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你应该了解的30张老照片【一点资讯】

“我们实事求是地承认美军强大,

但是我们击溃了美军,

说明我们比他们更强大。”

01

▲ 朝鲜军队攻占汉城

1950年6月25日,

朝鲜战争爆发。

接下来两个月里,

朝鲜军队势如破竹,

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02

1950年6月27日,

联合国安理会,

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

通过了83号决议,

决定派遣“联合国军”,

干涉朝鲜战争。

03

▲ 仁川登陆

就在朝军即将把韩军逼入大海时,

1950年9月15日,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指挥了他生涯最得意的战役——仁川登陆。

美军从仁川成功登陆后,

将朝鲜军队拦腰一切两段,

朝鲜军队腹背受敌,

兵败如山倒。

1950年9月28日,

联合国军收复韩国首都汉城。

1950年10月初,

联合国军越过38线。

1950年10月20日,

联合国军攻占朝鲜首都平壤,

朝鲜军队主力基本全军覆没。

04

一路连胜之后,

麦克阿瑟狂妄地宣称,

再用一个月时间,

就能摧毁朝鲜抵抗力量,

占领朝鲜全境结束战争,

“在圣诞之前结束战争,

让孩子们回家,

同家人共进圣诞节晚餐。”

05

1950年10月8日,

中共中央作出决策:

介入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如果放任美国占领朝鲜,

中国领土将受到严重威胁。

毛泽东在电文中这样写道:

“总之,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

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

不参战损害极大。”

06

兵贵神速,

兵也贵神秘。

为了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从1950年10月16日开始,

中国人民志愿军,

开始秘密入朝,

“每天部队的渡江行动,

从18点30分开始,

第二天凌晨4点结束。

过江进入朝鲜后,

一律采取夜间行军。”

07

美军仁川登陆之后,

由于作战过于顺利,

所以战线越拉越长,

分割包围歼灭美军的时机出现。

1950年11月4日,

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

“如敌再进,则边打边退,

让其深入,而后歼灭之。”

毛泽东回电叫好,

点名让宋时轮第九兵团入朝,

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寻机在长津湖地区围歼美军。

08

毛泽东为何点名九兵团入朝?

因为九兵团是解放军王牌部队。

九兵团有15万人,

下属20军、26军和27军。

20军的前身是华野一纵,

该军在华野几乎打满全场,

每场重大战役都是头号主力。

27军的前身是华野九纵,

著名战将许世友的部队,

这支部队在华野,

同样是打满全场的绝对主力。

26军的前身是华野八纵,

首任司令是王建安,

这支部队名气虽不及一纵九纵,

但同样是华野的中坚力量。

九兵团一直在东南沿海厉兵秣马,

原本是准备用来收复台湾的。

09

九兵团是被紧急通知入朝的。

由于必须要在规定时间抵达伏击地点,

九兵团换装计划被大大压缩,

士兵们穿着南方的单薄棉衣,

就准备入朝了。

经过边境线的时候,

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贺晋年,

吓了一大跳:

“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

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于是赶紧将库存的棉大衣棉鞋,

拿出来分给九兵团战士,

但库存实在是太少了,

《20军长津湖战役简报》这样写道:

“由于我军入朝仓促,

一切冬季物资未能补充齐全,

如我军棉鞋、棉帽、棉背心、大衣,

除一个师大部领有棉帽外,

其余均未能穿上,

弹药和手榴弹,

全军平均每人只有二个,

兵站未能及时设立,

所以粮食未能运上。”

九兵团就这样缺衣缺粮地入了朝。

10

九兵团这次急行军,

后来很多战士回忆说,

“艰苦程度超过长征。”

为什么如此艰苦?

