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沈敏鹤治疗胃癌术后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探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癌术后的医案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中挖掘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癌术后的用药规律,总结归纳沈敏鹤主任中医师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术后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方法本研究收集并整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的胃癌术后医案,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104名患者372诊次的医案。将医案的临床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建立医案采集、存贮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得出胃癌术后的常见症状、常见证型、常用药物及其四气、五味、归经;运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在用药关联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相关度与惩罚度为约束,进行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获得治疗胃癌术后的新处方;根据所得结果绘制出处方常用药物关联规则展示图、药物核心组合展示图及新处方展示图。将数据挖掘结果与临床跟师心得相结合,总结、归纳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癌术后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结果(1)在104名患者372诊次的医案中,出现频数较多的症状有乏力、纳差、消瘦、胃胀、便溏、口干、腹胀、反酸等;证型统计结果显示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癌术后的辨证分型有五种,其中以脾胃气虚证最为常见;本研究中共用药218种,累计用药频数为3791次,平均每个处方有10.19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数最多者为炙甘草,其后依次为

茯苓、姜半夏、陈皮、大枣、党参、黄芪、炒白术等;对中药按功效归类,可分为16类,其中以补虚药出现最多;对药物四气进行统计,得出温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多;对药物五味进行统计,发现味甘的药物使用频数最多;对药物的归经进行统计,发现归属于脾、胃经的药物使用频数最多。

(2)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得出药物组合9个,处方关联规则8个,挖掘出核心基本方:

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姜半夏、陈皮、大枣。

(3)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得到药物核心组合10个;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得到治疗胃癌术后的新处方5个。

结论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认为脾胃亏虚是胃癌术后的主要病机,兼有气滞、血瘀、痰湿、食积、毒凝为标。治疗以扶正为主,尤重健脾益气,随证辅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祛湿、消食和胃、清热解毒之法。临证选药以甘、温为主,用药轻巧,配伍灵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