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十二)

今天凌晨结束的两场欧洲杯足球赛太富戏剧性,酣畅淋漓,堪称精彩。克罗地亚、瑞士两支相对较弱的球队挑战传统强队西班牙、法国,都是在一比三落后的局面下在终场前扳平,将比赛拖入加时赛,太顽强太难得。

        结局一悲一喜,克罗地亚虽败犹荣。瑞士力挽狂澜,点球取胜。不以成败论英雄,两队都是英雄,都是勇士。

(紧接上期)

诱降孟达

诸葛亮屯兵阳平,驻而不发,长达近一年。这其实是兵家大忌,一是难以保密。北伐是突袭性的,大军长住,一旦消息走漏,曹魏有所防范的话,北伐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好在曹魏从来没把蜀汉放在眼里,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也差,曹魏并没有先期预防。

二是难以保持高昂的士气,即所谓的一而竭再而衰。将士们不可能在一年不打任何仗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斗志,只会在漫长的等待中逐渐懈怠低落。

三是消耗大量粮草。十多万将士、民夫集结在一起,每天要消耗太多粮草,而粮草是否充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诸葛亮两年多时间积累起来的粮草能支撑多久呢?再这样呆下去,这仗就没法打了。

仅凭住而不发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确实不是演义小说里吹嘘的那么强,事实上这个不妥当的安排成为诸葛亮北伐行动的第一个错误,并由此引发第二个错误。

诸葛亮为什么长住不发?还是得回到“隆中对”里去找原因。

“隆中对”的北伐路径是荆州、益州两点一线同时北上。毛泽东对这个战略战术嗤之以鼻,认为这会导致兵力分散,削弱战斗力,不如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

但诸葛亮一直设想的是两路出击,痴心不改,可是,此时荆州已经失去,怎么可能两路出兵呢?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诸葛亮就是想创造出两路出兵的条件。东线确实没有蜀汉军队了,但却有一个以前的(蜀)汉将领,就是新城太守孟达。

诸葛亮要诱降孟达,让孟达从东线出兵。

225年秋,诸葛亮南征凯旋,走到汉阳县(今四川省高县)时,从魏国投降过来的一个叫李鸿的人来拜见诸葛亮,告诉诸葛亮自己刚从孟达那里路过,孟达对你的信任和敬仰,无以复加。

从这时起,诸葛亮就有了诱降孟达之心。回到成都后,诸葛亮给孟达写了封信,首先吹捧孟达,赞誉孟达不是“追逐虚荣,轻于去就之人!”这是要从道德高度来捆绑孟达。

其次是为当年刘封欺负孟达的事情道歉,实质上这是开脱刘备不信任孟达之过,把矛头转移到刘封身上。

最后是感谢孟达对自己的信任,并表示我们是平生友好,我依然挂念你。这是以友情来作担保,让孟达不要有什么顾虑,放心回归。

孟达与刘备的关系并不密切。他本来是刘璋的部将,跟法正一起到荆州迎接刘备入蜀,其间法正背叛了刘璋,但没有孟达也明确背叛刘璋投靠刘备的记载。

刘备带法正入蜀,将孟达留在荆州。孟达统率的人马也是他和法正从蜀中带过来的,不是刘备给他的。(有关孟达之事,可参阅本号《刘备杀刘封真是听信了诸葛亮的进言吗?》)

刘备得益州后,孟达接替张飞的宜都太守之职,北攻房陵、上庸二郡,杀诸葛亮的大姐夫、原房陵太守蒯祺。史书上说刘备此时“阴恐”孟达不能胜任,就是私下心里觉得孟达不能胜任,派义子刘封前往上庸与孟达会合。

