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最大的谎言,瓦岗寨最大的讽刺

小时候听评书,经常为一件事抱屈,瓦岗寨那么多英雄,凭什么给李密当了皇帝。

隋唐演义跟三国演义都是根据历史改编的评书小说,但其真实性比三国差多了,虽然都有文学性夸张笔法,但三国好歹忠于事实,大差不差。

可隋唐演义就不一样了,那简直是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整个来了个大翻个。

咱就拿最熟悉的瓦岗英雄们来说,为什么李密当老大,因为其他人根本不配,李密就是擎天一柱,不仅如此,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等人美化得太过分,他们根本配不上那个义字,无论大义还是兄弟情义。

一、出身豪门

对于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来说,出身豪门其实不重要,但必须得说一说,因为人家真就是这个家庭情况。

南北朝末期,有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多重要?挽救了关陇集团。如果不是打胜了,我们就见不到日后的北周,乃至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统统不存在。

这场仗叫沙苑之战,对战双方是东魏高欢和西魏宇文泰。高欢有20万大军,而宇文泰只剩下万把人,西魏当时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生死关头。

结果当然是西魏击败了东魏,从此奠定了关陇集团称霸。宇文泰死后其子建北周,然后北周权臣杨坚建大隋,李渊再建大唐,而实际上杨坚李渊,都是西魏功勋故旧,也是关陇集团代表人物。

沙苑之战最大功臣叫李弼,这个李弼就是李密的曾祖父,他们家是一等一豪门。当时陇西李氏真不是老大,赵郡李氏才是。

李密他爹是隋朝上柱国兼蒲山郡公,因为早死,李密很早就世袭了爵位。可隋炀帝不喜欢李密,为啥?看着不喜欢。要说隋炀帝看人的确有一套,一眼就看出李密不是寻常人,所以李密没上几天班就丢了工作,回家闭门读书。

李密读得非常用功,过去常用三个成语形容读书用功:韦编三绝、牛角挂书、王冕偷光,牛角挂书就是说李密的。

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埋没的,隋炀帝不喜欢,有人喜欢,谁呢?太师杨素。顾忌到隋炀帝态度,杨素不敢起用,只是回家告诉了儿子杨玄感,说李密这个人有大才,你们都比不了。

杨玄感把老爹这番话牢牢记在心里,613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杨玄感准备谋反,第一件事就是把李密招过来,请他当军师。

杨玄感造反很快失败,李密给他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杨玄感偏偏选了个下策。

二、投机者翟让

杨玄感失败后,李密作为主谋,遭到全国通缉,先后躲了好几个地方,还是被抓获。押送去长安的路上,李密贿赂押送官员,每天请他们吃吃喝喝,趁夜连同几个人挖穿墙壁逃掉了。

这很有点像隋朝版《肖申克的救赎》,但跟本文关系不大,所以细节就不描述了。

李密逃出来后,不敢再去投奔亲戚,跑到平原参加一伙农民起义军。起义军领袖叫郝孝德,确实挺好笑的,人才来了也不会用,反而差点把李密饿死,李密眼看待不下去,恰好这时候翟让在瓦岗起义,李密就去了瓦岗。

这次李密学了精,隐瞒了身份,但还是被人认出来,没办法,名气实在太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

有时候,名气大也是坏事,于是一脸懵逼的李密成了阶下囚,从隋朝大牢逃进了瓦岗军的牢笼。

翟让为什么抓李密?很简单,他打算拿李密人头做个交换。评书说翟让多厉害多仁义,根本瞎扯,他打着旗号造反,却又抓了李密准备向朝廷领功,这叫仁义?翟让从一开始,就是彻头彻尾投机者。

李密最终没死,原因是大隋朝不鸟翟让,荥阳守将是大名鼎鼎的张须陀,张须陀根本没把翟让放眼里,指望朝廷钦犯换自个身家性命,不存在的。

另外一点是王伯当,王伯当去见了李密,认为他有大才,于是极力向翟让推荐。李密分析了形势,出谋划策,翟让将信将疑,按着他说的试了几次,果然马到成功,收服了几伙山贼,还攻下了金堤关。

三、不可思议

在李密之前,翟让只是一伙小势力,且被张须陀打的苦不堪言,摇摇欲坠,我们熟知的那个瓦岗寨,是李密一手打出来的。

多次立功之后,翟让终于信服,把李密放了出来,但大麻烦也来了。随着瓦岗名气扩大,吸引了张须陀注意,张须陀点齐兵马,亲自出征,准备一口气解决掉这个隐患。

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无感,熟悉隋末历史的朋友,看到张须陀这个名字,一定明白分量。张须陀是大隋首屈一指剿匪专家,专打农民军,号称战无不胜。

李密之前,翟让被他打成什么样?闻风远遁,连照面都不敢,要不为啥张须陀不鸟他呢,小样儿,就你还敢跟我谈条件?