一是强度太大了。

由于白天有美军飞机侦查,

所以九兵团只能白天隐藏,

晚上才能进行急行军,

长达十余天的急行军,

“有的人的脚磨出了铜钱似的水泡,

有的人脚后跟都磨得露出骨头了。”

二是太冷了。

20军战士周汉宝回忆:

“实在是太冷了,

睡觉的时候,

我们把棉被摊在雪地上,

十多个人互相搂抱取暖,

冷得牙齿都要咬碎了。”

三是太饿了。

“我们入朝时,

每人只背了五六斤干粮,

还没到战场就吃完了。”

抵达伏击地点后,

为了不打草惊蛇,

战士们一动不动趴在雪地里。

26军战士周全弟回忆:

“我们在雪地里趴了三天三夜,

屎尿都只能拉在裤子里。

饿了,每天只有三个土豆充饥;

渴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

11

先期入朝的42军,

故意且战且退,

并丢弃了一些废枪旧炮,

摆出一副大溃退的样子,

将美陆战1师和美7师,

一步步引入长津湖地区。

美陆战1师,

是美军海军陆战队头号主力,

自创建以来无败绩,

打过瓜岛战役,

打过贝利琉岛战役,

打过冲绳岛战役,

人称“瓜岛屠夫”,

是美军王牌中的王牌。

美7师也不弱,

其31团特别牛,

曾因战绩辉煌,

该团被总统威尔逊授予“北极熊团”称号。

12

1950年11月27日,

夜幕终于降临,

山谷里突然响起一片刺耳的军号声。

在照明弹的映照下,

美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群一群的中国士兵,

从树林里冲出来,

他们在树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长时间,

树林边有条小河,

十多米宽,河水不深,

河上的冰已经被我们炸碎了。

中国士兵正在淌水过河,

上岸后,

他们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

他们跑得很慢,

因为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

就像是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有的中国士兵站不起来,

只能爬着冲锋,

有的拖着一条腿跳着冲锋……”

但美军不知道的是,

当冲锋号吹响的时候,

还有很多志愿军战士,

在埋伏处一动不动,

因为他们已经被冻死了。

20军59师保卫科副科长龚欲民回忆,

“被截肢的战士太多了,

我被派去医疗队把关,

医生听后什么也没说,

领我到棚子里看伤员。

先看了一个:

脚穿着翻毛皮鞋,腿是黑的,

他把伤员的鞋伸手拿下来,

结果连脚也一起拿了下来,

脚就在鞋里。

又看另一个伤员:

鞋子倒是脱掉了,

可是他握住伤员脚趾轻轻一掰,

那几个脚趾头,

就像掰红薯一样就给掰了下来。”

13

在漫天军号声中,

志愿军前赴后继,

潮水般扑向美军。

经过一夜激战,

第二天早上,

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

发现一个恐怖事实:

陆战1师和美7师,

在柳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等地,

被分割包围成了五个部分。

陆战1师不愧是王牌部队,

仅仅慌乱了一小会,

便利用坦克组织起三个环形阵地,

用榴弹炮和轻重机枪,

组成恐怖的交叉火网,

射杀前仆后继的志愿军战士。

志愿军驾轻就熟的包饺子打法,

在美军强大火力网下,

竟然很难向前推进。

每缩小一点包围圈,

都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然后,美军的飞机又来了,

对志愿军进行密集性轰炸,

志愿军伤亡非常巨大。

14

▲ 陆战1师装备

志愿军包饺子打法为何难以推进,

因为双方装备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空军的对比,

美军陆战1师:

每个步兵营都配备前线航空控制员,

可以随时呼叫航空火力支援。

志愿军九兵团:

没有空军支援,

防空武器基本为零,

对美国军机可以说毫无办法。

坦克的对比,

美军陆战1师:

每团有一个坦克营,

下辖四个坦克连,

共有70辆坦克。

志愿军九兵团:

无坦克和任何装甲车辆。

火炮的对比,

美军陆战1师:

有三个炮兵团,

每团配备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

一个坦克连和一个工兵连。

陆战一师师属炮兵团,

更是拥有三个105毫米榴弹炮营,

共54门105榴弹炮,

还有一个155毫米重型榴弹炮营,

共18门火炮。

志愿军九兵团:

每个师有一个炮兵营共12门火炮,

105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为零。

志愿军配备最多的是轻型迫击炮,

但在朝鲜零下30多度严寒中,

很多炮弹打出去都成了哑弹。

▲ 陆战1师装备

通信器材的对比,

美军陆战1师:

拥有1000多部电台,

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

志愿军九兵团:

只有团以上部队才有少量电台,

营以下主要靠军号、哨子、手电筒等联络,

这在电影《长津湖》中可以看到。

轻武器的对比,

美军陆战1师:

伽兰德M1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

勃朗宁M1918A2式自动步枪,

7.62毫米口径M1919A4式重机枪,

都是“二战”中轻武器的杰作。

志愿军九兵团:

