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神性——《道德经》感悟(30)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
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译文:
想以私心强为的方式夺取天下,我认为不会达到目的。
天下百姓是神圣的,不可强取豪夺。
强取强为,只能失败。
一切事物有的前行,有的跟随;有的轻嘘,有的猛吹;
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成功,有的毁灭。
所以,圣人要去掉极端,奢靡和过度的做法。
这一章文字不多,译文也容易理解,正文里就不再一一解读。重点想说说我个人的感悟。
《道德经》到今天已经解读到第二十九章了,老子反反复复的运用对比事物,比如:有无,动静,长短、高下,曲直,多少,雌雄,黑白,荣辱,等等;这一章里又用了:进退,呼吸,强弱,成败。除了要告诉我们事物有一体两面,要全面看问题,不可只看一面之外,还要说明什么呢?
他老人家在这一章里最后一句明确了:“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要去掉极端,奢靡和过度的做法。也就是要适可而止,不能走极端,要保持中道。
其实,不仅圣人应如此,我们普通人从小到大,也是被这样教导的:遇到事儿,不要偏激,不要过分,不要走极端。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庸之道——凡事要懂得守中,平衡,行事要恰到好处。
道理虽然清楚,可为什么我们还是常常做不到呢?
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处事方式一直比较直硬,甚至有些激进,因此吃了很多苦头,很多事情也没能圆满。
常常反思,如何才能改善自己强硬的行为处事方式呢?当然,我也并不想成为一个圆滑、摇摆或者献媚的人。但这其中的度如何把握?确是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我。
直到跟随老师练习瑜伽和研读《道德经》以来,我才略有感悟,总结如下:
- 如何能做到恰到好处的关键在于觉知,“觉知” 一词听起来虚无缥缈,却是真实可为。比如与朋友一起喝酒,常常会因为兴奋愉悦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很难做到适可而止。但如果我们有觉知的能力,就会告诉自己:差不多该停下了,酒到微醺刚刚好。
- 如何能有这种觉知觉悟的能力呢?老子告诉我们一个办法:“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通过虚静的修炼,让意识回归自我的根本“复归其根”(第十六章)静能生定,定能生慧,这样就很难会被外境牵着走了。
- 那如何能真正静下来呢?瑜伽是很好的修炼方式,画画、写作、读书、弹琴、爬山,甚至包括全情投入的工作,如集中注意力的手术,等等,凡是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达到忘我的程度,就能培养我们内心的秩序和安宁的状态。
最近在看一本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一书,这本书让我喜欢到,给身边多位朋友购买并邮寄到家。
我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道德经》关于培养虚静之气的实践指南,虽然两本书毫无关联,但也许作者读过或了解过《道德经》,因为米哈里对中国文化很熟悉,书中还引用了“庖丁解牛”的故事作为例证。
作者米哈里和老子一样都很喜欢水流的比喻,所谓“心流” 是指人在最佳最合适的意识状态时,就像一条河流,浩浩荡荡,井然有序,势不可挡,但又能为你所欲。不会喷涌而出,也不会四处散落,米哈里总结为最优体验也就是我们的幸福体验。
这种最优体验(幸福体验)产生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我喜欢画画,最开心的时候是画画的过程中,至于画画的结果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
道家思想其实也正是这样的主张,凡事要按规律行事,相信万物皆有神性,顺势而为,自然流淌,不要强行,如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我们需要修炼的就是如何疏导的功夫,既不能强堵,也不能放纵。恰到好处,才能最优。
如果我们觉得《道德经》过于形而上,很多词句也难以理解,我们不妨从某一件能让我们专注并静心的事情开始,通过培养、凝聚自己注意力的同时,提高自己觉知觉悟的能力,不断的“去甚,去奢,去泰”(去掉极端,奢靡和过度),恪守中道,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