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之十二)‖魂之所依

2018年10月11日,我在云浮东站登上了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开启了我重访母校的旅程。行程结束后,我撰写了14篇随笔散文,并以《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为名,结集出版。如今时间过去差不多两年了,每当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让我激动不已。母校之恋,同窗之情,此生无法忘怀!

十二魂之所依

 

文学院前留影(左起:李光满、

鲁恩宏、山人、刘平治、唐承通)

在我家的园子里,种有一株桂花,那是我2006年1月进宅时栽种的。

  这当然有广东人以“桂”谐“贵”,取其吉祥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寄托我对母校桂子山的思念。

  10月17日,从桂子山回来的第二天,正是重阳节,本想登高望远,但天下起了潇潇的秋雨。我在家里的园子徘徊,面对这棵桂树,如见母校桂子山的桂子,离愁别绪再次涌上心头,于是赋诗一首抒怀:

登高欲望远,无奈雨潇潇。

荆粤半天达,感思千缕飘。

愁多泪易下,园小桂勤浇。

莫笑痴情我,人生诗意饶。

  15日晚在武汉东湖畔的妙语悠香餐厅,李光满对我说:“很少有人像你对母校的感情这样深,这样真的。”李光满说的不一定符合事实,但我对母校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改变。这次重访母校,我选择住在桂子山的桂苑,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亲密地依偎在母校的怀抱里。

  10月11日晚,是我入住桂苑的第一晚,由于喝了酒,也由于激动,我无法像36年前在桂子山那样早早进入梦乡,一夜几近失眠。12日清晨,当桂子山的晨露迎来了秋日的晨曦时,我就迫不及待地走出桂苑,扑向晨曦中的校园,拥抱桂子山美丽的早晨。

  

文化公书林(老图书馆)

从桂苑出来向右,然后左转,没多远,就进入了如今称之为桂中路的校道。路边的梧桐非常挺拔,桂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才早晨六点多,路上几乎没有车,行人也极少。这里是桂子山的东区,我们离校的时候,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没走几步,我就看到了右面的计算机学院和信息化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是我们离校后才成立的,它附近当年是一片松树林。记得大二时,我每天早上都会到松树林附近读孟浩然、王维的诗。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性格使之然,诗中的“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让我觉得最为摄人心魄。我当时以这片松树林为基础,调动自己的想象,综合乡下的高山、电影中的寺院和老僧,一点一点地进入到这几句诗所写的意境:山林中一座颓败的佛寺,四五个老和尚无拘无束地坐在寺院前的松树和柏树下。早晨,林子还没有迎来曙光,他们就开始用梵音念诵佛经,经声喃喃,宛如天簌,在远离尘世的深山老林中回荡……入夜,他们静坐参禅,万物入定,山间更加寂寂……

  从出版社往前走,左边是7层高的6号教学楼,那是我们毕业离校前不久建好的。然后是物理系教学楼(如今改作行政楼了)。由此向西,就是我当年学习、生活的区域,我最熟悉不过的地方。

  当年的图书馆外墙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原来的苏式风格已淡去,增加了明显的中式元素,“图书馆”三个集毛泽东同志手迹的红色大字,被“文华公书林”五个金色行书大字所取代。我不知道文华公书林的含义,后来查阅手机百度,才知道这是文华书院留给母校的一笔重要文化遗产。

  

露天电影场(来自网络)

据介绍,1900年,文华书院聘请美国人玛丽・伊丽莎白·伍德(韦棣华)讲授英语,她发现文华书院图书资料贫乏,于是在校园的“八角亭”小屋陈列自己收集的外文书籍、报刊,供学生们阅览。1903年,藏书小屋扩大到两大间,取名为Boone College Library(文华书院藏书室)。韦棣华在致力于文华书院藏书室建设的同时,发现“在全中国没有一所可以正确地称为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于是产生发展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念头。1908年,韦棣华用在美国所得捐款在文华书院附近购得一块叫龚家花园的地皮,随即请汉口著名建筑师德希思先生设计建筑图纸,开工建设她的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于1910年春正式建成,取名公书林,即“公之于众而非为文华独有”之意。这标志着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诞生。

  我们当年上学的图书馆建于1961年,共三层,面积9000平方米。新的图书馆建成于2010年10月, 2011年6月16日正式开放,总建筑面积约30357平方米,建有地上9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约40米,可同时容纳5000人学习阅览。新图书馆和老图书馆之间由一条地下文化长廊连通,馆舍总面积达39357平方米。把新图书馆称为图书馆,老图书馆称为文华公书林,既可以较好地与时代接轨,又可以较好地保护学校的传统文化,确实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办法。

  从文华公书林往前,就是2号教学楼。1、2号教学楼是华中师范大学最漂亮的仿古建筑,建成于1956年,2013年被列为武汉市一级保护历史建筑。1号教学楼现为历史文化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教学楼,2号楼是文学院办公教学楼。1号楼、2号楼和西区6栋老宿舍都是由中南设计院第二室的主任工程师王秉忱和设计师何浣芬设计,而非坊间所说的由梁思成设计。

