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7

在规范的究史参考资料中,谶纬书籍参考价值是很靠后的,你举证的所有资料除了《山海经》或许还有群众基础外,《穆天子传》仅是比《汲冢琐语》强一些的浪漫典籍,其他的太多谶纬成分,完全不具备论据的可靠性。层主发现自己的问题了吗?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毗邻区域间的文化和技艺的交互,绝大多数都是双向的,而非单向流动和单向输出;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技艺的相互促进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和纽带。
 
  各位朋友,楼上那位似乎特别喜欢和人杠,属于奋进型,越挑逗越激动,一旦有人回复他就更是激动不已。截止目前并没有从他的发言中获益,只听他不停的叨叨,好像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就想找个人掐架一样。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样的人特别没品,还言而无信,隔壁不是有你玩儿的地儿吗?好好去跟那些人玩耍不就好了,这里层次低入不了你的法眼,你直接撇开就是了,又没人请你来。
  请不要跟回我的楼,谢谢!不喜欢别来不就好了,阴阳怪气嘚嘚嘚个不停,烦死了!
  没什么叫无畏的发言的,只要尓等有一个马甲敢站出来跟楼主叫板的,老酒鬼就为尔等这些推推叫好,有介个知识量么?唬三岁小儿,却唬不到老酒鬼,学考古专业的会来此地量身段?尔信么?明明都是跟老酒鬼一样的草根,都是来此地玩的,大哥不说二哥,咱俩差不多,有识就得,无识得思识,帮别人顶帖也得靠知识备量,不是么?嘿嘿嘿,道德俵,春秋语,早过时也,,,
  上回说到太昊伏羲为何明明幸存于昆仑山上,却为何又变为木帝东方主神啦呢?介个真得从新仙女木事件说起,话说在全新纪冰后期,由于有种人类未知的宙宇规律,咱们可爱的家园地球母亲,轮转到一个突然全球变热的时间段,以至于象猛象这样的耐寒动物,突然无法适应生态而灭绝,人类也遇到啦传说中的灭世大洪水的洗礼,幸存下来的传说都是高原上的牧马人,其中太昊一族传说就是幸存在青藏高原昆仑山一带华胥氏的后代,那么,太昊又怎么成啦东方木帝呢?,其实很简单,有灭世大洪水,必然就有救世大消退,新仙女木世件说的就是这事,新仙女木事件是将近一千年的冷却期,在冷却期内,青藏高原肯定不适应人类生存,所以,伏羲女娲众族只能向海拨低的地域迁息,所以沿黄河而下向北向东向南迁息是必然,大家可以想一想,向东迁息是不是最有利?今宵又是一回合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觉觉去啰,,,
  • 新仙女木事件 是一次万年前的气候突变事件,具体有多大影响和跟中华文化变迁关系几何,可以做一些分析和探讨,我个人觉得时间太久远了,考古时间比较靠前的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高庙文化的,即使旧石器时期都差好几千年呢!
  • 但可以从水稻的人工播收的考古遗址中去寻答案,从传说中看,在伏羲时代并沒有播五谷的记载,所以,伏羲时代应在新仙女木事件之时,传说播五谷的时代是在神农氏时代,人类为什么会播五谷,只能是天然食物短缺,才会想到人工播种,故,神龙时代应是在仙女木事件后。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傻白甜,至少也是阴谋论的水平。现在还能坚持在煮酒混的,好歹也是爱好者水平,说得有理没理谁还没个判断。大家适可而止,不要把楼弄歪了!谦虚是一种境界,诚恳是一种道行,坦诚则需要勇气,如果勇气不够可以去向梁静茹借一点!
  世界上有北极、南极吗?说地图上有,万一是做的假呢?你去过吗?如果你认为你去过,那你确保你去的是北极南极吗?
  历史上有秦朝吗?你说典籍里有记载,《史记》也记录过,那你确定典籍不会作假吗?你确定以前记录典籍的人没有被骗吗?
  文献典籍不足信,那有考古遗址和器物啊?你确定你看到的遗址和器物没有作假吗?你确定你看到的考古和知道的就是事实吗?
  那不有分子生物学吗?可以做Y染色体单倍群测验,可以做线粒体检测啊?那你怎么保证测定的样本刚好是需要的数据呢?怎么保证样本的真实性呢?怎么保证测定数据的覆盖性呢?
  世界上有神吗?有鬼吗?你见过吗?没见过,怎么确定有呢?没见过,又怎么确定没有呢?万一有人见过没说呢!...............
  认识论,是建立在当下三维空间里的常识理性做出的判断和总结,理性是思考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人类有很大一部分的思考是建立在既有的时空里面的一种信任的基础上,比如偏向主观的公平和正义,对个人而言,只有你相信它才会有,不相信它其实也有,“怀疑主义”立场对个人的认知会产生影响和偏差。
  那应不应该怀疑呢?当然应该,但一个有效的“怀疑理论”应是能一个系统性的言论,而不只是说肤浅思考的一句话或丢出一两个未深入思考的观点。系统性的阐释需要非常系统的、专门的、长时间的、辛苦而枯燥的学 结和思考,是要下大力气费大功夫的。
  在主观认知层面有太多具有随意性质的“我认为”、“我以为”、“我愿意”、“我不愿意”.........因此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正确、错误探讨上,及事件的主观性分析上,纯属浪费精力!
  这是一个哲学范畴的话题,似乎与本帖内容不相关,言多了,诸位见谅!
  羌 在上古时期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称呼,而是一个区域的泛称,比如永远都找不到的黑水;典籍里对其相对明确的划区分片那是东汉以后的事,但还是一个集合概念(六盘山是一个边界,不表),如陇西到青海一带的西羌,它包括了卑南、罕种、先零、烧当、牢姐等部落;又如陇东宁夏一带的东羌,它包括牢羌、虔人、滇零、巩唐、沈氐等部落,此处暂略过不表。
  ----------------------------------------------------------
  《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 ”