这话很假,其实就是刘备担心孟达不可靠。孟达是刘璋旧部,刘备与他并没有多少接触,而孟达又有能力,特能打。刘备对其的怀疑和担心也很正常。

证据则是刘备不是派刘封去协助孟达,而是去取代孟达,接管孟达的指挥权,并统领孟达的部队,还仗势欺人欺负孟达。孟达一下子就被挤到旁边乘凉去了。

孟达忍受不了刘封的欺凌,又担心成为刘备追究关羽襄阳之战失败的替罪羊,惹不起躲得起,率领从蜀中带来的四千人马投降了曹魏。

孟达表面上是被刘封欺负走的,现在刘封死了,更关键的人物刘备也死了,(蜀)汉中不利于孟达的因素已经没有了,诸葛亮有诱降孟达的条件和环境。

而孟达此时在魏国的处境有些尴尬,喜欢和信任他的曹丕死了,好友桓阶、夏侯尚也死了,朝中再无亲近。原本朝廷中就有人不喜欢他(如刘晔),又身为降将,敏感脆弱,在举目无亲的环境下,内心更不安宁。诸葛亮的信正好击中了他内心脆弱的那根弦。

孟达立即给诸葛亮回信。双方就这样开始建立联系。有趣的是,此时李严也给孟达写信,说:“我和孔明一起接受先主托孤,责任重大,忧虑重重,很想得到优秀人才为同伴。”

不知道这是否是诸葛亮和李严商量好后采取的一致行动。李严这封信至少透露出两个信息:一、诱降孟达,是诸葛亮和李严都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二、李严是把自己摆在和诸葛亮并列的位置,同为托孤大臣。从这个角度去推敲,李严是为蜀汉北伐,还是为壮大自己势力诱降孟达呢?说不清楚。

多次信件往来后,孟达终于经不起诸葛亮的诱惑,打算投降。

大军进入汉中,孟达还没有投降的行动。这时,前面说的诸葛亮长住不发的错误显现出来了——诸葛亮耗不起等不及了。

必须要尽快让孟达投降出兵北上,才能尽快消除上面所说的不利因素,诸葛亮派郭模到魏兴太守申仪那里去诈降。

申仪一直与孟达不和,多次向朝廷反映孟达有贰心。诸葛亮派郭模到申仪那里就是去告诉孟达要投降的事情,想以此来逼迫孟达早日投降。

申仪赶紧将此情况通报给了驻扎在宛城的司马懿。司马懿害怕孟达突然发难,也是为了给自己带兵平叛争取时间,就先给孟达写了封信,说自己不相信郭模所说的事情,以此麻痹孟达。

孟达得到司马懿的信,又犹豫不决了。司马懿稳住孟达后,立即秘密率军进攻新城。

因为新城与吴和蜀汉都接壤,司马懿手下将领劝司马懿先观察一阵后再进攻,司马懿不同意,坚持要在孟达还没做出最后决定前解决他。

此前,诸葛亮曾经告诫过孟达要加强防范。孟达不以为然,写信给诸葛亮说:“宛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我这里一千二百里。司马懿要来的话,先得上表给天子,来回路程,至少需要一个月,那时我的城池已修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再说我驻扎的地方地势险要,司马懿不会亲自来,其他部将来,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没想到司马懿根本就没请示曹睿,而是先斩后奏,亲自带兵前来,仅用八天就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给诸葛亮,对此惊叹不已,说:“我要举事,没想到才八天,司马懿大军就来到城下,何其神速啊!”

孟达驻守的上庸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孟达在城外树立起木栅,加固城防,死守城池。(蜀)汉和东吴同时发兵来援救,(蜀)汉军从西城安桥(今陕西省安康市内)来援,吴军从沔水木兰塞(具体地点不详,应该是湖北境内)来援,被司马懿分兵阻截。

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司马懿将俘获的孟达余部七千多家迁往幽州。不久,(蜀)汉将姚静、郑他等率部属七千多人来降,估计就是来援救孟达的那支部队,任务没完成,害怕回去受到处罚,退路也被申仪断绝,干脆就地投降。

耗费近一年时间,大量粮草,去等一个谋反,等不及了又去诈降逼迫其反,这个计划损失太大,明显不妥。

第一次北伐

澄清一个事实,诸葛亮与孟达之间有私人恩怨,前面说过,孟达攻房陵时杀了诸葛亮的大姐夫、原房陵太守蒯祺。双方交战,各为其主,诸葛亮并没有计较这个事情,这是政治家的素质。有人据此说诸葛亮怀恨在心,在孟达被围时没有派兵援救,这是瞎说。姚静、郑他等率领七千多人前去援救,以蜀汉总兵力来计,已经算一支大部队了。

