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绝的文物出土后,惊艳世界,它曾寄托了当时贵族们的最大梦想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河北省满城县有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那就是当时轰动世界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发掘。此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等。其实,还有一件重要文物也不容忽视,那就是错金博山炉。

这件文物出土之后,立即惊艳了世界,这是因为它的造型非常精美复杂,富丽堂皇。其实它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更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不太了解文物的朋友,可能连“错金博山炉”这五个字一个都不太明白。不过不要紧,小珏将向您将这件国宝级文物的来龙去脉说一说。

首先,我们先从博山炉说起,它其实就是一种香炉。其实,中国很早就有焚香的习俗。最开始可能是为了驱蚊或者去除空气中的臭气,但后来却演化为一种生活情趣。贵族们习惯在房间中点上一炉香,可以提神醒脑,过着有滋有味的小资生活。

但是当时的香炉比较简单粗糙,直到汉武帝时发生了改变。汉武帝开疆拓土,捍卫了汉帝国的安全,但他和秦始皇一样,有着笃信术士的爱好。他始终相信,只要能寻找到神仙居住的地方,求得仙方,就能够长生不老。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都认为存在方壶、瀛洲和蓬莱这三座仙山,统称为博山,神仙们就是生活在那里。秦始皇派徐福入海的目的地,也就是这三座仙山,这种事情汉武帝也做过。但是,世界上哪有什么神仙,又哪能找到神仙居住的地方?为此,汉武帝则下令制作了这种博山炉,来安慰自己。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们这么沉溺于神仙方术,那么求得不老之术也是其它贵族的共同心愿。他们享受了人间的极乐,自然不满足做几十年的过客,希望能够生生世世,永生不灭。因此,博山炉也由此传播开来,成为贵族们的心灵寄托。

那什么是错金呢?这个“错”字,现在有十多种含义,但其实在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之中,却只有一个意思:错,金涂也,从金,昔声。也就是说,这是一种金属丝镶嵌的工艺,工匠们将金银丝镶嵌在器物之上,做成花纹和文字。

这种方法虽然耗时耗力更耗钱,但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漂亮。它不仅能够打破青铜器单调乏味的色彩,更能让整个器皿显得富丽堂皇,高贵典雅。一般来说,凡是错金银的青铜器,定然是做工不厌其烦,即为精美的。对于当时奢华无度的贵族来说,这一点就够了。

错金博山炉既是青铜器的精美品种,也是博山炉中的集大成者。它高为26厘米,足径为9.7厘米,全器由炉盘、炉盖和炉座组成。它的炉盖就是以想象中博山为原型,被镂空雕刻成为起起伏伏的山峦形状。工匠们不仅利用镂空技术,将博山绘声绘色地制作出来,而且山中还有飞禽走兽的触摸,虎豹在长啸奔跑,猿猴在攀登爬走,猎人们则手持弓箭在山中寻猎。

炉盘的外壁上,则是被错金技术镶嵌出海浪的形状,这使得我们远远看去,确实是博山在海上出现。座底则又是使用了镂雕,制作了三条出海的蛟龙,它们以龙头顶住博山,体现了工匠们惊人的想象力。

更为神奇的是,当熏香被点燃之后,烟雾自下而上散发出来,整个博山炉都仿佛是一种云蒸雾罩的仙境。炉盖上的各种景色、动物,若隐若现,确实让人遐想联翩。难怪当年的汉武帝,在搜寻仙山无果的情况下,对此种香炉情有独钟。

神仙之说,虚无缥缈不可信,但它却激发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制造出了如此精湛的工艺品。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兴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