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炉收藏,必懂的知识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真正地宣德炉色彩以紫赤色为主色调,同时还披发出红、黄、绿、青、蓝、白、金等色彩。真品铸工很是风雅,质量均匀,形象古朴浑雅,是我国铜器锻造的顶峰之作。
过去怎么判断哪个是真的宣德炉呢?有一种说法:宣德炉底下的落款,只要德字少了中间一横,就都是真的。但说这话的人就不知道翻模这回事,翻模的人直接照着真炉翻模,底款一模一样,所以这种少一横的说法不足为凭。
宣德款的炉子存世量非常的大,后世做炉子很多都用宣德款,因此说宣德款有些失去了纪年的意义。宣德款的样式有很多,字数来分有1,2,4,6,7,8,10,12字款。
宣德炉大气异常,宝光四射,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一般铜需四六次提炼,宣德炉铜材竟达十二次提炼)、造型(铜炉形制)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本文中图片来自苏州博物馆。
“宣德炉”是明初宣宗宣德年间所铸铜制香炉的简称。宣德三年(1428年)由暹罗(今泰国)国王进贡明皇“风磨铜”数万斤后,宣德帝颁旨利用贡铜铸制用于 郊坛、太庙、内庭陈设鼎彝之器。其样式仿照铜器以及宫廷内库所藏宋代哥、官、汝、定、钧五大名窑瓷器款式中的典雅器物。其技法采用“脱蜡法”,所用材料除 进贡之风磨铜之外,掺和配比进了锌、红铜及锡等,形成合金原料,生成不同的铜色,经强火力熔炼而成。熔炼程度越高铸出的香炉铜质就越好,一般需经六炼以上 才能达到珠光宝气,最精者达十二炼。每斤铜经十二炼后得精铜四两,因而“宣德炉”手感沉重。香炉形成之后,需人工化妆着色,据不同款样做不同皮色,且此等 皮色色泽亮丽,不易脱落。由于工艺复杂,当时“宣德炉”已属珍 稀品,其价古人称之为“可比和氏璧”。
凭借独特的冶炼方法、晶莹的质地、古朴典雅的造型以及存世数量的稀 少,成为香炉中的珍品,备受收藏家的青睐。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一路攀升。据藏家介绍,宣德炉的拍卖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在往上走。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著 名收藏家王世襄所藏2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2万元,平均每件约56万元。其中的20座在2010年匡时秋拍“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全部成 交,总成 交额9844.8万元,平均每件492万元。其中一座“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 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时以166.1万元成 交,到2010年北京匡时秋拍时则以1512万元成 交,7年增值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