使用的轻武器全部是缴获武器,

来自于苏、美、德、日、英等国,

有人甚至还在用“三八大盖”,

用美军的话说就是,

“是落后的古董武器博物馆,

弹药补给会非常困难。”

▲ 美军空投物资

弹药的对比,

美军陆战1师:

补给非常迅速,

无论是重武器还是轻武器,

基本没出现弹药告罄现象。

志愿军九兵团:

渡过鸭绿江后,

每名战士发了80发子弹,

由于补给跟不上,

此后就很少发了。

部队携带的炮弹极少,

1门82毫米迫击炮配90发炮弹,

1门60毫米迫击炮配40发炮弹,

唯一相对充足的是手榴弹。

食物补给的对比,

美军陆战1师:

有非常丰富的军用口粮,

饼干、罐头、饮料等等,

感恩节那天,

他们甚至吃了火鸡、馅饼、苹果派。

在撤离下碣隅里的时候,

他们还炸毁了几千吨多余的食品物资。

志愿军九兵团:

每人携带最多一周的炒面和土豆,

这还是以每天一到两顿的标准计算的,

此后一周基本没有粮食补给。

15

随后两三天,

战斗进入胶着状态,

白天是属于美军的,

凭借飞机和坦克的掩护,

美军发起一次次进攻,

抢占一些重要阵地。

夜晚则是属于志愿军的,

靠着夜色的掩护,

志愿军会把白天丢失的阵地又抢回来。

阵地就这样在双方手中,

不断地换来换去。

史密斯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再这样打下去,

我们整个师都会死在这里。”

他果断决定——突围撤退。

于是志愿军的包围战便变成了阻击战,

防止陆战1师和美7师逃跑。

尽管武器装备相差很远,

但志愿军还是运用奇袭战术,

歼灭了美7师“北极熊团”,

该团团长当场阵亡,

只有少数人成功逃脱。

北极熊团的蓝色团旗,

被志愿军张积庆缴获当包袱皮,

后来成了军事博物馆的展品。

这也是美军在整个朝鲜战场上,

唯一一个整建制覆灭的团级部队。

▲ 美军战士绝望的眼神

尽管火力无比强悍,

但美军突围依然寸步难行。

在突围战最困难的那天,

美军和志愿军打了几十场战斗,

结果只撤退了500米。

经历此战的美国老兵说,

“我被中国那些不畏死亡的灵魂震撼了,

他们实在是太可怕了!”

美7师第57炮兵营营长卡罗曾顿斯说,

“我曾经在二战中,

遇到过德军最后一次大反攻,

但也不似长津湖之战这样激烈,

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美军当时非常绝望,

随军记者问一个美军士兵,

“如果上帝可以满足你一个要求,你最想要什么?”

士兵回答:“给我明天吧。”

16

▲ 美军搬运战友尸体

下碣隅里外围,

有一处高地叫1071.1高地。

这个高地有多重要?

谁拥有1071.1高地,

谁就拥有了下碣隅里公路。

如果该高地失守,

陆战1师就将扬长而去。

第20军58师172团首长思来想去,

最终把坚守高地的任务,

交给了杨根思带领的三连。

为了夺下1071.1高地,

美机开始了地毯式轰炸,

轰炸一结束,

美军就开始发起冲锋。

三连士兵拉开手榴弹,

雨点般地朝山下扔去,

把美军又打了回去。

然后美机又开始地毯式轰炸,

轰炸之后又发起冲锋。

…………

三连就这样打退了美军八次进攻,

但伤亡极其严重,

最后只剩下连长杨根思一人。

当美军快要冲上高地时,

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一跃而起,

勇猛地冲向美国士兵。

此后重建的三连,

一直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三连全军覆没,

1071.1高地失守,

志愿军关门打狗的口袋,

还是破了。

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

各路突围撤退的美军,

最终集结到了一起。

17

考虑到集结到一起很危险,

美军决定继续南撤,

从古土里经真兴里到兴南港,

然后从海上撤退。

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很清楚:

