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英语不好,能教孩子吗?
导读:在孩子眼中,语言是来跟父母交流的,他们不会意识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问题的存在。孩子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灌水”的过程、灌进去什么口音就会带出什么口音的。孩子口音和整个第二语言的形成还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不简单受制于父母或老师的水平。父母的口音和其他存在的问题对于孩子外语的负面影响,跟他们在亲子英语中能够带给孩子的带有感情纽带的交际相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及。
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前几天有幸接受了《参考消息·北京参考》的一个网络采访,主题是关于儿童英语阅读的。详见:http://www.bjcanka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13&id=31277
就在这个关于阅读主题的采访中,“如果家长给孩子读英文绘本,语音语调不够准确是否不如不读呢?”这个问题也出现了。实际上,关于这个话题的书和文章都不少了,网络上具体做法的经验介绍也很多,可是为什么这个困惑挥之不去、这个问题永远要反复出现呢?
“父母中文不好,能不能教孩子?”,怎么没有人这样问呢?数学不好呢,能教吗?历史呢?再扩大一点,艺术方面呢?干嘛就偏偏要翻来覆去地问外语呢?
仔细看看各类主张父母英语不好、照样可以教出孩子的好英语的书籍和文章,多半都是在打情感牌,鼓励所谓英语不好的父母自己去教孩子,这张感情牌还特别和现在大家对于体制教育的反感形成共振。感情鼓励之外剩下的差不多就是卖产品了,告诉爸妈们如果买了我这个产品,不用怕自己英语不好,反正在家就能“包治百病”。这样的操作到底行不行,还有没有更科学、更深层一点的角度可以来看这个问题?
母语,不用多说,天经地义的事情,恐怕没有哪个做父母的会在教孩子母语的问题上眨一下眼的。人文和科学,有一个基本内容的正确性存在,大家的心态似乎也挺坦然,就是简单的阶段,大人知道什么是正确内容的时候,义不容辞地教,再深了,就得交给学校和老师了。而音乐绘画这样要一点天分、可以归类为特殊技能的东西,大家是在评判好坏高低,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否,如果父母自己知道水平不好,绝不会在家里瞎折腾,一定是送出去学,还要尽可能地找高手教。
那么外语算是哪一种情况呢?
要命的地方就在于,哪种都算,哪种又都不算。外语是语言,语言是相通的、甚至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过程是相通的,所以它像母语。外语也能够分割出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似乎有正确与否之分,可是它同时又更要在乎水平的好坏高低,更像艺术或技能。因为要想艺术和技能一样评判好坏高低,这时父母自己能不能教、自己水平够不够的纠结就要冒出来了。
但是,对于外语水平好坏高低的评判,不是他人的主观意见,不像艺术或技能那样,业内的重量级人物评判的分量很重,要想在行内出头,就得去拜他们为师。对于外语的评判原则不是人为的标准,而是实际交际。也就是说,在跟母语人的交际中、在原版书的阅读中,顺利完成了交际的第二语言就是好的,完成的效率更高、更得体就是高的。因此,父母自己教也好,送出去请专业教也好,如果能有效地抓住交际性这个关键,就没有问题。
我是一贯大张旗鼓地主张父母的英语水平不好教自己的孩子是没问题的,在这里我们不妨认真地从语言和语言习得的角度分下面三个层面逐层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在孩子眼中,语言是来跟父母交流的,他们不会意识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问题的存在。
我们给孩子读绘本、做游戏、唱童谣时,只要语言所承载的意思在亲子之间得到了表达,也就是说孩子听懂了故事或是弄懂了游戏怎么做的情况下,他们是“听”不到大人外语里的错误的。这些个错误,包括我们大人自己敏感的口音,也包括我们自己并不敏感的、但是绝对跑不掉的语法问题和其他层面的系统问题。“子不嫌母丑”是这时在起最大作用的一条规律,不仅仅只是语言学的规律,直接就是最根本的人性规律了。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在语言学习中的分量。
在美国这样的多语言国家,新移民孩子的英语很快超过自己的父母、然后在语言上给父母提供帮助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他们必然也是最先跟着父母水平有限的英语学习的,然后自己进步,再回过头来帮助父母,他们都不会意识到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了。我儿子四岁多的时候,有一次跟妈妈在美国的商场里看到人家搞活动,有很多彩色的气球,就让妈妈去帮他要一个。妈妈不知道气球的英语怎么说,就让儿子教她。这个词的发音有一点点难,涉及两个汉语里没有的元音,所以妈妈学不准。孩子教大人,可是把握不住听得懂就行的原则的,那绝对是一丝不苟,只要有半点不准,就会告诉你不对,哪怕妈妈怎么都听不出来哪里不对。几遍下来,四岁的小朋友做了一个决定,跟妈妈说,“我教你实在太累了”,然后就自己冲上前去,跟商场搞活动的员工提出了要求,最终自己要来一个气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完全是本能地在使用语言完成交际,并没有去评判大人英语的好坏。妈妈一个音没发准,还是孩子心里的妈妈,还是知道妈妈去要气球的能力超过自己。大人在孩子眼中的威信和形象,不会被语言的口音打折扣。
孩子直接关注了外语的交际性,这是他们的一个天赐优势,恰恰还就解决了中国体制教育里最大的死结,这时大人就更不该因为自己的纠结心态去打断交际了。引导着孩子去交际、去完成任务,这本是做爸妈的在亲子英语中最大的价值。