  羌 在上古时期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称呼,而是一个区域的泛称,比如永远都找不到的黑水;典籍里对其相对明确的划区分片那是东汉以后的事,但还是一个集合概念(六盘山是一个边界,不表),如陇西到青海一带的西羌,它包括了卑南、罕种、先零、烧当、牢姐等部落;又如陇东宁夏一带的东羌,它包括牢羌、虔人、滇零、巩唐、沈氐等部落,此处暂略过不表。

  ----------------------------------------------------------
  《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 ”
  请教楼主,你怎么理解《后汉书》说的“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
  -----------------------------
  羌的概念有解释,但我们现在理解的羌的性质有众多转变,有特定的历史演变背景,这一条会是后文重点叙述的章节,请明月君观效。
  此时月落又无声,叽叽渣渣为谁争?少年怎知真知真,一首西江月来哼:
  丝绸南路有昆仑,楼主慧眼佳能。可惜不识祖山魂,昆仑依旧在,帝墟山中横。酒鬼微醉坐楼阁,惯看魑魑魅魅。一首打油惹魉怒,古今多少刺,都付笑谈中,,,
  上回说到在新仙女木事件中,在全球气温聚然下降的那一千年中,青藏高原及高海拨区域的地域,肯定是人类无法生活的地方。于是乎,在青藏高原昆仑山脉生活的在新仙女木事件前冰后期的温暖期引发大洪水灭世后的幸存氏族华胥氏族,不得不又在新仙女木事件中的聚冷期从青藏高原从北从东从南从西向低海拨地区迁息,在地理上,从青藏高原向低海拨地区迁息的最佳路线只能是沿黄河而下经渭河入海岱平原。(相传原来的渭河河床曾是古老的黄河故道,因在九州裂、四极废的颛顼时代,黄河故道才被痼阻的,后才有大禹蚩龙门开孟门的治水传说出现。这就是说当时的伏羲女娲部族的迁息路线是沿古黄河故道向东发展的,所以说伏羲的传说在陕西最为流广,,,
  老酒鬼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为什么伏羲女娲会被推为人文祖始第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明朝推堆放招,,,又觉觉去也,,,
  • 但凡是认真的历史态度,都不会在表述中用过多的主管词汇,比如肯定,必定,据说,相传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些说辞不具备可靠性,想让自身的言论具备一定说服力,二重证据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意见供参考
  • 玉石之路,古丝绸之路因为学界做的研究相对比较多,认识也比较完善。您可否就您文中叙述的,目前尚有争议的青铜之路做一个相对详细的描述呢?静听见解

