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西晋(1)
中国历史概述
第十六部分 西晋(1)
西晋是个短暂的王朝。也许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天下统一后,西晋不能够长期安定下去,而是迅速爆发了内战和农民起义,波及北方各民族,最后使北方陷入长期的混乱局面呢?这一问题主要分为内外两个原因,我们这一期要介绍的是西晋王朝自身的问题,下一期介绍当时各民族的情况。
① 西晋户调式
西晋统一以后,全国局面暂时安定下来,百姓逐渐安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屯田制就不再适用了,屯田官被废罢,屯田客一部分成为郡县管理的国家佃客,一部分成为地主豪强的佃客,还有一部分成为自耕农。军人屯田的制度则仍然保留。
在新的情况下,西晋采取了新的土地制度。太康元年(280年),西晋颁行户调式,分为占田制、户调制、品官占田荫客制三个方面。
一、占田制。占田是对农民拥有土地数量的假设,男子可占田七十亩,女子可占田三十亩。课田是农民应负田租的土地数量,丁男课田五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丁女二十亩。其中,男女年十六至六十岁为正丁;十三至十五、六十一至六十五岁为次丁;十二岁以下、六十六岁以上为老小,不纳租。
二、户调制。丁男户每年调绢三匹,绵三斤,次丁男及丁女户折半。实际征收租调时,官员预先按照贫富将纳租调户分成九等,按等定数,称为“九品混通”,沿用至南北朝。
这两项制度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农民的控制,防止其流亡,以利于西晋王朝的剥削。然而实际上西晋豪强势力仍很强大,因此朝廷根本无法长期控制农民。
三、品官占田荫客制。官僚可以凭品级占有土地,一品可占五十顷,随后每降一品减五顷,至最低九品占十顷。一至六品可占有衣食客三人,七、八品可占有衣食客二人,九品可占有衣食客一人。一、二品可占有佃客十五户(《晋书·食货志》作五十户,应为十五户),三品可占有十户,四品可占有七户,五品可占有五户,六品可占有三户,七品可占有二户,八、九品可占有一户。
这一制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官员拥有剥削特权,另一方面是为了限制官僚私人势力不至过大。然而,真正的大官僚奴客众多,占地绝不在少数,这也是西晋王朝无法限制的。
1982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晋时期全图
② 种种乱象
很有意思,我们在介绍西晋的开头部分时就没有发现好兆头。从西晋建立一开始,这个王朝似乎就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息。一切都要从西晋皇帝的家族——河内温县司马一族说起。司马一族,早在东汉末期就已经名声在外。最著名的就是司马懿(179-251),早年被曹操任用,后来魏文帝、明帝都委以重任,直至晚年最终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此后的十几年里,尽管有很多人反抗司马氏,但都失败了。所以在西晋建立前,司马氏已经长期养尊处优,比之当年曹操创业时推行节俭相差太多,所以西晋建立不久已经腐败了。
统一天下后,西晋贵族更是无所忌惮,竞相攀比,横征暴敛,贪婪至极。举个例子,王恺与石崇斗富,王恺用紫丝布作步障长四十里,石崇用锦作步障长五十里。晋武帝也帮助王恺,赐给他二尺高的珊瑚树,王恺拿来给石崇炫耀,哪知石崇用铁如意随手击碎,命仆人拿来自己所藏高三四尺的珊瑚树六七株。而这个石崇,竟然靠抢劫发家,这都是骇人听闻的事情。
当时有见识的人物,已经感觉到西晋王朝的重重危机。晋武帝曾问司隶校尉刘毅,朕像汉代哪个皇帝?刘毅答道,桓、灵。武帝问他为什么是这样,他回答说,桓灵时卖官,钱入国库,现在卖官,钱入私囊。仍有很多官僚沉迷于玄学清谈中,对西晋王朝的危机视而不见。
西晋吸取曹魏宗室疏远而灭亡的教训,派宗室诸王分镇各要地,这又是极其危险的举动。这些藩王势力一强,如果看到朝廷有机可乘,必然会挑起内战,后来的“八王之乱”就是这样爆发的。
③ 八王之乱
晋武帝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何不食肉糜?”),本来无法即位,但晋武帝青睐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音 玉),认为皇孙日后大有前途,因此还是以司马衷为皇储。晋武帝以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晋武帝的元配妻子杨皇后早逝,其堂妹杨氏继为新后。晋武帝死后,太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太后杨氏和其父杨骏形成一派,企图操纵朝政。贾后也不甘示弱,于永平元年(291年)指使楚王司马玮杀了杨骏,又废黜杨太后,命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辅政。不久,贾后、楚王玮又与淮南王亮、卫瓘产生了矛盾,贾后便指使楚王玮杀淮南王亮、卫瓘,后又称楚王玮矫诏专杀,将其处死。贾后开始把持朝政。
元康六年(296年),赵王司马伦入朝,逐渐掌握朝政。元康九年(299年),本非太子生母的贾后与太子司马遹关系恶化,将太子废黜。永康元年(300年),贾后又派人杀死废太子。司马伦趁机起兵,以太子被废为借口,废贾后,控制了朝廷 ,次年更是直接废晋惠帝自立。不久,齐王司马冏联络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乂等人起兵讨伐赵王,赵王伦被杀,惠帝复位。然而这引起了更大的纷争。齐王冏入朝后,加大司马,加九锡,也做起了皇帝美梦。河间王颙、长沙王(原常山王)乂于永宁二年(302年)起兵,杀齐王冏。长沙王乂又掌握朝政,这使得河间王颙十分不满。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颙、成都王颍又联合讨伐长沙王乂,次年春杀长沙王乂。成都王颍尊为皇太弟,仍驻邺城。永安元年(304年)七月,东海王司马越不满成都王颍专权,挟持惠帝北征邺城,在荡阴(治今河南汤阴县西南)大败,惠帝被成都王俘虏。同年秋,东海王司马越弟东嬴公司马腾、王浚等人勾结乌桓进攻邺城,成都王颍部下逃散,司马颖被迫与惠帝回到洛阳。洛阳此时正被河间王颙部将张方所控制,司马颖被废。到光熙元年(306年),河间王司马颙大势已去,东海王司马越最后得以入朝专政,先后杀成都王颍与河间王颙,并毒死惠帝,另立惠帝弟司马炽,史称晋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