第二,孩子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灌水”的过程、灌进去什么口音就会带出什么口音的。
再看更技术一点的层面,需不需要担心父母的口音不正影响到孩子呢。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这个担心若要成立,必须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说第二语言是通过“灌水”式的“输入”习得的。如果那样的话,灌进去的水脏了,将来出来的就会是脏水。但是,我们一再强调语言学习是人类大脑的创造性行为,不是“灌水”。中国一些南方方言区的普通话的情况就很有代表性。生活那里的父母门,普通话多少都带点口音,有的可能还很重,可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就超过不了父母。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在移民的语境里,不论父母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孩子将来说出来的话都可以是没有口音的。父母外语口音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建立了外语学习不是“灌水”这个共识,我们就能简单地看明白在这个话题的范围里的一个十分荒谬而又被中国父母们普遍接纳的一个命题了,就是父母英语不好,只要用大量“正确”的“输入”去校正就可以了。这如同说父母不好的英语是黑墨水,然后用一大桶清水去冲淡,孩子的英语就没有问题了。换位到数学学习上来思考,这不就等于在说父母在家给孩子教些错的公式什么的没有关系,将来多学习正确的就冲淡了。如果都已经知道是错的了,还去教它干嘛!这个荒谬命题成立的前提,就是那个害人的“灌清水”、“灌脏水”的原理。一旦变成“灌水”,语言的交际性和创造性就都没有了,就是大家深恶痛绝地体制教育模式了。那样的话,灌多少水都没用。
第三,孩子口音和整个第二语言的形成还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不简单受制于父母或老师的口音。
父母的口音对孩子就一点影响也没有吗?肯定会有一点,但是这一点可以小到忽略不计。孩子的语言成长是社会性的,还是用我们周围的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为例,孩子的口音不会和方言口音很重的父母们一样不准,可是也不会和电视里天天听到的播音员那样标准。孩子的普通话,慢慢会形成一种学校语言,在一个城市的学校范围内流行,同龄的同伴之间都会对最终口音和词汇选择起很大的影响,最终会是一个打着地域和时代烙印的社会化产物。就英语而言,孩子如果低龄到了英语国家,不论父母或国内的老师是怎么教的,他们的英语基本上可以摆脱口音。而留在国内,不管怎么努力,一些正常的口音痕迹还是会有的。而且既然提到国内的老师,就算专业的、哪怕是海归的英语老师,其外语水平也还是要带口音的,大家不过就是在五十步和百步之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质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汉语的普通话还是英语,本身就有很多口音,接触不同口音本身还是一件正常而且有益的事情。说白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学习,孩子的中式英语的口音,正是中国人学英语会正常形成的结果,不是简单地受父母的口音、或是老师的口音所制约的。所以外语的口音,过去不要去赖我们的英语老师,将来也不必去担心孩子会被自己所耽误。
这样分析下来,父母的英语口音不就实在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了吗?这就是我是一贯大张旗鼓地主张父母的英语好不好、特别是口音准不准,对于教孩子英语,根本没有多大影响的道理所在。
绘本、故事、游戏、童谣,那里面的一点点英语是很有限的,不算多也不算太难,按照现在中国父母的普遍教育水平,不难对付。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想要在他们的成长中加入一点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在这些日常的亲子英语中突出语言的交际性,直接使用英语。如果非要随时去顾忌自己的英语水平,老要去查字典、对音频什么的,就破坏了语言的交际性,还会给孩子一个英语难的心理暗示。亲子自然交流的力量得不到表现,还要割碎了语言去教去学,还真不如不教了。当然,如果父母自身的英语水平实在低到连绘本游戏这些随机内容里的交际性都不能有效处理的话,那孩子还能在英语上收获什么呢?这样的情况还非要自己去教的话,就是明摆着拿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在孩子身上去折腾,就成了蛮干了。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爸妈们了解到亲子英语的优势在于亲子之间的交际,这不但正好有效解决了中国体制内英语教育最致命的弱点,而且因为这样的交际带有亲情的力量在里面,威力十分强大。父母的口音和其他存在的问题对于孩子外语的负面影响,跟他们在亲子英语中能够带给孩子的带有感情纽带的交际相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及。我是真心地希望看完了这篇文章的爸妈们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注:本文作者获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硕士学位、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跟踪三名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中国学汉语的过程,并论证其过程与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