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相争 子孙遭罪(下) ——曹丕、曹植二人夺嫡的恶果
本文稍微有点长,不好意思,耽误各位时间。
(紧接上期)
太子是立国之本,事关江山永固,曹操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两个儿子在明争暗斗,曹操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艰难的选择。
他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一、自己的观察判断,这是最重要的;二、秘密征求文武重臣的意见,看谁的拥护者多,便于将来的稳定过度;三、听取家人的看法。外臣对王家私事知之甚少,而处理私事时的是非标准、方式方法,更能体现当事人的价值观和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特征,这些只有家人才知道。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现过许多情况,难以详述,只从每一方面选一个例子来说明。
其实曹操一直犹疑不决,理智上应该选曹丕,可是他太喜欢曹植,情感上总是偏向曹植。
这个也正常,皇帝和太子几乎是生来的敌人,皇帝一想到这个人将来要接替自己,就会想到死亡,就会觉得别扭。还要提防着这个人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在自己生前谋逆造反。
太子也不好当。既不能表现得过于强势,引起皇帝的猜疑,又不能表现得过于无能,让皇帝看不起,担心所传非人,江山后世难保。遇到一个长寿的皇帝,做太子的长期处于那种尴尬的条件下,不疯才怪。比如康熙的太子胤礽。
除了观察曹丕、曹植在日常军政事务中的表现外,曹操还特意出难题来考验曹丕、曹植。有一次,曹操让他们分别从邺城不同的城门出城,同时下令守城门的士兵不准他们出城,看他们怎么应对。
曹丕出城遇到守门士兵的阻拦就回去了。杨修则告诉曹植,如果守门士兵阻止你出城的话,你以身受王命之名杀了他们。曹植果然就杀了守门士兵而出(这件事情后来成了杨修勾结诸侯的罪状之一)。
从完成任务的角度出发,杨修的指教是正确的,为了完成王命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其实守城士兵也可以服从王命为名杀了曹植,但他们不敢。曹操的指令本来就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就看双方谁更有勇气。
曹操当上魏王后,就发密函给一些重臣,秘密征求有关立储的问题。之所以秘密征求,就是不想把此事公开化,引起朝局动荡。
主君秘密征求,臣下就应该秘密回应。桓阶、毛玠等人都是密函回复。老奸巨猾的贾诩做得更绝,在曹操秘密征求这件事情时,他不说话。曹操急了,再次追问,他才如梦初醒般地说了句:“哎呀,不好意思,刚才我在想袁绍、刘表的事情,没听见您说的什么”。
袁绍、刘表都是因为喜欢小儿子而剥夺了大儿子的继承权,即所谓的“因爱立嫡”,酿下祸端,导致灭亡。贾诩是以这二人的错误行为来暗示曹操不要因爱立曹植,要循礼立曹丕。
偏偏遇到个崔琰把这个事情公开化了,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崔琰出身于古代第一大姓的清河崔氏家族,曹操平定冀州后,为拉拢清河崔氏,特地任命崔琰为别驾从事,让其担任曹丕的老师,并为曹植娶崔琰哥哥的女儿为妻。
曹操密函征求崔琰的意见,崔琰却在朝堂上公开回答,说:“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上五官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