  -----------------------------
  我个人对青铜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技术,并未曾视其为决定文明高低的关键参量。不可否认,这种技术确实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留下了诸多痕迹,是探索上古史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我们要做的是好好运用好这个依据找出上古史的线索。
  希望大家能相对理性的来看待青铜技艺和青铜文化,不要局限在文明三要素里,意见供大家参考!
  好吧,我再整理一下有关青铜传播这方面的思路,在不影响上古史发展脉络的情况下,看怎么能说的相对清楚一些,尽量吧
  懂你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就让他以后慢慢琢磨吧。尤其是一些态度不好,自以为是的人,就让他按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吧,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的规律,慢慢来。
  我说下我的思路,关于三星堆的器物,猜测,以后可以慢慢解释,对了又如何不对又如何,在大方向上一两处的偏差是正常的,何况现实是你的思路是主导。
  还是根据你的节奏来继续写启示录吧,按纪年的解读或者你原来既定好的想法,继续写下去,不要受其他的影响。因为我发现你的写作时间也很少。
  最后,祝好!我会一直追随下去
  交作业!
  【摘】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大荒西经》注引《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无年。
  【解】关于伯鲧的其他记载也不少,诸如:
  《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大荒北经》: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 《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左传》昭公七年云:“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汉书·律历志》引:伯禹 《帝系》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以天下。”
  令也有郭注引《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拾遗记》载:“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等等等等
  帝产伯鲧,怎说?
  三十年,这年限为后世考据修编,或为虚数,仅做参考。
  “帝产”中的“帝”,按照常理理解为颛顼帝,无有疑义;“产”字,并非指颛顼是鲧的直系父亲,而是有鲧氏出自颛顼集团或黄帝势力,理解血缘亲属,不确;
  伯鲧,并非伯爵,这一点是明晰的,“伯”是对实力最强势力的一种尊称;“鲧”的甲骨文显示左边或与鱼图腾相关,鲧的甲骨文右边为“丝”,有学者将其释为“钓鱼”,那么鲧的甲骨文可理解为:用绳子钓鱼,奇怪了?西北地区还能钓鱼,结网捕鱼的不是东南水乡吗?这就是时代和气候变迁带来的“曼德拉效应”。直到今天,西北地区还是有不少以打鱼为生的地方,甚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罗布人,他们不种五谷不放牧,只是以打鱼为生,他们打鱼的地方叫“海子”。且不论有鲧擅长的技能是钓鱼,还是捕鱼,有鲧一族与象征生殖的鱼图腾相关当是大概率事实,这一点似乎有点重要,详见后续!
  且说,从5000年来的气象学研究报告来看,4000年前的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地理气候条件那是极其不错的,媲美甚至超过今天的甘肃陇上江南--陇南,其丰饶程度与彼时的塞北江南--河套地区一样。我们应放下地域成见,放开视野,上古时期西北地区(西域)远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么荒凉落寞,杳无人烟,事实恰恰相反!
  居天穆之阳,何解?
  居,容易理解,天穆之阳,一直都有争议,此处结合两节点来解释,一为天穆,二为若阳;
  天穆,天,指天神,穆,指恭敬,本意是天神居住的地方;后来很多词都与该词的原始意义有关,如穆梯(苯教),穆绳(据陶、通天绳);后世典籍文献更多的是将其理解为具有神性的高山或高原,如昆仑、祁连、青藏高原等;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文化之间关联的一些端倪,东方众帝上下天梯或建木的理念,往西去渐渐衍化为据陶和通天绳(苏美尔、古埃及、波斯等),中间路线便是青藏高原的南、北线;
  本文将“天穆”理解为与河西走廊高度相关的祁连山,此山在西北势力各时代各族群部落,都具有不可比拟的神性,其地位就像今日冈仁波齐山在藏传佛教徒心中的地位一样,神圣不可动摇!本文认为最早的昆仑或许是祁连山,后来具有超神性的昆仑山之所以在后世典籍里有无上的地位,应是张骞西行归来由汉武帝钦定坐实的,西汉以前的昆仑范围说不定还包含了葱岭(帕米尔高原),此处不展开论述。
  若阳:顾名思义,为若水之北;若水,若通弱,这个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与昌意和颛顼有关!若水,弱水,水不可载舟曰弱,说明这个地方的水势比较小,海拔比较高,若水(弱水)刚开始可能是某一条具体河流的名称,但随着族群势力的扩大和迁徙慢慢演变为一个区域的泛称,跟后来的黑水一样,见前文述;
  众所周知,古时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同时结合考古文化和考古迹象,本文认为“天穆之阳”的范围大概位于祁连山以南的马家窑文化区域内,相当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
     
