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心斋:我们的网上图书馆

读书人建造书斋,是为了将珍爱的藏书清供起来而不至于散轶流落,此等风雅之事在古代好为之者众。

时至今日,人们购书读书比起古人来实在是方便多了,但个人藏书之风并未因此而勃然大兴,反而是卖书、撕书现象悄然流行

求学二十年,我自己买的书不算多,但每一本都十分耐看,故而珍藏;学校发给我的教科书虽然谈不上是皇皇巨著,但是我毕竟用手抚摸过它们,用心研读过它们,久而久之也与它们渐生情愫,实在舍不得随便丢下;至于朋友赠送的书籍,乃是友谊的见证,那就更不会舍弃不管了。综合这三方面的缘由,我的藏书也便有了可观的数目

但是我名下这些书的处境却各不相同,有的就在身边与我朝夕相处,有的被冷落在别人家的某个角落里,有的还遗留在故乡的一椽破屋之中。

想到书籍的境遇如此不堪,我便想稍加改善一番。昨天翻检身边旧书,目视那些大大小小的册子歪歪斜斜地挤在窗台,心中不免伤感起来。

我突然觉得,眼前之物其实不仅仅是一张一张的纸装订而成的册子,也不仅仅是一个一个的字组合而成的文章,而主要是代表着一个一个的人以及他们的思想和灵魂

可以说,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是我的恩师密友,他们曾经助我走出山乡小村的旮旯,他们曾经伴我一起游学天下,他们一直都在引领我慢慢走向成熟,渐渐走向自由。现在,我的生活暂时还算安稳,那么,为这些书寻找一个固定的归处就是我当下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

书的归处即是书斋。书斋不在于浩大,不在于豪华,而在于适意。适意的书斋应该有一个适宜的名称。斋名取何字可行,取何字为妙呢?最近,我刚好想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而公众号的名称恰恰需要经过验证,心中也就因此打定了一个主意:只要公众号验证通过,那么网上公众号的名称即可成为现实书斋的斋名

我这个人素来爱好文学,可惜才华一般,如今从事教育又对应试不满,或许此生只能徘徊于两端,在文学与教育之间求得一个心安。所以,我立马想到了一个好名称叫“文学与教育”。以此告知朋友,朋友称善,验之微信,尚无此名。

于是,我开始按照要求一步步地注册公众号,填写“文学与教育”之名,并将不可更改的微信号定为这几个汉字的拼音“wenxueyujiaoyu”(后来才知道,微信号其实也可以修改,收心斋的微信号已经修改为:hubeishouxinzhai),但是不知何故,这个名称竟然没有通过验证。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改名。

改名之初,因为考虑到微信号已经不能再有所变更,我还是想留住“文学与教育”这几个字,于是先后试用“文学+教育”“文学与教育齐飞”“文学与教育之间”等名称去验证,无奈皆不可行。最后,我只好换一个思路问自己,我到底想在文学与教育之间干什么?其实,说到底无外乎求一个心安

心,本就应该安放在腔子里,为何需要多此一举去“求”呢?认真想一想,这在心为物役,念随利流的今天,还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南宋状元姚勉点评说,“孔孟之言一也,皆欲复其本然之心而有之矣。”是呀,何人无本心?然,何人之心又不受物诱呢?物诱则念流,心不在焉,故而“求”之一字乃是学问真功夫,乃是修身之关键

求之对象是心,求之目的在收,故而读书之道贵在收心,书斋之意讲究收心,那么书斋之名自然可以呼之曰“收心斋”。

这便是鄙人书斋之名的由来,也是斋主创办微信公众号的初衷。如今,“收心斋”入驻360个人图书馆,可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收心斋主人于

2016年8月8日草就

2020年11月18日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