听到张须陀来了,翟让第一个念头就是跑,但李密阻止了他,声称他有办法。

跑就意味把占领的地盘拱手让人,加上李密这么说,翟让只好硬着头皮接战。一开战,不出所料,翟让抱头鼠窜,李密悄悄带了一千人迂回到张须陀后方,突然杀出,不仅击溃了敌军,还砍了张须陀脑袋。

打个不恰当比方,就好像明军被清军打得丧胆之时,袁崇焕拍拍胸脯去了辽东,然后获得了宁远大捷。

可宁远大捷好歹是守城战,李密这可是野战,更不要说主帅翟让已经跑了,李密这边居然砍了张须陀脑袋。

人数劣势、士气劣势、装备劣势,没法理解,真就没法理解。

张须陀死后,大隋朝死一般沉寂,到今天还有人在说,张须陀之死,可以视为隋亡开端。

四、超级粮仓

这么厉害的张须陀为什么驻守荥阳?并不是重视翟让,而是因为这里有超级粮仓。

自打隋炀帝开通运河后,他就不停地从南方运粮,看过相关知识的朋友都知道,大隋朝在洛阳一带,修建了好几个超级粮仓。

粮仓有多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睹一下,我只说几个数字。

最大的一个叫兴洛仓,三千个粮窖,占地二十多平方里,储藏2400石粮食。

2400万石什么概念,《宋书》说一个军人一年需要吃24石粮食,也就是说,兴洛仓能供1000万大军吃一年。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粮仓,也因此大隋把最精锐的张须陀部放在了这里,而现在,这个张须陀死了。

张须陀一死,李密趁机轻松攻下了兴洛仓。

有了粮食就不缺人,李密宣布开仓放粮,任何人可以拎着任何家伙,来兴洛仓拿粮食。兴洛仓挤满了人,无数人来投,仅仅三个月,瓦岗军从不足一万急剧扩充至数十万。

如果论农民起义军发展最快的,瓦岗军当仁不让,这其中少不了隋炀帝的贡献,更少不了李密那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五、超级瓦岗

之后李密又接连打败了数次隋军进攻,但与击毙张须陀相比,没啥好说,因为无论从实力还是士气上说,这时瓦岗军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瓦岗影响力急剧扩大,很多大家熟知的人物,也是在这个时期加入了瓦岗,比如裴仁基、再比如秦琼程咬金。

差点饿死李密的那个郝孝德,也来投奔瓦岗,李密并不计较,没有难为他。

李密威望达到了顶峰,翟让自知不敌,退位让贤,于是李密祭天自称魏公。

李密没有称帝,只是一个魏国公,但实际情况是,李密完全具备称帝基础。瓦岗强到什么程度?天下所有诸侯表示归顺,除隋朝管辖地盘外,任何郡县都来奉表称臣。

李渊认他当盟主,窦建德孟海公等十几路诸侯建议他称帝。瓦岗部下也劝李密称帝,李密拒绝了,他觉得还不到时候,现在要一心一意打败隋朝,别的不着急。

演义说程咬金把皇位让给了李密,完全瞎扯,别说李密没称帝,就是称帝怎么也轮不到程咬金。程咬金当时身份是瓦岗内军四骠骑之一,也就是李密贴身保镖四个大头目之一,连将军都不是,他拿什么跟李密比?

六、杀翟让

杀翟让的确是李密的一个污点,也是迫不得已。

翟让把位置让给了李密,有自知之明。才能差太远了,翟让是个典型投机者,他只想升官发财,没有远大理想,跟李密混对他来说,并非不可接受。

也有形势所迫。李密威望如日中天,投奔瓦岗的很多人才,都是冲李密来的。比如房彦藻(房玄龄叔叔),再比如柴孝和,这帮读书人,根本看不上翟让这种泥腿子。

翟让名字起得好,让了,可有人不愿意让。人人都认为瓦岗称帝是早晚的事,翟让哥哥就说:“你不愿意当皇帝,你给我啊,为什么让给外人?”

