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你该怎么做?

01

每天一打开手机,各种号内号外新闻接踵而至,时代进步了,世界也越来越透明。

当今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古人无法想象的“千里眼”与“顺风耳”,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也可以知道外面发生些什么事?

这使得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知识越来越丰富,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迅速。

人与人之间也明显缩短了距离感。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对我来说,却有一点点负面的影响。

说实话吧,我喜欢看到那些令人高兴与鼓舞的新闻或喜事,比如我国的疫情控制得那么好,真心感到很安慰。

而国外却一塌糊涂,作为一名华夏子孙深深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但每每阅读到中小学生、高校学生频频发生的自杀事件就令人很揪心。

自杀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真的令人不可思议,难道是家里穷?难道是作业太多?难道是因为校园霸凌?答案似乎都不是。

从新闻报道来看,有一些是因为被老师责骂批评之后想不开,一些是父母给予的压力太大,甚至有个别的孩子纯粹就是和父母赌气而做出的冲动行为。

02

除此以外,一些光彩耀眼的明星们也频频自杀,有些是因为个人情感问题,也有不堪工作压力,或遭受网络暴力等等。

由此看来明星发生抑郁症的概率也不低,著名影视歌明星张国荣跳楼自杀据调查罪魁祸首就是抑郁症。

年轻人猝死的现象也在频繁出现,这到底是怎么了?

如今社会温饱问题都解决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年轻人的抗压能力似乎变得越来越差。

心理素质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步调有一些不一致啊。

前不久,有个23岁的小伙子因为自己的微信号被封,一时找不到微信客服解决。

绝望之下从腾讯公司的楼顶上一跃而下,刹那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魂归黄泉。

据死者的哥哥说,他弟弟是靠微信来赚钱的,微信一旦被封,人脉资源没有了,受到打击就做了傻事。

生命难道就这么不值钱吗?

科技虽然日新月异地进步,而人心却反而变得越来越脆弱了,原因到底是什么?

心理专家初步分析出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是认为如今的年轻人价值观偏离了,一切向钱看,内心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接受不了就容易轻生。

令人不明白的是,难道人活着就是纯粹为了感官享受吗?

03

帮助身边需要援助的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为别人着想,多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

这些你用心付出的努力难道不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精神愉悦吗?

社会心理学有种说法叫“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活动,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去年有一位台湾年轻男明星因为各种赶场拍戏拍综艺节目过度疲劳引发心脏病猝死。

还有一位上海的网络作家独自夜里拼命写作,最后也因心脏发生衰竭而亡。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实在要引起社会的重视与反思。

闻名世界的畅销书《圣经》里有一句话:人若赚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生命又有何意义?

还有一种观点是:人类虽然在进步,而地球的资源却是有限的,社会也没有绝对的平等,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阶层固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社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想往贵族阶层爬,爬成功的也有,马云就是其中一个,但跌下来的绝对是数不胜数。

无论国外国内都如此,而人们的认知偏差在哪里?把追求财富地位名望当成生命的终极目标。

所谓“仇富心理”、“绿茶”、“羡慕嫉妒恨”等网络用语都是人们认知偏差而产下来的衍生物。

所以国外的心理学专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纠正我们的认知偏见。

“活在当下”、“enjoy your live everyday”这些经典的心理学词汇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过程,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生与死,上帝是公平的。

不一样的是人们的生命过程不同,过程的快乐与否有你自己的内心所决定,应该是由你的认知所决定,何为“相由心生”?何为“吸引力法则”何为“马太效应”?(建议大家去找“度娘”吧)

如果要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办法只有一个,必须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那么该如何提高呢?

阅读、阅读、阅读、学习、学习、学习,反省、反省、反省、这其中,心理学知识和有一个正确的信仰是重中之重.

它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纠正我们的认知偏差,并运用心理学知识积极对抗那日益衰老的心理年龄。

青璇小憩: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认证诗人,中国作协《子曰诗刊社》诗人,执业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会员,入选《中国心理人才库》人才专员。

认证视频号:情感博主《小青杂谈》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