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佛教(寺院)】(18) 首访常熟市古里镇白茆增福寺
题记:2019年11月1日,我坐公交到常熟,在常熟同行的陪同下前往古里、海虞,分别参访了古里龙旋寺、淼泉净心院、白卯增福寺,海虞周行弥陀寺,这四座寺院都是第一次参访。
首访常熟市古里镇白茆增福寺
郁永龙
增福寺,位于常熟市古里镇白茆红豆山庄2号。
一、历史沿革
增福禅寺,据记载历史悠远,香火鼎盛,距今已近八百年历史。据《(道光)琴川三志补记》有云:“增福禅院,在坞丘山。有宋端平年残碑,仅存‘端平二年’四字可识。院中又有贾似道《公田碑》,康熙年间,里人顾諟命掘土得之。惜二碑磨泐已甚,不可摹搨。”
《虞乡杂记》云:“坞丘山,郡志作乌丘山,或作坞山,有贾似道坟。”由此看来,早在宋代端平二年(1235年),坞丘山已有一个叫做增福禅院的寺庙,庙中还有贾似道写《公田碑》以及贾似道坟。
《县志寺观志》记载:“原址位于白茆镇南坞丘山下。该寺由僧人无暇始建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僧人圆照进行修缮;明末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增福禅寺遭严重破坏,至清朝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再由僧人通微予以重修;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重建增福大殿;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由僧人空异募捐重建禅寺,并在寺内建造“斗姥阁”;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而成废墟。”
增福禅寺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名人墨迹较多。明代苏州吴门画派首领沈周曾作《 坞丘图》;清初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丘园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撰写《增福禅寺重建大殿记》,并由程嵋刻成石碑;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柏谦撰写《增福禅寺饭田记》碑刻;曾居白茆的严讷(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宰相)也撰《公田记碑》存于寺内。据史料记载,增福禅寺中有一块《坞丘诗刻》碑,镌有沈周、吴宽(明代著名文学家,曾任礼部尚书)等人的诗作。
1999年,常熟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白茆佛教活动点,选址在红豆山庄东侧重建增福禅寺。
2007年7月,登记为固定处所。
二、建筑规模
恢复重建的增福寺,坐北朝南。占地56.4亩,建筑面积2176平方米,建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延寿阁、悟音楼、玉佛殿、斋堂等。
山门殿,面阔五间,160平方米。殿门上方悬挂“增福禅寺”匾,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镇江焦山定慧寺住持茗山长老题写。出山门殿,左手有一块石头刻写有增福寺简介。
过聚福桥为天王殿。天王殿面阔五间,180平方米。殿门上方悬挂“天王殿”匾,也为茗山长老书写。天王殿东为钟楼、西为悟音楼。殿内正中殿内正中供奉殿内供奉弥勒、韦驮及四大天王像。
出天王殿,东为观音殿,面阔五间,220平方米。西为玉佛殿,面阔五间,220平方米。过香炉、宝鼎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380平方米。殿门上方悬挂“大雄宝殿”匾,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伄,两边为十八罗汉。
在大雄宝殿东北建有藏经阁,二重檐,480平方米。阁前为荷花池,池西南建有妙聚亭,池南为财神殿,面阔三间,180平方米。大雄宝殿东为念佛堂,面阔七间,二层,800平方米。
增福寺内不仅建筑雄伟,而且建有亭台楼阁,银杏古树,水色一天,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常熟市的一处佛教胜迹。
(作者/摄影:郁永龙,写于2020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