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笛福:颠沛流离小说家
作品:Robinson Crusoe illustration
作者:N.C. Wyeth
时间:1920
看到这幅画作,请问您的第一个想到人物是谁?可能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就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他手里的枪支好像有点超出时代的先进)。
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不愿固守安逸的生活,无法忍受平庸和束缚,"从幼小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便充满了遨游四海的念头",最终离家出走,去追求自由的天地。他起先经历了三次冒险,后来在去非洲的贩奴途中船只失事 ,流落荒岛长达28年。但他没有气馁,依靠顽强的毅力生存下来,甚至把这座荒岛改造成一个富庶祥和的乐土。到了晚年,他不改初衷,这位自称"流落成性"的人竟又跟随侄儿开始了"新的冒险事业"。
作品:《受枷刑的丹尼尔·笛福》
作者:艾尔·克罗
时间:1862年
类型:布面油画
尺寸:110 × 141cm
馆藏:英国索尔福德美术博物馆
最终的结果如英国画家艾尔·克劳的画作《受枷刑的丹尼尔·笛福》中所表现的那样,当1703年7月9日,笛福被判戴着刑具示众三次时,虽然笛福头和两手分别放在枷板的三个洞里,枷板由一个高过人肩的架子支着;画面中他的脸上虽然带着痛苦,却显示出不会屈服的勇敢,百姓向他投来的不是石头而是鲜花,还有人向他祝酒,给他戴上花冠。
在入狱的几个月后,笛福的砖瓦厂破产,家人们陷入挨饿的窘境,牛津勋爵、托利党领袖罗伯特·哈利(Robert Harley)用特殊的方法从监狱中捞出了笛福,并和笛福做了一个交易:他让笛福重获自由,笛福为他舞文弄墨。
1710年,丹尼尔·笛福的庇护者、托利党人罗伯特·哈利成为英国财政大臣,他上任伊始便面临巨额国债问题,但当时英属东印度公司(theEastIndiaCompany)和英格兰银行(theBankofEngland)都在属于辉格党的商人控制下,他们拒绝与托利党政府合作。受笛福有关南美贸易设想的启发,伦敦金融家约翰·布伦特(JohnBlunt)和乔治·凯西沃(GeorgeCaswall)向哈利建议,成立一家贸易金融公司——南海公司,将债权人持有的近1000万英镑的国债按面值转为对该公司的股权,同时政府用定息6%的债券向南海公司置换这些国债,由公司向股东支付6%的股息。同时,政府赋予南海公司英国对南美地区贸易专营权。
1711年,在哈利的倡议下,英国议会批准设立南海公司,该公司总裁由哈利出任(几年后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取而代之),其他董事大多为托利党人,西班牙国王、英国女王也持有公司的大量股份。由于当时英国短期国债交易存在较大贴水,债权人按面值进行债转股可获得固定收益,加之南海公司与政府的密切联系及垄断性贸易地位,投资人对公司前景持乐观态度,债转股得以顺利进行,实行大规模的债转股后,南海公司的资产超过了东印度公司和英格兰银行资产的总和。
南海公司主要从事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三角奴隶贸易和其他贸易投资活动:将英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销往非洲,换取非洲奴隶,这些奴隶被卖到加勒比岛屿和美洲大陆,所得收益用于购买食糖、糖浆等商品返销欧洲。同时,南海公司在西班牙、荷兰的美洲领地设立工厂,有效扩大英国在美洲的商业存在。南海公司的设立及其经济活动,一举解决了当时英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不仅投资者尤其是掌控公司的特权阶层获益颇丰,英国国力也迅速得以增强,由其发挥重要作用的跨三大洲贸易投资活动,对现代欧洲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后,随着1718年英国为阻止西班牙对地中海西西里岛等领土诉求而爆发战争,南美的贸易通道被切断,南海公司已经无利可图,但他们依然用过去的故事,渲染未来的盈利前景,于是南海公司变成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到最终成为一场著名的金融泡沫,甚至著名科学家牛顿在南海泡沫中都出现过投资损失,并留下一句名言“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当然,这就是另一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