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化之道第03期|第一课 文化之道导论

第一课 文化之道导论 目录

一、导论:“文化之道”释义、价值与方法

(一)“文化之道”释义

1.“文化”何物?

2.  我知“道”吗?

3.21世纪文化之道

(二)“文化之道”价值

     (三)“文化之道”方法

       主要思考题(初步思考):

二、文化之道的核心理念: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

三、文化之道的六大要素、问题与规律

(二)“文化之道”价值

为何道(为何讲,为何导,为何知,为何行)“21世纪青年文化之道”?——“文化之道”有什么用?

该课程目的、意义在于使莘莘学子:“创势”,“开发”,上“大学”。

1、创势:一位大师兄的忠告       为“创势”上大学——创人文人性、科学专业高度之势,非虚假广告,虚张声势。

真教育与假教育。“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千仞之山——圆石——转。

创势四要素:谋势,求势,任势,造势。势之整体与根本。文化心情。

2、开发:探索一个时代难题        开发优秀文化资源,开发人的成长潜力。

3、上“大学”

学之异体字“斈”的启示。大学不大,大学生不大,须大,须长大。

学:大学与小学。大学何以为大?大学大在大师、大书、大理、大本、大道、大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道德经》25)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41)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14·25》)。

“上学”二字确定了学之方向:向上学,学向上。上大学意味着尊大师、读大书、明大理、务大本、行大道、能大成。上什么?上科技素养,上人文素养。欲上先下,愈下愈上。“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14.35)下学上达的本义与释义(本意与释意)。下学之基本内容?下之科技基础与人文基础包括哪些?有何具体要求?上达之基本方向?上之学问能力与上之人格精神是什么样的?有何具体标准?“上达”大文化世界。

(1)尊“大师”:师有教师与大师(校内与校外,健在与书本)。经师与人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2)读“大书”:书有大书与小书。在读何书?原因。两本大书:生活实践与人文经典。生活是一本大书。(沈从文)

(3)明“大理”:理有大道理与小道理。大理之明与昧及其原因。小理之明与昧及其原因。

“明于小,而不明于大”(《墨子 》卷二·尚贤下第10),辨乱(《墨子》卷五·非攻上第17)

鲲鹏与蜩鸠的对话(《庄子·逍遥游》)。

海若与河伯的对话(《庄子·秋水》)。

(4)务“大本”:本有大本与小本。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1.2)务何本。悟本与务本。误本与无本。

(5)行“大道”:道有大道与小道。独辟蹊径。“小径漫步”。大道、小路与歧途?“殊途同归”。

(6)能“大成”¬:成有大成与小成。大成即逐步成长为一个有基本品性、丰富本质、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和谐中国人(成人),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或高级专家(成才)。大成即上达之人(亦大达之人,参看《庄子·外物》任公子钓鱼)。

大成是上大学之目的。欲成上达之人,先做下学之人。人生成功的前提是教育成功,教育成功的标志是良好教养。

大成之相对性。平凡医生之“大成”。

《希氏内科学》中的平凡医生。

耶稣“成了。”(《约翰福音》19:30)

海若与河泊的对话及其启示(《庄子·秋水》)。

《卧虎藏龙》,形神双修,精气神协调一致。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庄子·杂篇·外物三》)

(三)“文化之道”方法

如何道“21世纪文化之道”?如何道(如何讲,如何导,如何知,如何行)。

录像:哈佛课堂

1.对话、读书、观察、反思、践行

对话式上课:教育与对话。文化先贤的对话对我们的启示。读先贤书与独立思考。推荐读书购书。观生活,察文化。

反思:反复思考,返回头思考历史、思想本身和自己,反向思考。“道”之解析:思与行。修心与修行。

2.求真、求实、求是、质疑、发明、异议

求真:做人对话,真诚(狭义之真)皆为第一美德。

真诚是真理之母——真须求实:有同济求实之风——实即实事实质实话实学实践实效;真实朴实充实坚实踏实信实——实须求。

求是:深入本质规律,努力“是是非非”——是须求。

质疑:大胆提出问题,特别是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问题。何谓问题/重要文化问题?如何提出(分析、解决)?

发明:创造性理解,充分发挥。

异议: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新颖,新意。

3.上课特点与讲义特点一致

(1)理实相联,上下求索。

(2)古今融会,中西交流。

(3)纵横比较,前后贯通。

(4)正反互照,一多涵容。

(5)编创结合,知思兼有。

(6)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人与课: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希望:课前阅读讲义,做好准备;课上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课间观赏录像, 交流质疑;课后谈心咨询,个人修习。

在重要问题、概念、观点上,提出并分析以前的理解和现在的理解。

注意用文化之道的一般理论分析自己的特殊实际,用他人的理解启示自己的思考。

主要思考题(初步思考):

1. 在人性成长或精神成长的过程中,您有何困惑,希望探讨什么问题?困惑或问题是怎么产生的?现在有何看法?

2. 在提高人文素养过程中有哪些误区?是怎么走进误区的?如何走出误区?

3. 成长是需要付出自己摸索的成本或代价的,独步与交流?走自己的路与上“文化之道”?

4. 21世纪三十而立的立己主义、个人文化学或成长文化学的提出和特点?比较利己主义?你的疑问、观点和建议?

5. 从优秀人才看,三十而立立什么?所立的根本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或文化基因?为什么三十而立?二十岁左右怎样为三十而立作准备?对照三十而立的目标体系,自己已有什么(程度不同)?如何具备的?有何意义?还缺什么?原因何在?有何影响?准备怎么办?从东方之子如何理解优秀?优秀的文化蕴含?如何成为优秀?自己的状况?如何完善?

6. 从文化定义、特性、方向看文化“六圆圈”、 文化“十要素”。

7. 从文化定义、特性、方向,以及文化“六圆圈”、文化“十要素”看古今中西文化等矛盾,看提高、观察、衡量文化/人文素质水准的内容、方法、境界与标准。

8. 高级专家职业的高科技、高风险与高人文之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我是一个大学生”意味着什么?

9. 结合理论与经历,如何理解道、文化之道、21世纪大学生文化之道的含义、意义?质疑、发明、异议、建议?

   医学文化之道第03期到此结束。

注:本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不作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若您对以上内容有更多的想法和意见,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区畅所欲言,与我们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探寻医学文化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