  • 《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古人认知:波涛翻滚、暗流涌动的险恶江河,“鸿毛不浮,弱不载舟”(没有浮力),故谓之弱水。不是“水势比较小”,而是水势太急啦。比如大渡河、雅鲁藏布江一类。
  •   1 西北线,甘青东西来往的文化交流,如玉石文化催生了“昆仑”黄帝的诸多传说,如《山海经 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其实“昆仑”不是一座山,而是天界、帝墟(玄宫),昆仑具指昆仑山是元鼎年间的事;还有后来晚一些的青铜之路,这条道因为“文明三要素”的框架给当今学界带来不少文化之外的苦恼!

  --------------------------------------
  将昆仑解释为天界、帝墟(玄宫)这个说法着实不错,任乃强曾经说过:“古羌语中,数万年积雪的山峰曰昆”,仑 的甲骨、金文的意思是 甲骨文=(口,言说)+(册,典籍教义),表示商讨、评说典籍中的教义。造字本义:商讨准则,评说是非。这说明“仑”代表着仲裁、权威之意,是否可以延伸理解为权威机构?
  昆仑,将之理解为在雪山之巅的权力机构,这不就是神祇居住的地方吗?
  • 昆仑即库伦,Kurun,或Kuren,国际音标[ku'len],阿尔泰语,意为四周置有木栅或围栏的聚落。远古聚落享此规格,必为尊辈、首领、巫觋所在地。因而,引申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上古先民建立昆仑(丘、虚)的地点有清水江(沅江)畔、祁连山北麓弱水河畔、狮泉河畔……
  交作业
  由典籍对伯鲧的误解说起
  查阅众多别史或野史,会发现大多非正史典籍如《楚辞·天问》对鲧的定位多是褒贬过半的“悲情角色”,而信史《尚书》《左传》《史记》对其定位为“四罪之一”。试问,别史野史过于浮夸?正史信史过于意识形态?或许都不是,本文以为正史基于历史架构的构建和意识需求的取向并没有正视,甚至抹杀了有鲧氏对历史的贡献,别史和野史的记录者往往因为资料不全和知识局限,见解只能似是而非!这种做法和看法应该说是贯穿了我们整个历史书写的路径,历史上“秉笔直书”的高光期并不长,同样能“秉笔直书”的一般结局都不太乐观,可参考历史过往,也可看看《古蜀史说》的叙述!因为文字的缺乏和传承的缺失,有鲧氏被误解和错误定性固然可惜但也留下些许线索供今人探究其本。
  历史上更多的是消失湮灭于无声无形但对历史贡献很大的上古族群是不胜枚举,能稀稀落落留下几笔的都属难得,
  如颛顼退守西北地区,在东南和中原留下的势力代表:虞幕,即少康时的有仍(缗),虞公。有仍氏少见于经传典籍但历史影响力丝毫不弱,唐虞时期的乐正后夔、夏朝君主后相均娶妻于有仍,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曾于此召开诸侯大会,称为“有仍之会”等等;
  再如横贯夏商周的有莘氏,更不必言,《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言:“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载:“城濮之战,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观晋师”,有鲧、成汤、姬昌都有与有莘氏联姻的些许史料记载!
  • 正史基于历史架构的构建和意识需求的取向并没有正视,甚至抹杀了有鲧氏对历史的贡献,别史和野史的记录者往往因为资料不全和知识局限,见解只能似是而非!这种做法和看法应该说是贯穿了我们整个历史书写的路径------深刻
  又如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该处高度疑似是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岐伯),传为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鬼臾区的后裔子孙,就以其先祖所出部落名称为姓氏,称鬼氏,鬼氏族人皆奉鬼臾区为得姓始祖。
  是不是感觉有些历史名词与其很相似?对,它就是历史上存在感很高,也很重要的鬼方。鬼方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但跟南佐确实有些关联,不仅如此,取代殷商的姬周氏也与其有关!姬周起家之地可不是岐山周原,按儒家的说法姬周妥妥的戎狄。姬周与戎狄划清界限大概是从商王武乙赐周公亶父岐邑开始,见后文详述!
  在此插叙有仍氏、有莘氏和鬼臾等,主要是想说中国历史的构成远不是三皇、五帝、七王、九侯就可以概括完的,上古史时空宏大,族群关系复杂,衍化过程艰难,它是由诸多知名、不知名的族群一起参与而来的。已经发生过的事是历史,改变不了,也无需修改,今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其形成过程就好,给历史上的人或事扣上基于意识形态的帽子,也许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竹书》对鲧的记载寥寥几个字,符合上古史书特点,其他典籍对鲧记载模糊不清参考有限,有鲧和与颛顼争雄的炎帝共工一样都不是历史上可有可无的存在。学界(张治中、童书业、杨宽等)曾有“鲧即共工”之辨,本文以为二者不是同一人,而是归属不同势力的族群代表。另外,这二者根本不会水利技术,后来的大禹其实也不会,真正水利技术比较过硬的是泛良渚文化区,略过不表。
  • 支持客观看待历史的态度
  • 已经发生过的事是历史,改变不了,也无需修改,今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其形成过程就好,给历史上的人或事扣上基于意识形态的帽子,也许不是一件明智的事。-----这是要给后面放招做铺垫?