东线落空,诸葛亮不能再消耗下去了,228年春,诸葛亮对外大肆宣扬说要从斜谷道出兵攻取郿县,派镇东将军赵云、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汉中市北,宝鸡市南),迷惑、牵制魏军主力。诸葛亮率主力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西北)。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北伐中原由此拉开序幕。

曹丕建立魏国以来一直将东吴作为主要对手,对(蜀)汉几乎是忽略不计。一是(蜀)汉地小人少;二是蜀道艰难,进出都不容易;三是刘备死了,(蜀)汉没有什么知名的领袖人物。

诸葛亮突然出兵北伐,魏国朝野震动,一片恐慌。魏明帝曹睿以大将军曹真率主力驻防郿县,中了诸葛亮疑兵之计。曹睿亲至长安督战,协调指挥。西北三郡,南安(郡治豲道,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北)、天水(郡治冀,今甘肃省甘谷县南)、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南)背叛魏国,响应诸葛亮。

诸葛亮声东击西之计取得成功。赵云、邓芝吸引了曹真魏军主力。诸葛亮率(蜀)汉军主力直扑天水郡治冀城。天水郡太守马遵陪同雍州刺史郭淮在外巡视,郡中郎、参军事姜维、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跟随,走到洛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时,得到诸葛亮兵出祁山的消息。

郭淮判定来者不善,就带马遵赶到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南)布防。姜维希望马遵回郡守城,被马遵怀疑为通敌,受到指责,姜维只好和其他人一起返回冀城,谁知冀城也不让他们进城,走投无路之下,一行人选择了向诸葛亮投降。

诸葛亮占据冀城后,以前部督、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为先锋直取南安郡。南安郡投降。

曹真在郿县坐等诸葛亮大军不来,出兵进攻箕谷。面对魏军主力,本来就只带了少量士兵来作疑兵的赵云、邓芝自然不是对手,被曹真击败。赵云亲自断后,军中将士没有四散逃奔,军资器械也没有丢失,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曹真击败赵云、邓芝后,赶紧率主力向西,前军迅速进入上邽与郭淮等会合,共同对抗诸葛亮。

街亭失守

诸葛亮见曹真主力赶来,紧急召魏延回师东援。魏延长驱五百里夺取安定郡,在上邽东北方向威胁魏军侧后方。诸葛亮分兵两路接应魏延:参军马谡率裨将军王平和张休、李盛、黄袭等五部人马出守街亭(今甘肃省秦安县);高详带兵驻防列柳城(今陕西宝鸡凤县)。

诸葛亮任用马谡为先锋在军营中引发了一些非议,史称“违众拔谡”,就是违反众人的意见,破格提拔马谡为先锋。众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军中还有吴懿等名将,而马谡只是个文官,没有实际带兵经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前面说过,马谡才华横溢,又有较高军事理论水平,好谈军事。再加上在诸葛亮南征时提出的“攻心之术”,确实发挥了作用,与诸葛亮私交也好,于公于私,都是个可任用之人。

但马谡具备的是纸上谈兵的才能,实际操作能力缺乏。选择防御阵地时,最重要的是水源。有水无粮,还可以坚持几天,有粮无水,则无法坚守。南宋钓鱼城守军能够成功防御蒙古大军三十多年的进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中有充足的水源。

马谡率军到街亭后选择在远离水源的南山扎营,裨将军王平多次谏劝不听。

街亭只有一处泉眼,再弱智的将领都知道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处水源,就算马谡不想驻扎在山下,也应该派一部驻守此地,自己率其他人上山布防,与山下形成掎角之势,确保水源万无一失。

魏明帝认为诸葛亮贪得三郡,知进而不知退,击败诸葛亮的时机到了,也分兵两路阻击,加左将军张郃位特进,进攻街亭;郭淮进攻列柳城。

张郃进到街亭后,一眼就看出马谡防地的致命缺陷,立即派兵断绝了马谡的取水通道。马谡军中无水,难以坚守,全军四散而逃。

可耻的是,马谡作为最高军事长官,不想法收拢残兵,重新组织力量再战,而是随士兵一起逃之夭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谜团后面再聊。

