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相助,腰骶痛患者减肥成功
中医书友会第2415期
I导读:并未针对骶髂痛处方,针对腹证、体质而处方,腹证改善后腰部不适便消失了。在外感热病中,太阳病可传至少阳病;而内伤杂病中,太阳病桂枝汤证体质之人因体重增加、体型肥胖亦可转而成为少阳病柴胡汤证体质,这一现象背后的东西值得深入研究。
腰骶疼痛医案一则
作者/曹凤波
李某,女,24岁,学生,体型中等,面部易患粉刺,面色偏晦暗,皮肤偏干燥,发质干枯,嘴唇干,近1年体重增加10kg,尤其是最近两个月因疫情原因在家,体重增加明显,既往有心肌炎病史。
初诊(2020年3月15日):患者主诉“右侧腰骶部酸痛不适2周”,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酸痛,平躺或弯腰后均可加重,可放射至整个右腿,坐立或侧卧时好转,夜间睡觉时不敢平躺,只得取左侧卧位睡觉,膝盖以下特别是脚部发冷,冬天尤甚。
近来易心烦,偶有胸闷,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无恶寒恶风、口苦、汗出、易疲劳等不适,食欲旺盛,睡眠浅而易醒,多噩梦,偶有便秘倾向,但最近大便1次/天,无异常,小便调,月经每次规律推迟7-8天,量偏少,颜色可,月经期开始2-3天腰酸不适,舌淡黯苔薄白微黄,左脉略浮而缓有力,右脉沉缓有力。
腹诊:上腹部膨满而紧张有力,按之不空,上腹角呈钝角,两侧胁肋部膨满硬结,按压无不适,心下膨满痞硬,且与两胁肋部膨满硬结连接在一起,按之无压痛,下腹部膨满但按之较上腹部柔软,左侧髂骨窝按压后刺痛,且患者抵抗继续按压。右腿4字实验(+),右腿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
因取药不方便,先予针灸治疗,按压患者四肢经络循行处,发现多处压痛酸胀点,腰痛点穴位处明显,针刺双手腰痛点后腰骶部疼痛明显减轻。其余取穴皆根据“阿是穴”原则取穴,如内关、尺泽、孔最、列缺、支正等。治疗后感觉明显缓解,但夜间再次加重。
3月16日,根据患者体质及腹证,排除三阴病、太阳病、阳明病后,考虑为少阳病合并瘀血证,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柴胡25g,黄芩10g,姜半夏15g,生姜6片,白芍10g,枳壳20g,大枣4枚,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牡丹皮10g,5剂。
下午同前针灸一次,并服完第一煎后,矢气增多并解一次大便。
3月17日,心下痞硬与两胁肋部膨满硬结明显缓解,腹部较前明显变软,睡眠质量提高,较前深沉且无做梦感。患者自诉服热药后自觉心下暖洋洋的,持续几分钟,十分舒适,与饮用热水之感不同。继续服药及针灸一次。18、19、20号3天仅服药,未针灸。
3月21日,右侧腰部骶髂关节酸痛感基本消失,唯有平躺后较左侧略有疲劳不适。腹诊:两胁肋部膨满硬结较前减轻七八成,按压后疼痛,右侧尤甚,心下痞硬大为减轻,中脘处按压后疼痛,左侧髂窝出按压后仍有刺痛,舌淡红苔薄黄有点刺,脉缓有力。处方:柴胡25g,黄芩10g,姜半夏15g,生姜6片,白芍10g,枳壳20g,大枣4枚,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牡丹皮10g,大黄5g,5剂。
因药房无柴胡,故3月22日停药1天,以针灸代之,针灸穴位基本同第一次,加上腹部期门、胆囊点、中脘等压痛不适部位。3月23日下午开始继续服药。
3月24日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加一次,大便较前偏软,腹诊:右侧胁肋胆囊点偏上位置明显膨满硬结,按压后疼痛,左侧轻度膨满压痛,心下膨满无按压痛,左侧髂窝处按压后仍有刺痛,舌脉基本同前,右侧腰部骶髂关节酸痛感已经完全消失。患者因有事返家,嘱患者继续服药。
3月29日,患者来电,诉服药期间大便次数增多2-3次/日,偏烂便,大便有时带有小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瘀血块,大便颜色偏黑,便后无特殊不适。腰痛已经痊愈,切菜做饭、逛街后、平躺时均无异常。特别让患者惊喜的是,曾以为体重增加引起的腹部肥胖竟然也逐渐消失了。
4月初的时候右侧腰骶部稍有不适,再次服用前方去大黄8剂,服后症状消失,并且之前推迟的月经亦恢复了正常。
另外,据患者云,以前双手指关节黯黑、发质干枯脆弱易端、面色晦暗等症状较前大为改善,惊喜不已。再次诊察患者腹部:轻度心下痞硬,稍有两侧胸胁疼痛,右侧胆囊点疼痛为甚,左侧髂窝处按压后轻微疼痛。4月12日查肝胆胰脾双肾彩超提示:胆囊壁毛糙声像,余无异常。查髋关节X片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仅有“胆囊壁毛糙”,无其他不适,不宜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嘱患者清淡饮食、定期复查。因患者服药不便,嘱其长服桂枝茯苓丸改善体质。
按语:
1、患者为笔者朋友,之前为其诊治过多次,因冬天易手脚冰凉而服用过当归四逆汤,感冒服用桂枝汤,颇有效果。故一开始电话询问腰部疼痛不适应如何治疗时,考虑其体质偏于腺病质体质,心中考虑予其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加白术茯苓附子、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等方剂,并且自己也有用此类方剂治愈颈椎病、网球肘、腰痛之经验。但因其距离较近,故而邀其来家诊察以后再予处方。诊察以后,发现患者因疫情而在家休闲而体重增加后,体质发生变化,腹证为典型的大柴胡汤证。由此可见,不可依过往经验而随意处方,患者的体质、病情随时而变,每次处方之前必须再次四诊合参,随证治之!
