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把土家族介绍给全世界
编者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志青年应当“读万卷书”,更应当“行万里路”。
暑假来临,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小编发现,很多关注收心斋的优秀大学生也走在了社会实践的路上。看到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五年前的自己。
五年前的七月,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土家民俗文化实践队”的一员,小编曾满怀激情地穿梭于恩施州的城乡之间,搜集土家民歌文献,了解土家民俗文化。通过实地考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土家民歌的丰富多彩和土家文化的迷人魅力。
关于那次难忘的实践,《长江商报》作过整版报道,全文如下。
空旷的山谷间有几栋富有土家特色的建筑,空地里开满了野菊花。
暑期,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华中师范大学土家民俗文化实践队来到恩施州八县市,对当地土家民歌展开调研。
“穿插于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赛德克语歌曲,将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居民的淳朴梦想及民族愿望穿透出了自然的高地,熔铸成一曲结合了历史民俗、文化信仰和神话传说的民俗文明之歌。”其中一位实践队成员由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触发了对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的研究兴趣,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属于土家族的“赛德克·巴莱”之歌。
7月11日—18日,在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谭邦和教授以及民俗学研究专家陈建宪教授的指导下,不同年级、专业的8名学生深入恩施、利川两市多地开展土家民歌收集和乡村调研工作,实地考察土家民间歌谣。
7月20日—26日,实践队队员根据自己家乡所在市县,回到建始、来凤、鹤峰等地继续收集当地土家民歌文献。28日回到学校时,共收集及获赠土家民歌文献40余部(本),录制民歌影像30余曲,并拍摄、扫描大量原始手抄民歌文献。
1
土家族姑娘设起“拦路酒”
到达恩施城,首先在城楼上看见了由著名学者费孝通亲笔题写的“恩施土司城”字样,此时的土司城早已是游人如织,人头攒动。身着鲜艳土家族服装的姑娘小伙为四方游客设了“拦路酒”,一碗碗醇香扑鼻的苞谷酒吸引了不少游客,大家端起苞谷酒一饮而尽,顿时一股豪气油然而生,纷纷与土家族姑娘小伙合影留念。
恩施土司城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走进土司城,记者和队员们游览了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九进堂、百花园、白虎雕像、听涛茶楼、民族艺苑、城墙等景点,而最具观赏价值的便是九进堂。
九进堂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
在九进堂的戏楼里,大家观看了土家族民俗歌舞表演。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精髓。而这些,作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用这一方式保存了下来。
特别是节目最后的《送客歌》,全体演员上台齐唱:“送客呀送到大门口哟,拉住啊亲人不松手……来年啦春暖花开时,再盼啦亲人来作客。”
送客歌
2
“哭嫁”是土家族的独特婚俗
“哪个妹子不出嫁,哪个男儿不出门?男儿上学怕先生,女子出嫁怕开声。鸡已叫,天已明,母女开声惊动人。明朝轿前封赠你,万事大吉都顺心……”7月20日,记者恰逢赶上土家族姑娘出嫁,见这又哭又唱的情景,记者有点迷糊。
当地人介绍,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要哭嫁,要唱“哭嫁歌”,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人生最大喜典。“哭得越大声越悲伤越好。”
哭嫁
“只见过出嫁笑呵呵的,从没看过出嫁哭兮兮的。”一名实践队员说道。谭邦和教授对此解释道,“哭嫁歌,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由新娘哭诉亲人们劝慰开导的一种以哭伴歌的形式。哭嫁歌是一部奇特的土家族抒情婚姻史诗,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从语言的角度看,哭嫁歌不是文人雅士的雕章琢句之作,而是普通的土家姑娘随意脱口而出,既押韵又不强求,既是自然流露又注重艺术效果;从文学的角度讲,哭嫁歌除强调感情的真实表达之外,还能巧妙运用联想、比拟、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增强其感染力。
民俗学研究专家陈建宪表示,“土家族的哭嫁在清代就有准确的文字记载。哭嫁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研究哭嫁有助于研究土家族的社会演变、婚俗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妇女心理历程等。土家族哭嫁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3