这话不知道怎么传到李密耳朵去了,李密很担心,于是找机会把翟让骗过来,处死了翟让。

翟让确实死得有点冤,他什么都没做,因为他哥哥的一句话送了命。

李密为什么杀他?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瓦岗寨有两个寨主,就意味着部下必然分成两派。

有两派就有争端,肯定争权。不仅翟让哥哥这么说,翟让旧部王儒信也提议设立大冢宰,由翟让担任。

大冢宰是古官名,可以理解为太师加宰相,这是明摆着要分李密的权。

古来创业者最怕什么?革命尚未成功,大家先抢着分蛋糕。利益导致矛盾,矛盾导致分裂,这种事屡见不鲜,翟让也就是死了,李密要是不杀他,瓦岗早晚一分为二。

到时候恐怕指责李密没早点下手的人更多。

七、风云突变,白痴搅局

李密为什么失败,首当其冲是运气。

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勒死了隋炀帝杨广,李密在干嘛,他正忙着打洛阳。

当时中原一带,唯一不肯低头的是据守东都洛阳的王世充,本来李密打得顺风顺水,拿下了洛阳附城金墉城,兵据北邙山,一度攻进了洛阳东门上春门。

注:金墉是洛阳三堡之一,虽然叫城,其实功能就是堡垒,跟瓮城差不多。

咔嚓一声,杨广死了,洛阳的王公大臣推举越王杨侗为帝,即皇泰帝。

这么一来,性质完全就变了。杨广没死之前,洛阳是昏君地盘,打洛阳就是打昏君,现在昏君死了,杨侗一即位就喊我是好人,我们是一伙的,友军。

不仅如此,宇文化及这个神经病也来凑热闹,亲自率军北上,号称要收复两都(长安和洛阳)。

宇文化及肯定是敌人,敌人也要打洛阳,按照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逻辑,杨侗是敌还是友就成了问题。

杨侗很识趣,他给李密写信,表示如果李密把宇文化及灭了,替爷爷报仇(他是杨广之孙),他就把洛阳城让出来。

不管怎么说,想要拿下洛阳城,李密必须解决宇文化及,因为宇文化及那个疯子声称所有人都是敌人,意思是李密和杨侗一块打。

这种情况下,就没必要和杨侗死磕了,一不小心还会闹个腹背受敌。于是李密同意了杨侗提出的条件,调拨军队,转头对付宇文化及。

八、关键是运气

宇文化及远道而来,携带军粮不多,可李密手里有的是粮食。李密就写信说,愿为丞相效犬马之劳,大军所需粮草,我包办了。

宇文化及很开心,以为真是李密害怕了,于是下令扎营休息,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等着李密送粮。

就这么耗了几天,眼瞅宇文化及军粮即将吃完。如果军粮吃光,打都不用打,李密只需把馒头包子摆出去,“热腾腾的包子啊,过来随便吃。”

几嗓子下来,宇文化及十万大军,一天就能跑一半。

谁也没想到,节骨眼上,一个小兵坏了所有大事。

李密有个部下因为获罪,亡夜逃到了宇文化及那边,把秘密泄露了出去,宇文化及感觉受了愚弄,于是发动了殊死一搏。

宇文化及虽然不成器,但他麾下这十几万军队,却是大隋最后的精锐,因为这是当初跟随杨广驻扎江都的亲军。

这场仗从早打到了晚,瓦岗军虽然获胜,但也只是惨胜,付出了惨重代价,李密本人也受了伤。

九、仍然是运气

洛阳城也起了变化,王世充跟李密交手多次,互相杀了不少人,自知仇恨深重,即便投降也没有好果子吃。趁李密全力对付宇文化及,王世充发动政变,除掉了洛阳城内的李密同党,独揽大权,杨侗成了一个傀儡。

这边李密率着精疲力尽的部队退回兴洛仓修整,王世充突然发动夜袭,瓦岗军崩溃。

说来仍是运气。

王世充的夜袭行动,李密也有所警觉,但他打算将计就计,兴洛仓靠近洛河,等王世充军队渡河时,发动突袭。

也许是太累了,李密安排的侦查骑居然睡着了,醒过来的时候,王世充部队已经渡河完毕。

疲惫之师对精锐之师,加上留守兴洛仓的邴元真叛变,李密感觉大势已去,只得率残兵败将远赴关中,投靠李渊。

对李密的到来,李渊又喜又忧,喜的是可以通过李密,招揽大量瓦岗旧部。大唐凌烟阁开国24功臣里,李密部下就占了5个,而且是相当重要的5个,徐世绩(徐茂公)、张亮、魏征、秦琼、程咬金。