崔琰是个直臣,长于谋国,短于谋身。之所以公开说出来,应该有以下原因:一、他确实是这样想的,直言不讳;二、他是曹丕的老师,曹丕胜出,他就成了帝王之师。这是历代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历代太傅、少傅偏私拥立自己的学生为帝之事,数不胜数。如清道光皇帝做皇子时与其他皇子夺嫡,背后主谋就是各自的老师)。三、他与曹植有姻亲关系,他的侄女是曹植的妻子,因违反不能穿绫罗绸缎的禁令被曹操所杀,担心被视为支持曹植的一方。
此时曹操还在立曹丕还是立曹植之间犹豫,崔琰的公开回答暴露了曹操立嫡的机密,使曹操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引起朝政波动。因事涉王家秘密和政权的延续稳定,曹操只能杀崔琰以禁绝世人公开议论建储之口。
而最终促成曹操杀崔琰的人,正是曹植团队的丁仪。
在争取家人支持方面,曹丕比曹植做得要好。曹丕想方设法地讨好曹操喜欢的妃嫔,让她们在曹操面前替自己美言。赵王曹幹的养母王夫人在此事中帮了曹丕不少的忙。曹丕的夫人郭氏也在曹丕夺嫡中出了不少力。曹植似乎忽略了这个方面,只是努力地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的文采,博取曹操的好感和信赖。
216年四月,曹操登上魏王王位。按常规,应该立刻立王后、太子,可是曹操只是立了卞夫人为王后,却没有立太子,表明他仍然在犹豫,仍然不知道该选谁好。
最迟在司马门事件前,曹丕、曹植双方基本上打了个平手。曹丕因为是嫡长子,在群臣眼中具有合法继承权,因此得到大多数文武大臣的支持。这是曹丕的天然优势。
但上期说过,决定继承人的最终决定权在先王也就是曹操手里,而二人在曹操的眼中各有所长,不相伯仲,这也是曹操一直犹疑不决的原因。
司马门事件断送了曹植的夺嫡梦。217年春,曹操征孙权,留曹植守卫邺城。古代惯例,皇帝出征,太子监国,这个安排说明曹植在曹操心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年曹植23岁,曹操临行前,专门和曹植谈话,用自己23岁担任顿丘县令(今河南清丰县)的经历来嘱咐和鼓励曹植要有所作为。
曹植有个陋习(文人总是有陋习的),喝起酒来就没有节制。曹操走后,也许曹植又喝高了,也许是得意忘形了,居然穿过王宫中驰道开司马门(王宫每个宫门都有一个专职司马负责守卫,故称司马门)而出,一直奔驰到金(明)门。
邺城有七座城门,西门叫金明门,那么曹植就是开的王宫西边的司马门而出。驰道、司马门都是曹操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使用都违反规制,有僭越之嫌。
曹操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在位帝王最担心和害怕的就是权威受到了挑战,特别是来自继承人的挑战(前面说过皇帝和太子的奇特关系)。曹植如此胆大妄为,立即引起曹操的警惕,连出两招稳固王位。
第一招,杀了掌管司马门警卫和接待工作的公车令。这是立威,防止以后再有司马开门让王子出行。
第二招,加重对其他王子的管理。曹植敢这样做,其他儿子是不是也敢这么做呢?曹操自己也承认,自从发生这件事情后,再也不相信儿子们了。
曹植咎由自取,失去曹操的信任。曹操在事后说:“我原来以为曹植是儿子中最能够成大事的,但这件事情却让我对他另眼相看。”
曹植失宠,曹操立嫡的天平向曹丕倾斜。217年十月,在担任魏王一年半后,曹操才终于确定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取得夺嫡之争胜利后,大为兴奋,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抱着侍中辛毗的脖子说:“您知道我有多高兴吗?”辛毗回去把这事讲给女儿辛宪英听,辛宪英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代君王行事不能不怀有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也不能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惧之时表现得如此喜悦,怎么能长久!魏国岂非不能昌盛?”
