气管支、食管支
为一些细小分支,分别加入肺丛和食管丛,然后再发出分支气管、食管和胸膜,传导这些器官的内脏感觉和控制这些器官的平滑肌的运动及腺体的分泌。
1)胃前支和肝支
迷走神经前干腹腔分胃前支和肝支。胃前支沿胃小弯分布于胃前壁,称胃壁支。胃前支末梢形似“鸡爪”,称鸡爪支,分布于幽门部前壁。肝支行于小网膜内,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一起形成肝支,随肝固有动脉分布于肝、胆囊和胆道。
2)胃后支和腹腔支
迷走神经后干入腹腔后分胃后支和腹腔支。胃后支于胃后面与胃前支同样分布。腹腔支与交感神经一起分别于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根部形成神经丛,并随这些动脉及其分支分布于胰、脾、肾以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迷走神经主干损伤后,表现为脉速、心悸、恶心、呕吐、呼吸深慢和窒息等症状。由于咽喉感觉障碍和肌肉瘫痪,可出现声音嘶哑、语言和吞咽困难,腭垂偏向一侧等症状。
检查
除主要管理内脏活动外,还管咽部感觉及发音。损害时表现有发音困难、声嘶、吞咽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