王平率领其一千人马,敲响战鼓,保持队列,成建制有序撤退。张郃担心有埋伏,没有进逼。王平收拢其他散逃的士兵,全军而退。

街亭失守。

与此同时,郭淮也顺利击败高详。

魏延失去接应,不敢孤军远悬,只好回撤冀城,与诸葛亮会合。曹真率主力大军直扑冀城。张郃率军平定三郡叛乱,收复三郡。

马谡兵败时,诸葛亮已到达戎丘(今甘肃礼县),马谡败得太快,诸葛亮来不及相救,只好将当地百姓一千多家迁往汉中,算是战利品,多少有点安慰。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有趣的是,此战最为后人议论的不是实际发生的战争过程,而是没有发生的一个战术设想,就是魏延偷袭子午谷计划,魏延的计划是什么呢,真的可行吗?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孔明和马谡从未带过兵,为何孔明出山就胜,马谡不行

    诸葛亮和马谡都是为人主出谋划策的重要人物.但诸葛亮和马谡不是一个级别的.两者根本无可比性,如果硬要拉在一起比,笔者不妨作个分析. 一.两者才华差距太大. 1.诸葛亮: 诸葛亮与朋友相聚时,众问孔明之志 ...

  • 653期B || 妥妥读《三国》(五十六)吃败仗启用司马懿 失街亭无奈空城计/轩诚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羌兵有一种重武器,叫做"铁车兵",就是用骡马或骆驼驾车,里边放着各种武器,车子用铁叶包裹起来,刀箭不入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一)

    前面聊刘封时说过有机会聊聊诸葛亮,让各位看看诸葛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其精明的程度为什么会有让人细思极恐的感觉. 这个愿许得有些草率,纯属没事找事,给自己找麻烦.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伟大人物之一,不是三言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二)

    (紧接上期) 诸葛亮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提起,似乎谁都知道,要细问,却并不知道其人生经历的具体过程,比如他在荆州隆中隐居这段时间究竟做了些什么,恐怕没多少人知道.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诸葛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三)

    (紧接上期)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 汉朝时男子以二十岁"弱冠"为成年的标志,就可以通过举孝廉(由郡推举).茂才(即秀才,由州推举,因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为茂才)等朝廷设立的举荐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四)

    (紧接上期) "隆中对"语焉不详的含糊之处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身边几乎没有什么名士高人,围绕左右的主要是从涿郡家乡带出来的包括关.张在内的那帮混混,其事业则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五)

    端午过完,继续闲聊.  曹操插足荆州         (紧接上期)上期聊到刘备.诸葛亮利用刘表家庭矛盾指使刘琦得到江夏太守之职,然后刘备率领所部从新野移防与襄阳近在咫尺的樊城,对襄阳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六)

    (紧接上期) 庞统对"隆中对"的否定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没有上战场,主要是做后勤工作,做得非常好,足兵足粮供应前线.从此时一直到刘备去世,凡遇战事,诸葛亮主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这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七)

    开始后悔聊这个话题了,太长太累. (紧接上期)这期主要聊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前是怎样明哲保身的. 许多人以为诸葛亮始终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其实不是.最初是,前面说过,遇到诸葛亮前,刘备身边只是些二流人才,诸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八)

    自己挖的坑,含泪也要填平,哈哈. 恢复与孙吴的友好结盟 (紧接上期)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刘禅随即在成都继位,诸葛亮仍然为丞相.此时刘禅十七岁,按照刘备的嘱咐,父事诸葛亮.朝中大权集于诸葛亮一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九)

    一场注定会胜利的仗,诸葛亮为何要亲征 (紧接上期)225年春,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自己率领主力由安上水路进入越嶲:门下督马忠带一支部队攻牂柯: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剌史李恢带一支部队进攻益州.(庲降不 ...

  •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十)

    (紧接上期) 为什么要北伐 上期聊到蜀中和平安宁,经济社会逐渐向好,诸葛亮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一门心思要北伐呢? 记不清楚前面哪一期里曾经聊到过一个话题,今天的祸是前人种下的,发生在当下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