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忠君,就难爱民

既忠君,就难爱民

在古代,“忠君爱民”的说法很流行,这是士大夫即官僚们追求的人生目标;至少是口头上追求的目标。

然而,历史事实却是,既然忠君,就无法爱民。

“君”,是指君主,国王,帝王。

君,始见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商代,古字形从口、从尹,尹代表掌握权力者,口表发号施令。这意思就是,君王只需动动口,具体的事情都由手下人去干。

到了周朝,“君”主要指朝廷官员及诸侯国、方国(古原始部落)的首领。战国时又用做对功臣或贵族的封号,比如商鞅,又称商君。

后世逐渐衍生为帝王之称,指一国之国君,即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有将“君”当作一种尊称(抬高人的身份让人高兴,日本人在现代依然沿用这种称呼)。

在古代,“君子”一词与现在的意思不同。君子,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中,意思是指“君王之子”,或君王身边的人,泛指当官的,着重强调有崇高地位的人。

后来才演变为“德性”之意;表示有道德修养的人。其实这是一种上尊下卑儒家思想的表现,将统治阶层或官僚阶层的人尊称为君子,奴隶或平民百姓则蔑称为“小人”或小民。

君与民,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卑微如蝼蚁。它们代表的不是道德的高低,而是地位的不同。

按照儒家学说,高高在上的人即君王或君子,生来就是要“整治”别人的。而平民百姓即“小人”,生来就该被君王或君子“整治”的。

从古代开始,代表统治阶层思想的儒学,就已很明确地表示,君王或君子是统治阶层,是高贵的人,奴隶、平民或普通百姓是被统治阶层,是下贱的人。

(关于奴隶的定义,上过学的都知道)

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首先表现在政治地位的不同。

就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表达的那样,统治阶层要做的,是让奴隶及百姓按照君王的意思去劳作就行了,不用让他们知道为啥要那样。

统治是什么?统治,是凭借政权、地位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指一个人或一个政权为维持其生存与发展,运用权力以支配其领土及个人的行为。

统治最重要的一点是“支配”;它有两层意思:1.用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2.因占有绝对优势而支配别的人和事物。

按照社会学原理对统治的概念定义是:

统治,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上的控制方式,当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运用强制性的手段,迫使他人去遵守某种既定“规矩”时,就表现为统治。

在等级社会中,统治是以普遍的政治压迫为基础的。统治阶层是以维护社会利益的名义,制定了许多法律和规则,用以规范被统治者的行为。

由于这些法律和规则是不利于被统治者的,所以会引起被统治阶层的反抗;而统治阶层则会动用国家机器强制性地推行或实施这些法律和规则。

这就是统治,而且这种统治常常具有不可协调性。

其次,还表现在财富分配上。

古代君王的前身是部落联盟的酋长或首领,他们一开始就亲自掌管着财物的分配权,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君王们把财富分配权委托给自己信任的人,让他们替自己去做。

处于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奴隶是没有任何财富的,连自己的身体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奴隶主的;奴隶是一无所有的。社会财富都集中在了君王和他身边的“君子”们手中。

马颗斯·韦伯的很多观点比较模糊,但在权力对财富支配的描述上较为清晰,他说: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有权力存在,而权力分配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他认为,这种权力不仅取决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它也与各层组织中的管理职位有关。

其三,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分配上。

研究认为,古代的文字是巫师发明的。日本一个学者研究过中国古代文字,因为中文最早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可怕,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民”这个字来源于“眼形”加上一个“箭形”的组合,也就是用箭射向眼睛的组合图形叫“民”。

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将小人即奴隶们的眼睛射瞎,不能让他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可怕吧,这就是小“民”的原意。

当然还有很多例子,一叶知秋,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古代的巫师就是后来的儒生,儒家的前者。巫师是君王身边的人,而且有的君王本身就是巫师,一个人身兼二职。

大家知道,文字的雏形是由结绳记事,标记符合,记录从野外收获的物品或从别的部落抢来的物品,逐步发展过来的。

因为只有酋长才有分发物品的权力,这都佐证了文字是部落联盟酋长和其后的君王们,为方便掌握权力和财富分配而发明的。

由此也就明白了,古文化起源,就是为了君王统治的需要,也是君王及“君子”们专享的东西。奴隶和后来的平民都是文盲,连字都不认识,连自己的身体所有权都属于别人的,怎么会有享受文化或文艺产品的权力呢。

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大奴隶主即君王和他身边的“君子”们发明了一套礼制,即表明君王威信的仪式和程序,包括祭祀时的仪式,君王处理朝政时的仪式,臣子觐见君王的仪式等等。

这样做可以让一个人在宏大的仪式或庄严的氛围与程序中,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感和自觉服从的意识;其目的是为了彰显和维护君王的权威。

后来孔丘为啥极力主张克己复礼,就是为了加强君王的威仪和地位。不要被他说了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教无类”等好听话,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他把你当“朋友”了,他是主张“人人都可以上学”的。

他的本意是,“朋友”,那是跟他一样的贵族“君子”们;可以上学的都是跟他出身一样的贵族子弟。朋友和学文化两件事,都不包括奴隶和贱民的。

文化的起源,就是为了方便奴役。至于文化的启蒙作用,那是后来社会发展,人们觉醒后赋予的新内涵。

这些都证明了,古代的君与民是对立的两种社会群体。

为啥古代的学说都喜欢号召人们“忠君”呢?

原因有二,一是有号召力的都是统治阶层的人,即君王或他身边的“君子”也就是士大夫们,出于要维护他们已得利益的目的,给奴隶或普通百姓“下套”;或叫“先挖坑再下套”。

二是,君王和“君子”们虽然锦衣玉食,牛气哄哄,但他们拥有的地位和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奴隶和普通百姓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人忠君了,他们的权益岂不化为乌有了。

权力和地位的附加值就是财富和享受,如果不能享受财富和各种美好的事物,权力和地位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他们要号召人们忠君,灌输“忠君”思维,消减人们的抵触情绪,以便统治阶层安心享受各种福利。

然而,不管怎么美化,都无法抹去统治阶层所享有的东西,都是来自普通百姓劳动成果的事实。而普通百姓的劳动成果自己没有享受到,却被别人强行拿走,享受了,不可能会心安理得的。

这整体上表现出的,是一种创造与剥夺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两个对立的阶层是不可能和谐共处的。所以,矛盾便层出不穷,明与暗的较量便难以避免,这也是人类社会自从进入国家这个阶段后,几千年都是在争斗中度过的原因。

忠君即忠实于统治阶层,而统治阶层与民众是两个不同阶层,不同的政制群体,是统治与被统治的群体。

所以,既然忠君,就无法去爱民或以民为本,只能爱君、以君为本,即以统治阶层为本。

所以,忠君与爱民是个充满矛盾的文字表述。历代君王之所以要把“忠君”“爱民”连在一起炫扬,只是为了麻痹老百姓,便于其统治。

从根本上讲,君王和官僚们是不可能爱民的,只会在“爱民”的幌子下“坑民”,剥夺民众劳动果实的过程就是“坑民”的过程;只是不断地变换着“坑”的方式,“坑”得更巧妙更隐蔽而已。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温水煮青蛙实验”的那种“坑”,在不知不觉间加热,直到某天水温高出承受力,青蛙要么死掉,要么蹦起逃命;炸锅以后,再煮一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