  有鲧氏只是颛顼集团众多族群中表现突出的一支,他在颛顼集团遭遇严峻的内外形势时,受命玄宫助颛顼势力再次崛起,伯鲧时期是颛顼势力落寞后再次崛起的高光时期。为便于叙述和理解,下文结合考古和文献,以有鲧氏的崛起、发展和迁徙作为这个时间段的叙述主线,大致经历了入主河湟、结盟西羌、崛起河湟、临危受命、筑城三仞、交伐海外、东攻程榆、入主中原、南盟云梦、贯通西东、与舜争雄。
  距今约4300年~4000年(或晚至3800年)间的龙山时期的战国时代,是中华上古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加速期,很多神话、传说、遗址、器物、技术、人文等都与该时期密切相关,且看后文叙述。
  伯鲧,共工,大禹是水利专家吗?不论典籍还是考古除了传说,都少见佐证支撑!期待下文的论述
  • 这个问题更核心,如果共工、鲧、大禹与洪水没有关系,也不会进入神话和传说中去。共工,可能没治过水,可能造成洪水灾害的罪魁。鲧,治理洪水的方法存在问题,没有起到治理洪水的目的,大禹,治水成功,成为后世弘扬的主要人物。我们的上古史,必须通过每一个漢字造义的释读,也要分析这些历史人物的时代,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前因后果,否则,就可能闹了个大笑话,我们的文献典籍是要研究和推敲的。
  尧舜禹时期,无论是历史经典古籍,还是神话和传说,都与自然灾害有关。只有清楚了治理洪水,也有干旱,地震、泥石流等,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都是抗旱的思路,所以,洪水、干旱、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贯穿于整个五帝时期。这一点能说得通,有的并没有能够得到治理,如考古发掘黄河流域出现了泥石流,其中埋葬了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婴儿,说明了泥石流造成灾害,没有能逃脱。像这样的考古还需要说明时间和地点,这样才能合理解释黄河改道,大禹治水等神话和传说。
      大禹是一个具体的人,这个毋庸置疑。他是哪里的?大禹是黄河流域,五帝时期可以到达的地方。他一定治理过洪水,而且取得成功,如龙尾扫地,龙尾,指猪尾巴,卷曲的样子,就像龙卷风。如各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龙王庙,实际上,龙的原型就是豬,龙,就是呼风唤雨的巨兽,豬是整个自然界的代表,也称为天蓬元帅。所以,有那么多的神话和传说!
  中华历史必定要依据漢字學的研究,才能理解古代先民基本思想的构成,不能用某些地方的历史来表述了中國的通史。中國的通史,也就是人类的形成,人类社会不断抗击动物灾害,抗击自然灾害,抗击瘟疫疾病的历史。远古历史,尤其是五帝时期的历史,它实际上就是一张巨大的抗击自然灾害的历史。
        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鲧治水不力,大禹治水,嫦娥奔月,而且这几个神话和传说,偏离了抗击自然灾害,但是,也存在有极其复杂的时代的心理,包含重叠关系。在没有大的思维框架下,盲目地纠结于几个小问题,实际上等于盲人摸象。 当然不是说具体遗址遗物的研究不重要,是特别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首先构架一张大网,列出总纲,列出目录树,然后再把一个个问题准确的挂在目录树上。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我们多数人做的就是在研究把玩局部方块,搭建欣赏局部拼图。反而是具有科(史)幻精神,敢于大胆设想,从而思考总纲,列出目录树的人太少了,没有所谓的顶层设计,或者顶层设计是错误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许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以上算是这些年喜欢远古历史的一点心得吧!
  • 需要鹰眼之视角
  史前的考古遗址很多,我们的神话和传说里的氏族部落就那么些,很难对不上号,即便勉强对上号了,也可能对错了,两千多年难以计数的人员从史料的角度进行考据,蒐编,整理,辨伪,求真,留下了无数的典籍资料,但面对今天考古的时候,风雨飘摇,我们的文化构建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正是因为面临这样无法处理的纷繁复杂,历史學界为主导,考古學界为辅助,各自为政,没有共同的目标,只知道考古,再多的古代遗址,就事论事,没有章法,起不到任何作用。从历史學的角度构建出了上古史的脉络,考古學取得成果来证实,补充,这里有个很难过的事,就是没有故事性,没有可读性,没有文化气息。
