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说“力争上游”
妄说“力争上游”
新一轮市志编修完成后,有幸参与城市工业企业发展变迁口述史的编纂工作。最近一段时间,约稿相继到案,沉寂的过往如同散落的碎片,开始一星一点地缀连起来,渐渐地勾勒出了当年岁月的一个轻浅轮廓。一些久违的词语,不经意间在文稿的字里行间出没、跳跃,唤醒早已尘封的记忆。
既然回眸过往,就应尊重历史,曾经就是曾经,走过就有屐痕。一些在城市工业发展演进过程中叱咤风云的当事者,在文稿中频频提到了当年曾经大张旗鼓进行的“总路线教育”。弹指一挥间,六十年过去,不要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甚了然,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也只是在年幼时有过那么一点模糊的记忆。然而,在那个年代,“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被并称为“三面红旗”,是满天挥舞、光焰万丈的。总路线全称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表述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人在草野,历来惶恐,无意评判煌煌然国之方针大略,只想就“力争上游”说点矫情。
很是迷惘,不知为什么国人会将“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奋发向上、鞭策向前的精神感召,甚至演化为一个成语,似乎争得了上游就风光无限,掉在了下游就落后不堪。连打个扑克,也有种“争上游”的玩法,凭籍抓牌运气和谋略手段,审时度势,以大压小,谁先脱手就谁胜。其实,“上游”或“下游”,不过是毫无褒贬意思的地理名称。大河向东流,起于西北高原,流往东南海域,乃地势使然,上游未必伟岸,下游也未必猥琐。两年前曾去青海,到过黄河上游贵德,有言道“天下黄河贵德清”,这一段的黄河,既没有惊涛骇浪的气势,也没有急流奔涌的恢宏,端的是水平如镜,秀美恬静,缓缓流淌若天池一泓,远不如入海口的波澜壮阔。再者说了,久居之江南,恰恰是江尾海头,标标准准的下游,长江三角洲大平原四季分明,钟灵毓秀,绿树繁花,鱼米之乡,富庶得很哩!怎么地就不堪不好了?
历史从来就是后人写的,所以难免夹杂一些后人的观感评价,当事者或许激情燃烧,旁观者则可以冷静考量。时至今日,人们开始醒悟到,当年“总路线”的制定,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热忱愿望,“多快好省”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多”是数量,“快”是速度,“好”是品质,“省”是效益,所以说当初的设计还是相对合理周全的。但在实际运作中,正由于有了“力争上游”并“鼓足干劲”这一前置性的引导,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多快好省”演变为以“快”为核心,把速度视为灵魂,凝心聚力,激浪迸溅,快马再加鞭,快刀斩乱麻,快功出绝活,畅快淋漓,一快不可收拾,浮躁的冲动得逞一时,将伟大战略构想的实施引上了歧途,欲速则不达,乱相不已。
这种以快为上的观念,不仅错乱了经济发展的节奏,还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当官只想要好的政绩,一切向GDP 看,数字见真章,语不惊人死不休,事不出彩心不甘;城市只想有好的排位,要上大的项目,要搞大的动作,要竖大的城标,不说登峰造极,至少别出心裁;企业只想要好的名声,不重基础,不练内功,做产品一哄而上,争市场七零八落;做人只想要好的发展,只求高学历,只谋挣大钱,只图上档次,总想着出人头地,可以财大气粗,一览众山小。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向所酿造的毒素,污染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导致了无序的争先恐后。人心浮动,世象纷乱,人们不再愿意安安静静地固守一方,不再愿意沉下心来做一些有益的屑微小事,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日渐式微,几百上千年甚至更久远岁月所创立构筑的道统根基开始动摇,一切唯大唯强唯高唯远,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昏说乱话自有市场。正所谓:江山代有高人出,各领风骚才几天!
以前在乡间时,老农常说:“萝卜快了不洗泥。”凡事有度,快和慢都是相对的,赛场竞技固然要勇争第一,但更多的时候,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专注一隅,才能真正得其精妙。就如制酒,数十年的陈酿,历经春秋,沉淀时光,会滤却燥火,归于平和,让人品尝到岁月的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