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初识中医之道(以医入道,道莫善焉;以道释医,医莫大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德经》的第一篇。

“道”原不可说,可老子偏偏要说,而且一说就是五千言。还在篇首特别点出,可以说出的道都不是道,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老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老子五千言,说的并不是道,而是通向“道”的“路”。大道唯一,而通向大道的路却有万千。所以老子可以说,而且可以大说而特说,五千言不够,五万言也不够,古今有多少智能之士,穷究《道德经》,著书立说。有的人穷其一生,终能得道之一二,而有的人终究只能是水中求月,镜中观花。

中医正如此“道”,不可说,能说的都不是真正的“医道”,可为什么还要说?

西医学生从大学毕业,实习一年半载之后,基本都可以独立开方治病。因为西医的“病”和“药”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血压高了吃降压药,血糖高了用降糖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了用抗生素,痛风降尿酸,风湿就消炎。

中医院校这些年也照搬西医的培养方法,培养了大批的中医医生,可有几位毕业之后,实习一年半载,就可以登堂入室,开堂坐诊的?

为什么中医不能像西医一样,一学就会?这可能就是“医道”和“医术”的区别。

中医有“天、地、人”三才的说法,比如有一个三才汤,由天冬、地黄、人参组成,就是寓意于此。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中医,需得先领悟自然之妙,方的一窥医道之妙。

如何领悟自然之妙?这就要从老子的“有”和“无”中着手了。无,为天地之始;有,乃万物之母。我们能够从一开始就达到“无”的境界,认识医道之本源吗?显然不能,所以先要从“有”中入手。

实际上,老子五千言,说的都是一个“有”字,“无”能说吗?“本来无一物”,如何去说?

那么中医的“有”到底是什么?如何从“有”而入“无”?

中医的“有”恐怕不仅仅是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中药方剂、望闻问切等等,更重要的还在于“自然之妙”。

“恒有,欲以观其徼”,只有对自然之妙有所感悟,才能一窥中医大道的边际(也就是中医之“无”)。中医看病,是把人和整个天地自然看成了一个整体。个人体质、所处环境、季候天气,乃至五运六气,无不对人和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则医案,用以加深理解,这则医案选自叶天士的《临床指南医案》。

以医入道,道莫善焉;以道释医,医莫大焉。

医者看病,先看气运,当年为风木司天,风木司天有什么特点?在这样的气运里,风木相对会旺一些,风木乃自然生长之气,虽然生长之气很旺,但风木妄长也就易受摧折。这样的气运应之于人,则为肝胆之气旺盛,肝胆以应春天,乃人身中的生发之气。生发需要什么?需要营养,营养从哪来?从脾胃中来,就如树木生长必须靠土地输送养料一样,这就是“自然之妙”。

万木疯长则土地枯竭,此为五行中的“木克土”之说。应之于人,肝胆气旺则容易乘袭脾胃,脾胃主人身的肌肉,脾胃被袭,肌肉萎靡,自然肢节如萎、头晕目眩。

如何治疗?也可先观“自然之妙”。树大召风、土地枯竭怎么办?自然是修木以减其势,培土以强其根。应于人身,苦酸以收肝胆之势,辛润以培脾胃之根。

桑叶、石斛、白芍、橘红辛润,脾为阴脏,以运为常,辛则能运;胃为阳腑,以通为补,润则能通。秦皮、决明、钩藤、蒺藜苦降,肝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微苦胆汁得降,微酸肝阳可收。

中医之“有”和“无”,原同出而异名,观其“有”而得其“无”,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同入万物生化之门。

以后《道德经》八十篇,将与中医和道家爱好者诸君共同学习。无奈本人平常临床诊务繁忙,更新较慢,事请谅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