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前,特意嘱咐母亲:请将宫外的爱妃和儿子接回来吧

可事实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不过他的历史评价却不低,史学界普遍认为,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是汉文帝、汉景帝类似的统治者。

在明宣宗驾崩前,除了对军国大事进行了安排以外,还向他的母亲张太后提出了一个私人请求,那就是将宫外的吴贤妃以及儿子朱祁钰接回宫中,代为照顾。

正是这个请求,引起了后世的猜测。按照《明史》的说法,吴贤妃一开始就是明宣宗当太子时候的侍女,后来因为生下了朱祁钰,则被封妃。吴贤妃的墓志铭《荣思贤妃圹志》也支持这种说法,并说得更为详细:

妃生而婉静,以永乐十年八月二日,选召掖庭,时年十六。得侍宣宗章皇帝于青宫。宣德三年,生郕戾王,后进封贤妃。

然而,这里却有一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吴贤妃和朱祁钰,为什么会送到宫外抚养。堂堂大明天子,自然不是因为住宅紧张,才行此下策。更为重要的是,明宣宗一共也才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是宣德二年出生的朱祁镇,母亲孙贵妃也一跃成为皇后,次子就是比朱祁镇小一岁的朱祁钰。

孙贵妃固然是得宠,朱祁镇更是铁定的太子。但是,按照人之常情,朱祁钰也应该是明宣宗的心头肉,也应该得到相当程度的宠爱,那为什么明宣宗就狠心将其扔在宫外,直到临死前才接进宫中呢?

《罪惟录》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说法:原来,吴氏一开始并不是太子朱瞻基的侍女,而是叔叔朱高煦的宫女。这里所说的宫女,其实就是妾室的意思。当朱高煦发动叛乱之后,朱瞻基迅速平叛,并将朱高煦的女眷都罚到宫中为奴为婢。

偏偏这个吴氏因为容颜出众,却被朱瞻基所看中,将其养在宫外,过着金屋藏娇的生活。之所以不堂堂正正入宫,还是因为是叔叔的人,朱瞻基生怕会引起朝野的千夫所指。哪怕是在宣德三年,吴氏生下朱祁钰,明宣宗高兴万分,也不过是封吴氏为贤妃,还是偷偷摸摸给了一个名分,仍然没有接他们娘俩回宫。

直到是明宣宗撑不住了的时候,他再也不用理会流言蜚语,终于做了自己早就想做,也早就应该做的事情。吴贤妃这才能够回到皇宫,过上了安稳日子,而她的儿子朱祁钰,也在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之后,被封为郕王。

后来的故事,我们就比较清楚了。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被瓦剌所擒。为了不被瓦剌勒索,朱祁钰在群臣的拥戴之下,继承了皇位,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祁钰即历史上的明代宗,他的母亲吴贤妃则进位为皇太后,可谓荣耀至极。只不过因为朱祁镇的第二次即位,是推翻了弟弟朱祁钰的统治而实现的,这才又将吴太后的尊号,改为了宣庙贤妃。

这样一个女子,经历了是是非非,大起大落,却在《明史》一笔带过。虽然《罪惟录》不是正史,但却是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所撰写,原名是大名鼎鼎的《明书》。小珏认为,《明史》之中的关于吴贤妃的介绍,实在有自相矛盾之处,倒是《罪惟录》还算是公允客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