前面聊高平陵事变时曾提到过辛宪英是个奇女子,此言不虚。
一旦确定了继承人,曹操就毫不犹疑毫不手软地着手削弱和铲除曹植的力量,以免曹植将来仍有力量和曹丕相争。杨修很不幸成为第一个被清除的人。
其实丁仪兄弟才是曹植夺嫡的主力,杨修更多的时候是被迫而为。但丁仪兄弟能力有限,没有家世背景,对曹操、曹丕都没有太大的威胁。
杨修不一样,第一,他是袁术的外孙,朝中袁氏故吏还有很多,其父杨彪也还有影响力。第二,杨修家世背景很强,四世三公。更特别的是杨氏的四世三公全为一个职务,都是主管国防军事的太尉,在军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最后一个原因,杨彪父子与曹操不同心,并不忠诚于曹操。
这样一个人留在曹植身边,曹操百年之后,曹丕能否顺利继位还真是个问题。因此,曹操必杀杨修。219年,曹操以多次泄露机密,私自交结诸侯为名将杨修杀害。
曹操杀杨修,并不是像通常所说的嫉恨杨修的文才。常举的那些例子,门中写活为阔、一盒酥为一人一口酥、鸡肋口令意为要撤军、“绝妙好辤(辞)”等等,不过是些猜字拆字的雕虫小技,曹操断不会因此而小肚鸡肠地去杀人。
曹操一直和杨氏家族有些过节,主要是因袁术而起。群雄争霸期间,袁术与杨彪联姻,杨彪一直暗中帮助袁术。献帝回洛阳时,杨彪就想让袁术来接,因各种因素被曹操挟持了。
曹操以兖州刺史身份入洛阳时,进宫参加朝会。一上殿,杨彪就按捺不住满腔愤怒以至形诸于色,曹操发现后,害怕杨彪当庭对自己不利,赶紧借口拉肚子上厕所,跑回军营。
曹操最初还曾听从袁绍的指令,将杨彪下狱,准备以“大逆”之罪杀之。幸得满宠的苦肉计和孔融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曹操没及时杀杨彪是有私心,害怕担上杀贤害能的名声,使贤能之人不愿或不敢来投奔自己)
曹操杀杨修的行为一直得不到杨氏家族的原谅。曹操杀杨修后给杨彪写信表示安慰并送去很多礼物,信中指责杨修“恃豪父之势,每不与我同怀。”豪父就是指杨彪。
杨彪并不领情,回信中表面上承认杨修是咎由自取,但仍然表明自己喜欢杨修,看见曹操赏赐的这些东西更加深了思念儿子之情。
卞王后也给杨修母亲袁氏写信慰问,也送了许多东西。袁氏回信和杨彪的回信大同小异,但信中说杨修死时刚到而立之年,三十岁,和史书所记死于四十五岁有出入。引发杨修生卒年公案。联系到杨修是二十五岁时陷于曹氏兄弟夺嫡之争的,应该死于三十岁。
曹操有次遇见杨彪,见杨彪很清瘦,就问:“杨公怎么这样消瘦啊?”杨彪回答说:“我很惭愧没有金日磾的先见之明,还怀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曹操被噎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十分尴尬。
金日磾是汉武帝时的匈奴休屠王太子,降汉后深受汉武帝喜爱和重用。金日磾长子被汉武帝称为弄儿,特别喜欢。
有一天,金日磾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玩得有些过分,他怕将来受到这个淫乱儿子的连累,就亲手将他杀了。
听得出杨彪的怨恨了吧?早知道我自己把儿子杀了算了,免得我现在这样苦苦的想念他!
自206年杨彪爵位被夺后,就以脚疾为借口辞官归家,一直到死都不愿出来为官辅佐曹操、曹丕父子。225年,杨彪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至死不承认魏国,以汉臣自居。
219年关羽突然发动襄樊之战。曹操此时在洛阳,紧急命令在邺城的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
这是曹植重新赢得曹操欢心的一个大好机会,曹植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使命,解襄樊之围,救出曹仁,也许还有夺嫡的机会。
曹丕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绝不能让曹植成功。在曹植出征之前,曹丕宴请曹植。曹植不知防备,控制不住好酒的恶习,经不起曹丕别有用心的殷勤劝酒,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不能按时成行。(文人永远玩不过政客。)
曹操罢免了曹植,对曹植彻底失去信心。
杨修被杀了,丁仪兄弟呢?