2、此案不由让笔者想起大塚敬节先生《汉方诊疗三十年》中的第一个医案中的患者,以前每次感冒服用桂枝汤或者桂枝麻黄各半汤都可治愈,后因身体渐胖而转而成为柴胡桂枝汤证,这样的不谋而合令人十分感兴趣。在外感热病中,太阳病可传至少阳病,而内伤杂病中,太阳病桂枝汤证体质之人因体重增加、体型肥胖亦可转而成为少阳病柴胡汤证体质,这一现象背后的东西值得深入研究。
3、第二次处方时,因患者瘀血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患者:①左侧髂窝按压后刺痛伴轻度抵抗,为不典型的“少腹急结”;②睡眠浅且易做噩梦,可认为是“如狂”的神经症状的类似症;③患者月经易推迟且量偏少,可考虑为“血自下”之瘀血证。这与桃仁承气汤条文符合,但患者大便基本正常,考虑患者瘀血较桂枝茯苓丸证重,较桃仁承气汤证之瘀血轻,遂于桂枝茯苓丸中加大黄5g,取二方中间之意。此外,加入大黄之大柴胡汤亦是《金匮要略》之大柴胡汤。
4、此案并未针对“右侧腰部骶髂关节酸痛半月余”这一主诉而进行处方,而是针对腹证、体质而“有是证,用是方”的处方,腹证改善后腰部不适便消失了。由此可见,大柴胡汤证为主证,而腰部不适为客证。治疗后反思原因,可能是腹部肌肉的紧张影响到了腰部的肌肉,由此而导致了腰部不适,腹部肌肉放松之后,腰部疼痛不适便缓解了。当然了,这只是笔者臆想,其具体机制希望今后能够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而证明和发现。
5、患者第一次腹诊时胁肋部、心下位置按压后皆无疼痛感,且上腹部几乎膨隆致难以分辨胁肋部和心下部,因此笔者思考良久,疑其是否为大柴胡汤证,翻阅相关书籍和医案之后方才确定。待腹部肌肉很大程度放松后胁肋部、心下位置按压后疼痛之症状方才显现。一方面原因是笔者临床经验不足,另一方面说明临床“胸胁苦满”、“心下满痛”等教科书所描述的症状在纷繁复杂的临床上有时难以识别,教科书上仅仅是最典型的症状,距离临床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医师不断地临证学习。
6、笔者针灸方面的学习与治疗经验较少,此次对患者的针灸治疗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未曾想竟取得意外之疗效,今后当多学习针灸等外治之法,正如徐灵胎所云:“不明外治之法,服药虽中病,仅得医术之半矣”。
7、患者面色晦暗、手指关节黯黑、发质、月经等症状的大为改善与桂枝茯苓丸治疗其瘀血证密不可分,可见瘀血对人体影响之大,临证时值得深入研究。
8、患者之前曾有过腰酸不适、易疲劳等,予患者桂附地黄丸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且嘱患者常服桂附地黄丸。现在患者腰部不适由虚证转为实证,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呢?患者之前的腰部不适是否为虚实夹杂的肾气丸、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三方证的合并证呢?
9、患者腰部不适治愈后,因腹证未完全消失,有复发或变生他症之虞,嘱其若有时间,仍需继续治疗至腹证消失、体质改善,方能不再复发,腹证的改善对患者今后的身体健康亦有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