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太阳系
教学内容5、太阳系课时1教学目标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2、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3、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4、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5、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6、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太阳系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一、认识太阳系二、建立太阳系模型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2、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3、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1、提出讨论题: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2、组织学生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提出思考题:(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处1、各组派代表可以用文字资料,也可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进行全班交流:围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及其特点排列情况。2、加深对太阳系的了解和认识。3、明确什么是太阳系。1、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建好太阳系模型。2、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分组进行制作。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三、小结理,该如何处理?(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3、参与学生制作并指导巡视。4、组织学生进行展示。5、听学生交流体会。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同时在制作中思考讨论教师出示的思考题,在组内进行交流。3、按讨论情况确定展开制作。4、各组展示并互评。5、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谈体会和发现。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板书:5、太阳系一、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