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腰鼓舞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4月12日,四川绵阳南山中学,组织1344名师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腰鼓舞”,并且认证成功。腰鼓舞是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舞蹈之一,2000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谈及腰鼓舞,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就是它的黄土风情,阳光、欢腾、磅礴、热烈。腰鼓舞是流行于陕北地带的传统民间舞蹈,往往都是几十人,甚至是几百人齐聚表演,表演者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表演时列队整齐、声势浩大,就是专业的舞蹈家看后都叹为观止。腰鼓舞者们,都在腰间挂一个椭圆形腰鼓,两只手各拿一个小鼓槌,鼓槌上绑有红色的丝绸,一遍击鼓,一遍舞蹈,手足并用,左右开弓。腰鼓舞者们通过鼓点和队伍的变换,表演跳、蹦、跑、转等各种舞蹈技巧。鼓手们踩着鼓点,神采飞扬,伴着大镲,豪迈舞蹈。有的腰鼓队还伴有竞争性质,两支腰鼓队相互斗舞,比的是鼓点,比的是技巧,往往是越斗越热烈,越斗越精彩。把黄土高原朴素而又张扬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腰鼓舞寻根溯源,还是得先从腰鼓说起,腰鼓在20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用于战争和祭祀。中国古代战争不断,打仗时为鼓舞士气、传递信号,便有了擂鼓的习惯。秦汉士气,腰鼓是将士们必备的出征装备,遇到敌人袭击,腰鼓可以传递信号、发出警报,遇到短兵相接,腰鼓可以提升士气,壮胆助威,如遇战争胜利,腰鼓则又可以用来表演庆祝、抚慰三军。除了战场山上的腰鼓,在民间的祭祀中,也少不了腰鼓的身影,农民们在向神灵祈祷的时候,腰鼓是重要的祭祀乐器。1981年,在安塞县的一座宋代古墓中,还曾出土了两块腰鼓画像砖。砖上的鼓手如同现在的鼓手表演一样,腰间挎着腰鼓,侧身扬头,左脚着地,右脚蹬出,双手开弓一高一低,鼓手旁边还有一个打镲的,跟现在的腰鼓动作马步蹬腿一模一样。可见,在宋代就已经有比较成型的腰鼓舞了。新中国成立后,腰鼓舞逐渐的向全国蔓延,每逢重大的喜庆节日,人们都会组织腰鼓队在舞台上和街头上表演。腰鼓发展至今,对普通民众的影响逐渐加深,有的腰鼓爱好者把腰鼓当做是健身器材,茶余饭后就会挎着腰鼓去公园锻炼。也有广场舞爱好者,开始学习腰鼓舞步,在大型的广场舞比赛中,也不乏有腰鼓队的身影。根据腰鼓舞的风格,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鼓,一类是武鼓。文鼓风格潇洒活泼,舞蹈的动作幅度小,整个表演过程轻松娱乐,让人赏心悦目。武鼓则粗狂奔放,节奏激烈,在舞蹈的同时还伴有踢打、旋转动作,整个表演过程给人一种激越、雄伟的感觉,让人叹为观止。
现在,文鼓、舞鼓这两种风格,逐渐有融合的迹象,在腰鼓舞的表演中,有秧歌舞动作,也有武术动作,有张有弛、活而不乱。
腰鼓舞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路鼓,一类是场地鼓。路鼓的特点在路字,意为边走边舞。腰鼓队最前面有两位伞头带领,伞头身后紧随的几个鼓手,称之为头路鼓子,在整个腰鼓队中,头路鼓子的技艺最为精湛。腰鼓队的后面部分,就多种多样了,有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的,有扮成蛮婆、蛮汉的,这部分舞者主要是负责逗笑取乐。路鼓因为要一边走,一边打,所以舞蹈动作都相对简单,舞幅较小,多数都是简单的走路步和十字步,队形也是简单的单过街、双过街。场地鼓重点在场地上,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在固定的场地来进行表演,腰鼓队众人排好队行,随着指挥者一声令下,开始击鼓表演。场地鼓节奏明快,动作幅度大,鼓手们尽情的表演,潇洒的挥舞着手中的鼓槌,整个表演现场情绪热烈、声势浩大,极富感染力。腰鼓舞最出名的就属安塞腰鼓了,它气势滂沱,豪迈粗犷,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还被称为中国腰鼓之乡。1984年,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拍摄的《黄土地》就是在安塞,150名身穿黑袄、头扎白羊肚手巾,腰扎红色布袋的陕北汉子,在安塞这片黄土地上,如龙似虎的舞蹈起来。整个表演过程飞扬激越、酣畅淋漓,如黄河咆哮、如万马奔腾,拍完这段戏,整个拍摄组的人都惊呆了。1900年,安塞腰鼓在国际上大放异彩,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安塞腰鼓作为大型文艺演出,在开幕式上出演。1997年,香港回归,在回归庆典上,安塞腰鼓再次大放异彩,表演当天恰逢大雨,腰鼓队不惧艰难冒雨表演,当天有20多万香港居民也冒着雨观看腰鼓舞表演。随着时间的流逝,安塞腰鼓逐渐向全世界进发,2013年美国洛杉矶的奥斯卡颁奖盛典上,安塞腰鼓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向世界展现了安塞腰鼓的魅力。虽然,安塞腰鼓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是,目前在传承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随着老艺人们逐渐老去退出舞台,年轻艺人们很少有那种有威望的人才出现。在鼓点和舞技上,传统艺术也有点跟不上时代精神,急需创新改进。
-作者-
老黑,自由撰稿人,喜中国文化,爱历史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