土家文化的“活态传承”
7月17日,实践队采访了“土家文化之星”、恩施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田发刚。
田发刚认为,土家族没有文字,土家文化主要体现在民间艺术中,存在于风俗习惯里。土家民歌更是在“口耳相传”、“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下流传于民间艺人之间,展现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及田间劳作中。
田发刚给实践队员们激情澎湃地讲述了自己的“活态传承”理念:遍访民间艺人,通过鲜活的人来展示、传承民俗文化,走出以往只依靠录音和文本传承的困境,将基层艺人的“经验模式”上升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模式”,并通过“具象研究”和“通俗化研究”的方法,真正实现民间文化保护的终极目的。
7月18日—19日,实践队赶往太阳河乡,现场见证土家民歌的“活态传承”。在太阳河乡,这里的年轻人正在乡政府大楼里学唱民歌,我们也跟着年逾古稀的教唱者一句一句地唱。
“(男唱)黄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给你送根丝帕子。(女)我要你根丝帕子干啥子?(男)戴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坐着有人瞧,我的个娇娇舍。(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这么多。(男)东西送得少些舍,你不要这么说……”
“桑木(的)扁担软(呀)软(呀)软(呀)软(呀)软(呀)软溜溜,(哦)挑担山货(是蹦啊耸啊蹦啊耸啊)下(呀)下苏州(呀)······”。7月17日—18日,恩施市太阳河乡政府大楼每到晚上便灯火辉煌,歌声嘹亮,一曲曲山民歌在山谷之中激荡回响。
“我唱一句,大家就跟着唱一句”,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黄应柏先生就这样一句一句地给年轻的干部职工们耐心地教唱山民歌,他还说:“大家要记住曲,至于词,山歌是可以根据所到之处的主人和事物依曲编词的。就比如这首《桑木扁担软溜溜》歌词中的‘苏州(的)妹子儿长得好(呀)’就可以改成‘太阳河(的)妹子儿长得好(呀)’”
太阳河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副乡长黄恒兴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太阳河乡在‘恩施市第二届原生态山民歌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民族文化也是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不少外来的旅游者都爱听我们原生态的民歌。”
7月13日—16日,实践队员来到中国西部凉城——利川。
聆听了利川市土家民俗研究大家谭宗派先生和音乐专家、文体局副局长甘远成先生的谆谆教诲后,实践队成员来到利川市谋道镇的土家聚集区,进行土家民歌的实地考察。
在利川,实践队员们领略了地道而具有浓郁土家风情的《龙船调》。“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我年哪呵喂,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热情大方的土家族姑娘唱完介绍道,《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
4
民歌把土家族介绍给全世界
2003年和2006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将《龙船调》分别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和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一时间,“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经典。
此前,记者也听过恩施民歌《龙船调》和《黄四姐》,发现两首歌有很大不同。前者表现了土家族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可贵品格。后者表现了土家族青年对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强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同是土家族经典歌曲,两首歌所表达的情绪有很大差别?实践队员认为,其差异原因应到当时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中去寻找。
《黄四姐》是一种专门在喜庆场合表演的群众自娱性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建始县三里乡、红岩寺镇、高坪镇一带。据了解,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高坪、三里、红岩一直是恩施地区通往宜昌的门户,早在清雍正七年(1729年),高坪、三里坝和红岩寺就已开始出现市肆,商铺、客栈业曾相当繁荣。
《龙船调》最早流传于利川市,是利川民间划彩龙船(也称“采莲船”)时的唱腔之一,原名“种瓜调”,歌词共12段, 以每月的节庆和农事活动为内容。
