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背后的故事|被记录的,才叫生活
照片摄影2021年9月8日,成都。也就是昨天傍晚时分。
这一张不是昨天拍晚霞照片里最好的一张,但时间距离儿子发消息最近,所以就用这一张来记录——被记录的,才叫生活。
晚上七点过五分,儿子先是问了一句:“下班了没,爸?”其时,我刚忙完工作,正在楼上开始规整拍摄延时的设备,准备下班。就回复儿子:“刚刚忙完,正准备下班。”儿子就发起了视频聊天请求,我们父子视频片刻,由于信号不是很好,就转为语音,聊了一会家常。
儿子鲜有主动和我视频语言聊天。我就先问他是否有什么事情,儿子说没什么事,就是聊聊。人生有种喜悦,就是发现你暗恋的人恰好也在暗恋你。那一瞬间我就有这种类似的喜悦。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人的感情付出尤能体现“回应”在这里面的积极作用。一个演员在台上,台下是否有掌声,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在讲台上,下面的学生是否专心在听(哪怕只有一位学生),讲课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种回应在爱情里更加突出,这个,就不举例说明了。最近的审核不说也罢。
通话结束,我在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和亲朋分享自己的喜悦。一位关系很好,但不常联系的朋友,留言问我:放,儿子工作了吧?我回复她说,大四了,明年毕业。记得刚来成都不久时,写过一篇文字,说到称呼。我说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身边不论男女老少都叫我“放”,包括那些年纪比我家崽崽大不了几岁的小女娃、小男孩,也都卷着舌头喊出一声“放”。自然也有例外,两个女儿非正式场合叫我舒放大哥、假爸爸、老爸;正式场合就叫我舒放。天津老妈唤我“放放”,这是老妈特有的一个昵称。
这些年来,智慧、知识、学问丁点儿没长进,但年岁大了,一如江湖大侠管武功差劲,一把年纪没混出什么名堂的人叫“前辈”一样,这些年来“舒老师”被赋予了“前辈”的含义。除了几个贴心的老朋友之外(她们偶尔喊我舒放,我还甚不习惯呢),“放”这个称呼很少有人使用。猛然间看到故乡青海的老友如此昵称,由不得五十岁的老夫浑身充满力量感,就仿佛青春又回来了。
其实,青春是种感觉。大前天在活动现场,忙完已经是深夜零点时分。我们出校门时,有十来个今年的新生在校门充满憧憬地聊天,兴奋异常。其中有一个男孩子在滑滑板,其他孩子就在一个雕塑旁席地而坐。他们的气氛感染了我,不过那一时刻我所回想起来的,并不自己的学生时代。而是十年前,我已经四十岁时来刚来成都,深夜和友人在宽扎巷子宵夜,只觉蓉城的春风摇曳,比半老徐娘还丰腴。让人相信就在某条巷子深处,一定会有一个邂逅余生的开始。
好像有点跑题了?
大前年还是前年?毕业季。我也是在这所高校随手拍了几个身穿学士服的孩子,发朋友圈说:转身就是江湖,你们准备好了么,我的少侠们?那时候已然是准二宝(二宝在肚子里)辣妈的大女儿留言说,我觉得我现在都还没准备好……
所以青春也可以无关年龄吧,一种心态。
回想起种种,就像前年和几位老艺术家团聚时,其中那位年龄最轻,时年六十三岁的摄影家拍着我的侧肩对我说:“四十八岁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纪”;现在的我似乎也有资格说,四十岁,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龄。
父子之间、亲人之间是亲情。说到亲情就自然说到孝顺。最大的孝顺是什么,是不是就是陪伴?我并不这样认为。记得一位非常著名的堪布,与老母亲近乎诀别的一次相聚中,母亲心怀喜悦地说应该是要往生净土了。老人家是位觉姆,对自己的归宿深信不疑,这自然是信仰的力量。我们从中能够感悟的,最大的孝顺应该是让父母对势必来临的终点不感到恐惧。
反过来说,对孩子最深厚的爱,是什么?
有点奇怪,写这段文字的此刻脑海里总是闪过影片《返老还童》(又名《本杰明·巴顿的奇迹》)的片段。那个从未去过新奥尔良,仿佛有种召唤。
以上是昨天和孩子视频语音聊天的一些感慨,是为记。本来早上就开写,结果一忙再忙三忙四忙,就到现在了。下面的这段话算是今日同步发布的视频说明,由于视频的文字说明有字数限制,就在这里多说几句。
良人不是指优秀的人,而是古时候情侣之间,女孩子对男孩子的专用名称。后来也可以用来互称。但怎么着也没有滥觞到“优秀的人、好人”的程度。不过时代发展到现在,并不是某个人,而是一如《三体》里面,活生生逼着程心当执剑人的所有人改变了很多词语的属性。那良人就算作是优秀的人吧。
那所有我喜欢的女孩子、所有喜欢我的女孩子,相互都喜欢的,我就发晚霞照给你们。又忘了晚霞照片是什么意思吗?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照片背后
是为思念
………………………………………………………………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我
本人近年作品集
所以,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