  可靠的没气息,有气息的不可靠,这就是当下考古和文献之间最大的问题所在,考古和典籍之间需要一座桥,一座坚实的桥,会是这里吗?
  史前考古遗址至少千处,时间跨了几千几万年,单单要梳理出一个时间先后器物关联都是几十几百专家才能触及,能梳理出5000年前的模样,那是了不得的成绩,何止了不得。
      如龙的原型是什么?至今考古学界,历史學界,文字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就是真相只有一个,都是在外围研究,泛泛而谈,对建立中國的古史没有丝毫的意义。
     如人的定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关键问题。因为国际社会说不清楚,模糊概念。但是,对于中國學者来说,是应该搞清楚的。就是释读“人”字的造义。
       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是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师法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灾害。人,必须脱离动物本能和天性,不能过于自私自利,这样才能形成人类的社会性。在动物灾害,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等不文明的自然现象面前,要群策群力,共同抗击这些不文明的自然现象。自然界的代表就是豬,豬,只具有自然属性,永远不具有人性。
      人,是从孩子成长起来,孩,子亥,子猪之意。人,是从“豬”演变而来,漢字人的定义教化,启蒙了孩子,具有做人的信仰,并且投入到抗灾除恶之社会活动中,才能成为漢字意义上人。
     人的起源于倉颉造字。倉颉成命了人的概念,知人,才会做人,知人、做人、才会成人。这就是人的形成的最基本逻辑顺序。
     如人,都是一个虚无的概念,那么,文明,也就是虚无概念,历史必定是虚无的。所以,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文明?中國的概念是什么?人的概念是什么?
     史,与虫比对,乂虫厶,乂,杀字首,虫,动物总称,倉颉造字指动物豬,厶,虫厶,指动物引起的灾害。史,抗击,斩杀动物(豬)引起的灾害。抗灾除恶的过程成为中國的古代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那么多人那么多时间梳理出的遗址和器物情况是权威的,可靠的,至于如何用来阐释中华文化的内涵,就难上加难了!也许需要魄力,也需要破立!前者是勇气,后者是实力,有勇气的多,有实力的少,且看且证。
  • 研究中國古代史,不应该是个人意愿,而是,整个民族的意愿。正如我们现代如此重视英语的学习,甚至超过了本国汉语学习。结果是我们并不是真正认识漢字。
  • 历史學大师陈寅恪曾言:我们都是不识字的文人。对中國古代史的无知,也是因为我们并不能真正释读漢字的真义,本义,造义。有勇气承认不识字,缺乏研究漢字學的实力,即使有实力研究漢字學,由于没有利益的荒漠,很少有人勇于不计报酬的研究漢字學。
  大家有没有想过,研究漢字學的思路走通了,一切疑难杂症都会得到解决。所谓的历史學、地理学、哲學、人类學,社会學,军事學,经济學等等,學,就是字相关,字,确定了最早的概念,这个概念亘古未变。我们只有通过字形,释读倉颉造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这才是漢字的真义。
 研究中國的古代史,就需要大刀阔斧 ,刀劈斧砍,研究一些重要的问题,关键的问题,而且,象婆娘一样,张家长李家短,胡扯一些不相干的事情。
  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于一点,就是漢字成命的概念系统,必须具有统一的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國以后统一文字。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希望“书同文,行同伦”,自始至终没有实现的愿望,在秦始皇统一中國以后,才得以实现。
       许慎编写《说文解字》中虽然释读的文字体系是小篆,但是,用儒家思想释读小篆的字义,本身就是将驴嘴配在马头上,四不像!
       许慎不确信倉颉造字,多次引用孔子说字,说解的自然是漢字的使用义,引申义,许慎本人的理解义,并不是倉颉造字之初的造义。
  《说文》中有學者认为:小篆就是倉颉所造的文字,遗存下来的,这个观点被许慎否决了,认为这些都是“猥曰”。小篆,属于秦系古文遗留下来的,倉颉创字的地域为陕西白水,属于先秦时期秦国所辖范围,只有秦系古文与倉颉創字这个源头存在源流脉络关系,其它东方六国古文,还有考古发掘的甲骨文,金文等,与倉颉并没有源流脉络关系。
(0)

