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只剩杨根思,牺牲时没人看见?陆战一师师部都可能看到

在志愿军军史中杨根思牺牲有一个细节: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一人,当美军冲上来的时候,他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有一些人对此提出了质疑:既然阵地上只剩下最后一人,后续发生的事情又被谁看见了呢?如果大家了解那个阵地的位置和地形就会知道,非但20军相关的指挥机关能看到,就连陆战一师师部也有看到的可能。

杨根思

杨根思驻守的阵地叫小高岭,位于下碣隅里1071.1高地的东南方向。高地下面有唯一一条向南通至古土里的简易公路,是陆战一师突围的必经之地。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小高岭距离美军的环形阵地非常近:20军的士兵不但可以用步枪向美军阵地直接射击,还能清楚地看到下碣隅里机场(师长史密斯派工兵临时抢修的)。

丢失小高岭就意味着陆战一师在下碣隅里的部署被志愿军尽收眼底,同时它也是下碣隅里最重要的一个外围阵地。但是,这块阵地却被丢得有点“漫不经心”,守军竟然是由工兵和南朝鲜军组成的“杂牌部队”。

美军在由南向北推进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即过于依赖机械化行军,不愿意占领公路两侧的高地。直到第五次战役美军从议政府向涟川、铁原方向推进时,他们仍然是这种作风。李奇微也因此发了脾气:“如果我们的先辈知道你们这样打仗,会气得在墓里打滚”。

李奇微

原本应该驻守在小高岭的美军是陆战一师1团G连,可他们没有按时接管阵地。直到20军发起进攻前的一个小时,陆战1团团长才临时拼凑了一支部队:由77名陆军第十工兵营D连士兵和90名南朝军士兵组成的混编战斗队,指挥官是海军陆战队上尉。

仅从人员构成和指挥员来说,这种配置已经让来自各作战单位的士兵怨声载道。就像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美国海军和陆军相处得同样不怎么和谐。史密斯曾经给海军陆战队司令凯茨写信,指责阿尔蒙德“瞎指挥”陆战队员;阿尔蒙德也向麦克阿瑟投诉,直言史密斯是个“懦夫”,不执行自己的命令。

时任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

这样的混编战斗队基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20军58师没费多大力气就将阵地占领。当陆战一师师部得知小高岭失守后,普遍比较绝望。双方离得太近了,他们通过望远镜就能看到高地的争夺情况。在美军看来,下碣隅里被攻占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到11月29日凌晨,下碣隅里所有的外围阵地均被20军攻占)。

杨根思于11月29日早晨7时奉营长之命率领一个排走上了小高岭,负责阻击正在疯狂反扑的美军。也是在这一天,他兑现了“人在阵地在”的诺言。根据时任20军5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范执中老人回忆:“杨根思当时抱着十公斤炸药,爆炸的时候'地动山摇’,我们全听见了”。

通过范执中所说的话我们可以判断出,即便是58师师部距离小高岭也不会太远,而杨根思的任务由172团1营营长指派(杨根思是3连连长)。由此我们很容易就得到一个结论:172团团部和1营营部必定距离杨根思牺牲的地方越来越近。既然陆战一师师部的人都能看到小高岭的战斗,20军58师的各级指挥机关或相关人员又怎么可能看不到杨根思的最后时刻呢?

时任20军58师宣传干事范执中

杨根思牺牲震撼了所有人,他也成为了志愿军第一位获得“特级战斗英雄”殊荣的人。对于这样的革命先辈,我们应该心存敬畏。至于对此质疑的人,除了别有用心,难道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