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人生』國金超詩集
詩詞人生
作者簡介:
國金超,山東陽穀人,1956年8月生,1977級大學中文系畢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聊城詩人協會會員,陽穀詩詞學會副會長,詩詞作品散見於各級文學詩詞刊物,被選入《當代中華詩詞集成(山東卷)》。2019年9月被山東詩詞學會評為首屆“山東省優秀詩人”。
國金超詩集
濟南雜詠
濟南新詠
何處蒼茫九點煙,泉城恰似起航船。
瓊樓綠海千帆影,滾滾黃河上接天 。
泉城秋韻
一
泉城正是秋光好,趵突池邊菊又黃。
更喜南山千樹果,隨風送過滿樓香。
二
大明湖畔又秋風,似有飛霞映碧空。
陶菊何須怨泉水,黃櫨霜後漫山紅。
瞻齊鲁第一大佛
雄踞青銅錦繡川,齊州南望水生煙。
漫山熟透層層果,總以清香聚佛緣。
二
祥雲繚繞罩深山,法相巍然半壁間。
低首凝眸觀世界,分明善惡啟人寰。
初冬遊濟南白雲洞
重重落葉覆寒山,峽谷幽深滴冷泉。
飛鳥輕輕相告語,白雲洞裏住神仙。
冬日偶至某山村遺址
荒崖斷壁柏陰森,山谷寒風鼓哨音。
古井猶存人不見,村前村後任飛禽。
濟南淌豆寺
蟠龍山谷氣氤氳,險道彎彎未染塵。
舊寺殿前銀杏古,頻頻迎送往來人。
淌豆泉
山崖壁上有靈泉,古刹相鄰若許年。
英武唐王揮劍處,水流豆出至今傳。
過花山峪
一
秋山正是野花香,林壑重重葉未黃。
踽踽前行何所樂,半坡亭上看蒼茫。
二
遊興偏偏在野山,盤桓欲向翠峰間。
荒崖古寺無人跡,但看蒼鷹去復還。
再過花山峪
空谷蕭蕭百草黃,雀呼鵲噪更蒼涼。
懸崖石屋今猶在,不見炊煙掛夕陽。
三過花山峪
野徑時無覆綠苔,遍山搖曳草花開。
一彎秀谷何人識,但見羊群日日來。
過興隆山莊
獨行半壁有村斜, 爛漫牆頭六月花。
山下何人吹薩管,幾聲淒婉類胡笳。
夏日山行
一
幽幽小徑傍誰家,牆院淩霄正盛花。
頭頂汽車飛駛過,近懸崖處種桑麻。
二
人家庭院半懸空,掩映重重綠樹中。
犬吠聲聞尋去處,濃陰對弈問仙翁。
三
溽蒸山野少行蹤,汗濕衣衫興味濃。
偶遇鄉民訝何往?客人笑指最高峰。
雨後山行
穿行林海意如何,雨後青山興味多。
心與流雲隨聚散,依天南望向嵯峨。
遊雪野湖
一
橫連齊魯水雲邊,截斷天河秀一川。
萬畝波光斜照裏,長城不復舊烽煙。
二
遊人都讚魚頭美,雪野湖鮮海內傳。
莫道村醪能醉客,開窗即望水中天。
夜逛泉城老街
王府池子
華燈齊放柳絲斜,泉水穿流百姓家。
大鼓評書迷舊客,兒童最喜弄蓮花。
西更道
泉帶秋風水汽涼,幾家庭院酒飄香。
西更道上燈依舊,不是當年舊府牆。
夜上七星臺
一
長城隱現走龍蛇,林暗溝深一徑斜。
澗底人家雞宿早,聲聲犬吠送流霞。
二
一抹紅霞方褪去,千峰飛躍馬韁開。
星如棋子天為幕,劃道銀河擺陣來。
注:濟南七星臺長城為故齊長城遺址。
山中讀書記趣
一
酸棗叢叢野草花,山崖盡處有人家。