  当我来到2号楼文学院时,我的心突然激动了起来,哦!那不是我心中的文化殿堂吗?这是一座矗立在我灵魂深处的建筑,青砖绿瓦,飞檐斗拱,主楼屋顶与两翼屋顶错落有致,极具飞动之美,而后面副楼的歇山屋顶,四角轻盈翘起,更是玲珑别致。整幢教学楼簇拥着参天的香樟树,真的太有历史感了。看着这幢富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楼宇、新漆过的红色柱子、门头牌匾上“文学院”三个绿色颜体大字,我的眼眶湿润了。是的,在我的人生中,还有哪一座建筑对我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呢?我的生命在这里实现了裂变,我的人生在这里获得了涅槃,我的灵魂在这里得到了洗礼,我的青春在这里书写了壮丽,我的梦想在这里扬起了风帆,我的思念在这里永远地飘荡……

  1、2号楼与3号楼以品字形方式排列,中间形成了一个大大的花园。这个大花园,是当年晨读的好地方。花园里的假山鱼池还是36年前那个样子,不同的是假山上多了很多青苔和一些其他植物。3号楼是我们当年上课最多的地方。但如今的3号楼已经不是当年的3号楼了,新修的3号楼,正门是外国语学院,后门则悬挂着“湖北省普通话培训中心”的铭牌。我走上正门前的台阶,对着这幢既熟悉又陌生的大楼拍照,一位从食堂吃完早餐回教室的女生,穿着红色上衣、牛仔裤,苗苗条条的,对着回头看的我微微一笑。此时、此地、此景,我觉得她是我见过的女孩子中最美的一位,最阳光的一位,竟令我整个上午陶醉不已,久久不能忘怀。我想,这大概就是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中说的“多情总被无情恼”吧。

  花园对面是西区学生宿舍楼,参天的香樟树,树干比36年前更粗大了,叶子更浓密了。宿舍楼一共6栋,建成于1956年,与1、2号办公教学楼外观、风格相近,唯一一个较大的区别是宿舍楼又直又小的屋顶。1955年至1956年,建筑界掀起了对梁思成建筑思想的批判,矛头直指“大屋顶”,认为这是一种资源上的极大浪费。在这种历史形势下,尚未封顶的这6栋宿舍楼,只得放弃了用绿瓦盖顶的计划,采取了角度僵直的小屋顶盖法。但作为首个入选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大学生宿舍,而且是建国后武汉地区最早修建的大学生宿舍,其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都具有相当的艺术特色和科研价值。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女大学生宿舍》,其中的部分场景便是在这6栋宿舍楼中拍摄的。2003年,在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对这6栋宿舍进行了整修,不仅保留了原来的风貌,而且使内部功能与时代接轨。

  

我们住过的学生宿舍(来自网络)

我们78级中文系先后在4栋和5栋住过,我们班则先后在4栋1楼和5栋3楼住过。5栋如今为女生宿舍,才早晨7时多,我自然不敢靠近。

  由西区学生宿舍往前,是当年都是1层的1、2、3食堂,它们与1、2号办公教学楼和6栋学生宿舍楼是配套的,建筑风格与6栋学生宿舍完全一样。如今这3个食堂都已拆掉,改建成3层的桂香园,其建筑风格,与6栋老宿舍与1、2号楼,算是和而不同吧。

  从京山、麻城、阳新回来,10月14、15日晚,我再次下榻桂苑。14日晚,秋雨绵绵,我打着雨伞,独自一人在校园里走。从文华公书林前面的恽代英广场,走向我们当年唯一消遣的地方,也是后来“爱在华师”的重要地方——露天电影场。但乌灯黑火,并没有“爱在华师”的人物出现和事件发生……

  次日天晴,早上6时起床,我再次在校园漫步。在文华公书林后面附近的小山包上,在露天电影场中,我看见到处都是晨读的学生。7时多,唐承通从家里赶来,与我一同漫步校园,寻找当年的足迹。这天早晨,除了南湖校区,我几乎把母校走了个遍,但遗憾的是,我们竟然没有找到黎元洪的墓。

  8时多,李光满、刘平治来到宾馆。李光满给我带了他公开出版的系列作品集。没多久,鲁恩宏也到了桂子山。按照计划,我们上午一同参观学校的博物馆。

  参观完博物馆,大家陪同我一起来到文学院拍照,给我们拍照的是一位文学院三年级的男生,他刚好从这里经过。看着这位比我们低37届的师弟,我想起当年上学的我,那是人生中一个多么幸福的年代!来到西区第五幢学生宿舍,我们也拍了合照,我们对给我们拍照的师弟说:你毕业36年后,也会像我们一样,回母校寻找当年的足迹的。

  中午,我们选在学校的一个食堂吃午饭。饭后,李光满、刘平治同学回家去了。唐承通带着我和鲁恩宏,继续参观南湖校区。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母校都很美,高低错落的地形,宽阔的花园,大片的绿地,茂盛的树木,幽静的校道,更有古朴的建筑与现代风格的建筑和谐结合,共同构筑起桂子山美丽的风景线!

如果说母校像一首诗,那么,这次重访母校,我是深深地进入到诗中的意境里去了,并咀嚼出我36年前没能咀嚼出的诗味。

  是的,母校是一首诗,更是我的魂之所依!

  在《重回桂子山》一诗中,我表达了对母校的无限热爱之情:

文学院(来自网络)

1978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弹指已越四十载。今秋重访母校于桂子山,与诸同学相聚。赏文学院琉璃老瓦,听南湖畔弦歌新韵;拥秋山桂子,抒学子情怀;如痴如醉,且舞且歌。真乃人生之幸事也。因赋诗记之。

几抹琉璃绿,南湖水润清。

桂香添醉意,幽径拾秋声。

文学先秦始,人生晚岁晴。

山中略得道,风雨一舟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