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章写好的门道,总有几个你不曾了解

主播:Bobo

尴尬的专业术语

无逻辑君再一次垂头丧气,他对自己的计划书信心满满,没想到却遭到了上司的批评:“计划书的目的是让人理解整个项目,但你交的报告里面怎么那么多让人看不懂的术语呢?重做一份吧。”

文章体现的是作者掌握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但对于读者来说,他们是通过大脑的记忆库来理解文章的。阅读时,大脑会检索记忆库,把读到的内容和记忆库中的做对比,并出判断。如果记忆库中已经储存了相应的内容,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但如果遇到生僻的术语或表达,读者自然也无法理解。另外,如果文中指示词过多,比如“这个”“那个”等,读者遇到后就不得不回顾前文,也会产生“不易读懂”的体验。

逻辑君在写文前,都会以“读者不理解”来处理那些术语。他要么会极力避开那些生僻词,要么会在旁边做简单的解释,尽可能地做到言简意赅。

通俗的妙招

怎样才能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呢?

无逻辑君接到了一项任务:以“业务介绍”为主题写一篇长文。结果他的文章被上司下的评语是:每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太多,造成篇幅太长,内容难理解。

逻辑君也接到了相似的任务。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思考读者想要了解那些内容,而不是面面俱到地介绍。基于上司提出的“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的要求,逻辑君决定:一句话只说一件事或表达一个意思。最终,上司的评语是:简明、扼要。

这里让文章简明的逻辑有两个:一个是一个句号之前表达的信息不要太多。有人写文用两三分钟才画上句号:“因为……,又因为……,而且……,这时候发生了……,最终……。”一句话里包含的信息、关系或关键词太多,啰里啰嗦会让人觉得思路不清,晦涩难懂;另一个是在写作时,你要下意识地把每句话控制在40字以内。受字数限制,你会逼自己在一句话中把意思表达清楚。

段落的门道

句子的逻辑是这样,段落又该如何处理呢?

无逻辑君写文随心所欲,他有的段落只有两三行,而有的段落甚至超过十行。这让人读起来的感觉是有的地方轻松,但有的地方又很艰涩,给人一脚深一脚浅的不良体验。

逻辑君也有这方面的困扰,于是他读了几本商业方面的畅销书,并研究了几篇他读起来非常流畅的文章。他发现一个规律:现在的畅销书都把段落长度控制在几行之内。这是由于读者受智能手机影响,习惯阅读短段落。图书编辑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每隔几句话就会另起一个段来编排。

他还发现类似每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每个段落就只讲一件事。也就是说,一个段落中的几句话组合起来,共同传达了一条信息。例如,第一句说健康是最重要的,但这显然没有说服力。接着再补充“身体不适可以导致情绪低落”“出行也变得麻烦”“做什么都没有心思”等等,再从几个方面用几句话来说明第一句的含义,这样说服力就上去了。

调节篇幅的技巧

写不出来是最无奈的,这个问题要怎么破呢?

无逻辑君虽然也能写点东西,但他不知道怎么才能自由调节篇幅。他计划一个小标题写500字,但最后只写出300字的内容,剩余200字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他甚至强行添加了很多类似“着”“了”的助词来凑数,也只不过多了十来个字。

而逻辑君在写文时却能做到自由调整字数,这是因为他熟知增减文字数量的诀窍——举例子。

你可以试试,随随便便一个“例如”后面,就可以一口气写上100~200字。相反,如果字数超出了标准,同理还是从事例入手做删减。运用事例进行说明不仅能轻松增加字数,还可以在读者大脑中描绘出具体情形,加深理解。

虽然“例如”二字算是文章的伸缩剂,但在使用时我们可以处理得更技巧一点。可以使用“20XX年之前”“XX事件之后”“据什么研究表明”“然而”等等具有关联性、联想性和对比性的词,他们都包含“例如”的意思,文章看起来也生动许多。

总结一下,写文章是最好的大脑体操,它可以帮你理清思路、挖掘深度、提炼核心内容。然而文章本身也有着自己的逻辑和规律,有着文字之下的复杂原则。如果不理解这些逻辑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是很难把文章写好的。今天的晨读就带你初窥一下写作的门道。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去启发。

参考书目:《逻辑工作法》[日] 西村克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