相关推荐

  • 大禹治水找到了实证

    大禹治水是个家喻户晓的上古传说,关于它的故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它只是个传说吗? 找到了洪水的证据? 2016年,一个中美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在黄河流 ...

  • 黄帝从哪来?夏都在哪里?中国上古史还原与概说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自黄帝开始.但黄帝从哪里来,葬在何处,早在司马迁的时代,就已经模糊不清了.大洪水发生在哪里,也不清楚,现在就连夏朝存不存在,都成了有争议的话题. 这些问题如果搞不清楚,我觉得心中无法 ...

  • 王朝前夜的中国,波澜壮阔的中华大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王朝前夜的中国,波澜壮阔的中华大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原创2021-03-13 16:15·长门文轩 距今4300年前后,一场骤然来临的气温变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北半球.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虽 ...

  • 【陈州故事】16:太昊陵之对于伏羲、女娲的考证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不吝笔墨讲述了河南老家关于人祖爷伏羲和人祖姑娘女娲的传说故事.伏羲女娲氏本为兄妹,后为夫妻,这种传说在河南老家广泛流传,其实不仅在河南老家,而是在全国各地,乃至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都 ...

  • 拼接成册的“夏商周年表”09

    九."新仙女木事件"时期的夏朝 我曾经跟一个朋友聊过这么一件事. 我问他:我们是怎么知道历史上有个唐朝的? 他呆呆地看着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我代替他做了回答:我们之所以知道历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5

    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陷.地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7

    青龙泉遗址 此时活动于黄淮地区太昊集团不再那么强势,其表现为大汶口文化也不再强势,一部分待在古河济地区(齐鲁地区)与有熊氏为代表的西北部落共处,这部分(伏羲.风后.柏皇等)与我们的上古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8

    在5000年前后与黄河流域共同融合,倉颉創立漢字体系,表述了中國人类文明的起源,創造了华夏文明. 三星堆到底是不是"外星文明"?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巍: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9

    都说上古史是层累而成,不真实不靠谱,我倒觉得我们的上古史肯定是有说道有沿袭的,绝不可能是无中生有,依靠考古恐怕是说不清的,还是要结合文献才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漢字學,才能理解中國历史的起源.研究黄帝时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0

    中國的历史起源,应该从黄帝时期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说起.这个起源问题必须从倉颉創立漢字所表述的造义,来研究.黄帝时期的存在,那么,五帝时期就存在,时间是连续的.至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时期的历史,是不是史实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2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中國文明起源的遐想,中國文明起源的标志,还没有搞清楚,基于文命的原则,保持神秘就好. 尊重考古做法,尊重官方处理吧,中國文明的起源靠几个祭祀坑解开谜团,找到线索,天真了!如何才不天真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6

    考古资料的展示和诠释,文献资料的引用和注解,文献得是信史正史至少是别史,什么谶纬 方志 鬼志的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这些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朋友想必都应该知道的基本点吧!        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3

    当整个考古界还在被三星堆搞得七晕八素,学术界还在为夏朝苦苦追寻的时候,这里就要揭底了吗?不合适,不科学 太昊 少昊 究竟是谁现在还说不清,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里,典籍文献几乎不见,这个现有有待考究,真的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8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新书<我们的中国>分为四册,各有独立的书名:第一册"茫茫禹迹"讲述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禹迹"是古人对中国的最初表达;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