曹操死后,曹丕为魏王,任丁仪为右刺奸掾(类似于监察官员),本想让丁仪自杀。丁仪贪生怕死,跑到中领军夏侯尚那里叩头求哀,夏侯尚虽然同情他但也救不了他。后来与其弟弟丁廙及其两家所有男性成员一起被杀。
曹彰、曹植也没能逃过曹丕的迫害和处罚。
曹彰因为在洛阳问曹操玺绶一事受到曹丕猜忌。223年,任城王曹彰进京朝见已经称帝的曹丕,因病死于官邸。
曹彰之死,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有说因曹丕不见他忧愤而死,有说被曹丕毒死,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只是大多数史家愿意相信曹彰是死于曹丕之手。
曹植因为深受卞夫人喜爱而幸免于难,只是爵位和封地被不停的贬升和更换,监管异常严格,不是在这里软禁,就是在去那里软禁的路上,虽无性命之忧,也倍感辛酸,吃尽苦头。
曹丕夺嫡,几至失手,故即位后深忌兄弟宗室,制定了严格的诸侯国制度。诸侯王没有任何军政权力,仅仅获取封地里的部分粮食养家糊口而已,并且有监国随时监候,还频繁更换封地,使王侯与封地百姓没有君臣之义。
魏明帝曹睿对此没有改变。这种做法于巩固帝位有益,于巩固社稷,延续国祚无益。一旦出现权臣,宗室就没有抵抗之力。后期司马家族能够没有多大阻碍地顺利篡魏,和这个决策失误有很大的关系。
曹氏家族和大臣中有人看到了这一政策的弊端。
魏明帝曹睿时,曹植多次上书要求任职为国效力,同时建议像姬周封建那样,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建国,才能保证曹氏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曹植认为能够使天下注目的人是当权者。如果由权臣掌权,即使他不是宗亲,大家也会看重。宗亲没有权力,大家也会轻视你。
(曹植这话今天还管用。官本位社会,大多数人看重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手中的权力。一个人有权时,大家看你还是个东西,争着巴结;没权时就不是个东西了,理都懒得理,也是一大特色)
曹植还认为,钻营权势,分离国家的都是异姓之臣。希望国家安宁,祈祷家庭富贵,与国家共存亡的是公族之臣。现在反而疏远公族而亲近异姓,这个现象让人困惑。
曹芳时期,曹爽辅政,宗室曹冏(字元首,曹操从侄,魏齐王曹芳的族祖)专门写了一篇《六代论》给曹爽,提醒曹爽注意这个问题。此时距曹魏立国已经二十四年。
从曹冏《六代论》中可以看到,魏国诸侯王的境况没有什么改变,诸侯王与匹夫庶民没有什么区别。各地州牧郡守,身兼军武之职,宗室子弟竟然没有一人在其间与他们保持平衡,这不是强干弱枝,以备万一的方法。一旦出现问题,朝廷没有股肱扶持,心腹之地没有宗室防卫,魏国就有颠覆的危险。
因此曹冏也主张加强诸侯王的力量,从秦亡汉兴的历史演变中说明强干弱枝,防止权臣弄权危及江山社稷的重要性。
大臣中魏明帝的老师光禄勋高堂隆在魏明帝时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临死前口授上书,要防备鹰扬之臣起于萧墙之内。怎么防备呢?就是让诸侯王君国典兵,镇抚皇畿,保护帝室。
遗憾的是,曹睿、曹芳(曹爽)都没能听从宗室、大臣的建议,让他们所言变成了现实。
司马懿平定王凌的淮南一叛后,先将曹彪赐死。为防止再有人勾结曹姓宗室造反,将宗室全部迁移到邺城,严加看管,不准互相交往,也不准与外人交往。曹姓宗室就算想起事也无能为力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国江山被司马家族轻易夺走。
也许你会说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不是也大权在握吗?确实是,但他们不是诸侯王,只是军政官员,一旦解除了他们的军政职务,就什么都不是了,只能任人宰割。如果是诸侯王,有自己的军队、封地、百姓,有正当的政治理由,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和司马家族抗争。
很有趣的是,曹魏因为没有宗室势力被司马家族轻易夺权,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吸取了这个教训,大力分封诸侯,造成“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使中国北方第一次沦落到异族之手。
曹丕夺嫡之争伤害太大,以至于继位后对宗室猜忌太多,压迫太深,生生地扼杀了宗室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魏国实亡于曹丕之手。(就像吴国实亡于孙权之手一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