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二)——孙云晓

第三节 习惯与人格的关系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习惯,也一定有些坏习惯。

2.习惯是德育实施的保障

德育,简而言之,是培养人品德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3.习惯是构成人格的基本成分

4.习惯向人格的转化具有关键期

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期重在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5.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少年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2)习惯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3)习惯促进了儿童人格特质的形成和人格结构的优化

二、习惯养成的重点内容

1.少年儿童要重点培养做人、做事和学习好习惯

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12项重点研究内容:

少年儿童12个重点“人格化”习惯对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示例:

2.习惯的分类

3.习惯的层次

第四节 习惯培养的方法和不良习惯的矫正

一、习惯培养的步骤

1.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

2.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

3.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

4.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

5.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

对孩子最有效的奖惩是按照双方约定的规则来执行。

6.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

五个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环节:

二、如何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矫正不良习惯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最根本的任务。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时培养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