民国21年(1932年)巴东县划入恩施地区以前,建始县与利川市分别位于恩施地区的东、西两端,是恩施地区通往东西两个方向的门户。抗日战争前夕,全区8县集场共186个,其中利川40个,建始17个。
据《湖北省第七区年鉴》记载,民国27年(1938年),建始(商业)东北两门较兴盛,约150家,市面贸易足供本地人需求,每3日赶场1次。利川约200家,多小本贸易,无500元之资本者。由此可见,当时两县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在恩施自治州八县(市)中,建始县属于汉化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利川原来长期处于羁縻州郡时期的封建领主统治和土司时期的农奴制统治之下,汉化程度相对较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龙船调》与《黄四姐》自然也不例外,这两首民歌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准确地反映了土家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风土人情,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恩施土家族介绍到了全中国和全世界。
5
完整唱出民歌的当地人已很少
据报道,土家族薅草锣鼓、摆手舞、傩戏等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07年,恩施州“非遗”项目已有23项。
7月10日—12日,华中师范大学土家民俗文化实践队首先在恩施市展开调研。在谭邦和教授引荐下,实践队先后在恩施市文化馆、恩施州民宗委、恩施州文体局等地翻阅查看了大量民俗文化典籍文献,并见识了各县市文化站工作者采风收集的土家民歌手抄本原始资料。
一本本厚厚的笔记,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圈点,详细记录了恩施市民俗文化曲曲折折的传承之路。在市文化馆,音乐专家、原恩施市文化馆馆长黄应柏与实践队员们进行了交流,老馆长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恩施市丰富的土家民俗文化历史。
针对该实践队的调研主题,老馆长就恩施市民间歌唱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讲解。老馆长说:“就民间歌唱而言,山歌,田歌,灯歌,风俗歌,宗教歌,儿歌,时政歌等应有尽有,尤其是爱情主题占了70%左右,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访华中师大77级校友 \ 向子欣
“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槐花开时有人来。”走访中,恩施州供销社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校友向子欣先生为实践队倾情演唱了一首五句子歌——《高高山上一树槐》,老校友的迷人音色和五句子歌的独特魅力令实践队全体成员拍手称快,深深沉醉。
“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唱民歌,很多土家族老人也记不住歌词。”走村串户后,实践队员们发现,能够完整唱出土家民歌的当地人很少,可以说清土家民俗文化的人也不多。谭邦和指出,“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作为恩施土家族一份子的谭邦和教授,与民俗学研究专家陈建宪一致认为,是时候走上土家民俗文化尤其是土家民歌的收集、整理和保护的道路了。
2012年7月—2017年7月
考察日记
在利川调研时,实践队拜访了土家民俗文化研究大家谭宗派老师。他曾五进中央电视台,讲述《龙船调》的编导起源和文化魅力。
早年历经磨难,现在成为土家民俗文化研究专家的谭宗派,在接受访谈时十分亲切随和。得知实践队成员对土家民俗文化兴趣浓厚,谭宗派很热情地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在农村生活的经历。
“恩施农村里山林很多,野兽也很多。小时候,我晚上睡觉常听到屋外的狼嚎和狼成群跑过的声音。”
谭宗派解释道:“土家族农村的房子是一排排聚集在一起的,每家之间就隔着小巷子来通行的。从屋后山上下来的狼队经常就顺着这巷子一路直跑出去。”
他当时还怕狼把自己叼走而不停地把被子往上扯,好蒙住头,身体向后倾,臂弯合拢,双手紧紧攒着朝脸上虚掩过去,口里念叨着“外面狼叫得嗷嗷的,哎唷~哎唷~”,非常害怕。
“土家的山歌民歌,其实是有恐惧的因素的,是用来驱赶野兽的”,他认真地分析着,“一开始的山民歌,没有现在唱得这么好听,都是直干干地来的,直接用喉咙嚎叫干喊的,我小时候听得都是这种类型的,当然除了田野里的情歌。其实情歌,男方唱的时候也是声嘶力竭的,如同现在所说的什么‘死了都要爱’的那种腔调。”
“我们现在常能听到的一些土家民歌,大都还是缠绵些,柔软些,这是后来雅化的。”谭宗派认为,当时土家民歌要大声地喊出来,直干干地唱,有穿透山野的力量,一方面驱赶从山上奔跑下来的狼群野兽,另一方面也传递互相防范的信息。
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唱民歌,很多土家族老人家也记不住歌词。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困难。——谭邦和
整版报道 《长江商报》2012年9月6日《我的大学》栏目整版报道,本版图/文记者 张瑜琨 实习生 莫玉津;通讯员 骆耀军 彭志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