忧的则是控制不了,李密名气实在太大,不久前还是盟主,李渊反倒是他手下。

说到李密为什么要去投靠李渊,很简单,李密的家人,一直在长安。

李渊面上对李密很好,把表妹嫁给了李密,但处处提防,李密在长安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替李渊招揽了大量瓦岗旧部后,看到李渊仍然磨磨蹭蹭,就是不肯发兵帮他杀回洛阳,李密终于明白了。

于是,李密带着王伯当及数千旧部,再次出走,但来时容易,想走就没那么容易了。

李渊命令沿途唐军格杀勿论,李密在熊州陆浑(今河南陆浑县)中了盛彦师埋伏,全军覆没。李密被杀,年仅37岁,王伯当及数千部下无一投降。

事后徐茂公收拾了他的尸首下葬,数万瓦岗旧部赶来祭奠,不少人哭至唾血。

近年出土了李密墓志铭,撰写者是魏征(魏征也是李密旧部),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上面说,李密之所以出逃,是因为功高避祸,难以久居,话里有李密虽安心为唐臣,但架不住流言太多的意思。但孰是孰非,因为史料没有详载,也无从得知了。

但无论如何,李渊杀他的理由只有一个,害怕。

像李密这样的人,谁不害怕?你纵观李密历史,他的失败不是他做错了什么,他是真的运气不好,哪怕上天多给他一点点眷顾,他都不至于这样。

想想看,李密明明天资又高,能力又强,什么都算到了却偏偏总出意外,死了还要被造谣,《隋唐演义》将其描写为无能庸俗之小人。

像他这样遭遇的,历史上你给我找出第二个。

九、负义的瓦岗豪杰

隋唐演义的不实之处,不仅是把李密从正面变为了负面,从天才变成了蠢材,还把瓦岗一众忘恩负义之辈,描述成了义薄云天的英雄。

首当其冲当然是邴元真,他本是翟让旧部,没什么能耐,依靠翟让的关系坐上了高位。翟让死后,有人劝李密杀了邴元真,李密不听,反而对邴元真非常信任,言听计从,最后终于在大决战时,邴元真挟洛口仓投降王世充,导致瓦岗军彻底崩溃。

相信人有错吗?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密杀了翟让,是为稳定军心,他需要树立一个典型来表明自己不会追究。他选择了邴元真,只能说运气不好,你再相信别人,也难保对方不会出卖你。

就比如曹操对张邈,曹操喊张邈大哥,把家小托付给他,不够信任吗?可张邈还不是趁老曹出兵打徐州,拉上吕布端了老曹老窝。

当然,邴元真也没有好下场。李密死后,李密另一个旧部杜才干设计骗出邴元真,砍了他脑袋拿去李密坟前祭奠。

邴元真在演义里不出名,不说他了,说说单雄信。

真实的单雄信是个贪生怕死,忘恩负义之徒。他是翟让旧部,杀翟让当天,单雄信也在场,单雄信马上跪下来求饶,房玄藻很鄙视,建议李密杀掉他,说这种人没法重用。

李密不杀,理由仍是安定人心。后来与王世充决战时,单雄信军营被王世充围攻,李密派裴行俨(裴元庆原型)去救他,裴行俨中箭下马,身负重伤,单雄信却扭头投降了王世充。

为什么后来徐茂公等那么多人为单雄信求情,李世民却想都不想,一刀砍了他脑袋,门清,李世民可没有安定人心这个顾虑。

顺便说一句,元代和明早期戏曲里,单雄信都丑角,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明晚期的《隋唐演义》,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义薄云天单二哥,同时李密反而成了小人。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很怀疑隋唐演义作者,跟他家有亲戚。

最后说秦琼和程咬金,他俩也仅比单雄信略强。李密对他们有厚恩,秦琼是张须陀部下,杀过不少农民起义军,手上有不少血债,程咬金也不是响马,他只是山东的一个地方豪强。

而他们投奔瓦岗后,李密不计前嫌,委以重任,授他们为瓦岗内军骠骑,即李密亲军统领。

这是超乎寻常的待遇,因为程咬金是外人,秦琼更不用说,不久前还是仇人。

但他们都在瓦岗危机之时,转头叛变投降了王世充,后又投靠李唐。

吕布也不过先丁原后董卓,秦琼程咬金换主次数比他更多,吕布是三姓家奴,那他俩是什么?

当然,乱世中英雄择主而据,领导可以选部下,部下当然也能挑选领导,这无可厚非,但你别立牌坊行不行?

吕布可没说自己义薄云天,忠心不二。

瓦岗众豪能当得起义这个字的,只有王伯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