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松得开,合得住,周身整劲是功夫!

太极拳的整体劲是超强功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而“松的开合的住”对整体劲的形成有着绝对的密切关系!
一曰:松

有的拳论上讲:“得大松者得大道”,一语中说明“松”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谓放松,即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全身各个关节松开,肌肉全部放松。拳论上讲“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惟有松才有利于伸筋拔骨,有利于经络活泛气血畅通,有利于腹胸松静气腾然,有利于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可见不会“松”、不能“松”乃拳家大忌讳,“松”在太极拳的修炼中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对松的理解要辩证的加以认识,追求松但不是丢,也不是懈,而是能松“开”,一个“开”字其实意味深长,我们说胯要松的开、周身各部位的筋骨关节要松的开;“松开”可使周身筋骨做到伸筋拔骨、展筋舒骨直至柔若无骨,呈龙蛇之相;开可使心气下沉、气沉丹田,使劲能沉下去。松的开目的不是为了松塌塌,也不是松懈懈,而是建立在棚劲的基础上,松中有棚不丢不顶、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是和谐、才是中庸、才是太极;松开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各部位的协调和重新组合,充分调动人体的潜能,为超强爆发力一触即发奠定基础。
松的开是练整体劲的前提,通过放松尽可能减少对抗肌的用力,
但合的住是整体劲爆发的前奏,合的住才能发的透。
二曰:合
太极拳有内三合外三合之说,所谓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外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内三合,可见合的重要性。
“合”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劲整”,我们在行功走架的过程中始终要求一动全动,动中有序、上下相随、节节贯穿本身就是一种“合”;从而练就周身一家的高层次的“合”的整体性,达到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动下随、中间动而上下合,上下动而中部应。周身相合调动千钧之力凝于一点。
拳论中讲:“劲起于足,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这里的梢指的并非是四梢,而是各个出击点,因为太极拳要求周身上下各个部位都能够发力,若把各部整合为一体,集周身之力于一点发出,其爆发力自然不言而喻。太极拳讲究落地生根,要求脚下要稳,如果不稳,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身体尽量放松,下盘自然就稳,身稳劲才能实,这时脚下才更稳健,整体弹抖力才会更有效的发出,足下蹬地发力,拧腰扣裆,瞬间借地面的反弹力,向上传递,弹抖爆发,将力传输到发力点。 这里的各个部位的恰到好处的协调一致就是合,这种高度一致的“合”,才使整体劲爆发的淋漓尽致。
三曰:整
松的开与合的住相辅相成,不能分开来单独去讲,“只松不合”就谈不上摧枯拉朽的整体劲的产生;“不松想合”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协调一致达到真正有效的整体性。

太极拳完整一气的整体劲,就要明白松的开与合的住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不断的反复练习循序渐进,让“松开”使各部位得以最佳协调和重新组合,从而调动体内的潜能为整体劲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松的基础上使身体“合住” 形成周身一家的高层次的整体性,只要真正做到能松能合就会产生一触即发的整体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