如果让美军过了古土里,

志愿军就再无胜算,

因为过了古土里后,

就进入了平原地带,

美军机械化部队的优势,

就可以彻底发挥出来,

那时美军无论是战是逃,

都可以进退自如,

因此决不能让美军逃出古土里。

美军要想逃出古土里,

就必须得过水门桥,

因为水门桥是唯一通道。

水门桥是一座悬空单车道桥梁,

架在长津湖引水管道之上,

桥下就是万丈深渊。

水门桥一旦被炸,

美军撤退的道路就会被彻底堵死,

到了那时候,

陆战1师就只能任由九兵团宰割。

于是在12月1日,

20军派出一支小分队炸毁了水门桥。

两天之后,陆战1师抵达时,

发现水门桥被炸后非常沮丧,

但其工兵营太牛了,

迅速就架起了一座木质新桥。

负责炸桥的志愿军焦急万分,

于是炸桥与修桥,

就成了中美双方战斗的重点。

白天是美军的天下,

因为他们有飞机、坦克和大炮,

志愿军只有简陋的迫击炮、手榴弹、炸药包。

但晚上则是志愿军的天下,

12月4日深夜,

志愿军再次出击,

第二次炸掉了水门桥。

但美军工兵营太牛了,

12月5日,

他们硬是在被毁的桥墩上,

又架起了一道钢制结构桥。

12月6日晚上,

志愿军组织了一支敢死队,

第三次炸毁了水门桥。

这一次炸得非常彻底,

把桥的基座都给炸没了。

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急得直跺脚。

所有人都认为,

“美军再无可能通过水门桥,

因为桥的基座都全部炸毁了。”

但美军现代化工业水平,

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12月7日下午,

就在史密斯师长一愁莫展之际,

美军通过八架大型C119运输机,

将紧急赶制的钢结构架桥组件,

从日本运来,空投给陆战1师。

在强大火力防护下,

美军工兵营只用了1天时间,

就重新架起了一座钢结构大桥。

这一次,志愿军只有干着急了,

凭着简陋的装备,

再也无法破坏水门桥,

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军1000多辆车辆坦克,

10000多名士兵,

从水门桥上扬长而去。

18

▲ 冰雕连

眼见美军扬长而去,

九兵团几个军长非常恼怒,

因为早在六天之前,

他们就派遣了三个连,

埋伏在水门桥附近的高地。

但美军在架桥和撤退期间,

这支伏击部队,

却基本没有任何阻拦,

任由陆战1师扬长而去。

于是首长们赶紧派人去打探情况,

一打探才知道:

在这里埋伏了6个昼夜的战士们,

早已经被冻成了冰雕。

有的士兵趴在阵地上,

用枪口指着前方。

有的士兵临死之时,

还保持着扔手榴弹的姿势。

20军59师177团6连,

20军60师180团2连,

27军80师242团5连,

几乎全部冻死在这里。

在被冻死的战士中,

有一个人叫宋阿毛。

宋阿毛的上衣口袋里,

有这样一张纸片,

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其实美军也觉得奇怪,

为什么志愿军不进行伏击呢?

当时他们派出一个营,

准备攻占水门桥周边高地。

可到了高地一看,

发现志愿军早已经冻死了。

看到被冻死的中国士兵,

美军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纷纷脱帽致敬。

在极寒天气的帮助下,

美军就这样突破了志愿军的口袋,

十几天后,从兴南港顺利撤离。

美军上校阿尔法·鲍泽战后感言:

“如果中国军队有足够后勤支援,

如果我们没有极寒天气的帮助,

我们绝不可能走出长津湖,

陆战1师只是侥幸生还。”

19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间,

中美两国精锐部队,

在朝鲜长津湖地区,

进行了一场王牌对王牌的激烈交战。

史称:长津湖战役。

美军伤亡达1.4万人。

志愿军伤亡5万余人,

《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显示:

冻伤30732人,

阵亡7304人,

战伤14062人。

▲ 美军败退

志愿军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此战战略意义极大,

“英勇无畏的志愿军,

不仅让美国圣诞前占领朝鲜的计划沦为笑话,

还收复了三八线以北整个地区。

自此以后,

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

从此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长津湖战役在战略意义上,

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局势,

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20

据九兵团司令宋时轮之女宋崇实回忆,

1952年9月,

九兵团奉命从朝鲜回国,

车开到鸭绿江边的时候,

宋时轮要求司机停车。

下车之后,

宋时轮面向长津湖方向,

默立了许久许久,

然后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头来时,

他已经满面泪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