讀書最喜林陰處,相伴蟲吟待晚霞。
二
閑來何必逛名園,僻谷幽峰可濾煩。
翠鳥聲聲添意趣,書中自有武陵源。
遊濟南漿水泉
一
龍迴虎抱有名泉,溢滿瓊漿庫一川。
綠樹鑲邊峰作框,分明翡翠墜長天。
二
山勢蜿蜒映碧光,柳蔭風送一池涼。
仙人洞裏涓涓水,恰似蒼龍吐玉漿。
再遊靈巖寺
一
一方古刹過千年,岱北泉南有洞天。
時就松風聞梵唄,翩翩飛鳥亦通禪。
二
佛塔巍巍立翠蒼,危崖幽谷近禪房。
當年過客題詩處,泉水猶生翰墨香。
柳埠三詠
九頂松
漢時風雨宋時煙,背倚青山抱古泉。
歷盡滄桑千百劫,衹憑九頂對長天。
四門塔
襟連古鎮面峰青,泰岱南來作翠屏。
寶塔巍巍立千載,四門佛佑八方寧。
天齊廟
欲登古廟近仙梯,四峪三川醉入迷。
小鎮幽幽多勝境,晨鐘暮鼓與天齊。
過南部山區櫻桃園
一
泉城鍾秀在南山,蔬果幽花翠谷間。
日啖櫻桃三百顆,不辭常住錦湖灣。
二
山道彎彎入翠微,蜜蜂引路逐車飛。
相逢都是城中客,採得紅紅瑪瑙歸。
參觀濟南老舍紀念館
一
小院同經四度霜,房前又是石榴香。
一泉趵突泠泠水,似訴先生澤潤長。
二
當年足跡遍齊州,綠褲紅袍夢裏秋。
千里高風呼舊主,太平湖上恨悠悠。
濟南萬竹園觀李苦禪紀念館
浪跡京華漫雨煙,齊門立雪化奇緣。
蒼鷹一奮衝天去,竹院松風喚苦禪。
元宵節觀趵突泉燈展
一
出水荷花映雪妍,諸仙下界聚名泉。
莫嫌八戒憨憨態,原是天蓬本命年。
二
趵突泉邊鬧上元,奇燈異彩語聲喧。
何人紙摺千張鶴,一派生機萬竹園。
鄉村大集
紅黃青綠四時鮮,白髮垂髫接踵肩。
昨日田間尋野菜,今朝換得買油錢。
趕集
往來都是近鄉鄰,討價還錢笑語頻。
採得農家新薯豆,何妨鬧市作閑人?
春遊餐於農家小院
一
簡易涼棚設道旁,家雞野菜地鍋香。
東鄰正是花枝俏,粉面羞紅探過牆。
二
停車做客到農家,解渴還需大碗茶。
欲以收成詢店主,高樓無處種桑麻。
濟南城郊訪菜農
一
錦繡河邊一徑斜,蛙鳴犬吠近農家。
菜棚四季勤耕作,豆角收完已種瓜。
二
一園碧綠半畦黃,搖曳頻頻送暖香。
更有湖山撩客意,花叢獨坐看蜂忙。
濟南黃河岸邊即景
一瀉泉城到此彎,挾黃帶綠入雲間。
群峰盡向懷中抱,唯有孤餘在鵲山。
寫於齊魯第一大佛山門前
千年溝壑煥然新,洞窟幽幽絕雜塵。
遙望雲間通棧道,高臺隔斷進香人。
遊大佛寺
村寺曾經幾度遷,佛音引我到山巔。
人生多少悲歡事,都付蒼茫縷縷煙。
詠龍涎泉
細水潺湲古觀邊,西山崖壁吐龍涎。
身藏幽谷無人識,不負風光錦繡川。
明真觀
隋庵唐寺傍清泉,峽谷風吹嫋嫋煙。
莫道地偏香客少,明山秀水亦生仙。
注:明真觀坐落於濟南市歷城區錦繡川鄉之鳳凰山。觀始建於隋朝,在唐代為佛教場所名為小庵,至明朝始為道教所有,改為明真觀。
初冬再登濟南蠍子山
一
一半青青一半紅,黃櫨似火染坡東。
冬陽也似丹青手,寫盡陰陽妙不同。
二
冬日林深倍覺幽,蟲聲已斷鳥聲稠。
蜿蜒直向危崖處,幾點齊煙望故州。
趵突泉邊遇蜡梅開
幾樹牆邊寂寞開,冰封雪覆遠塵埃。
名泉欄外人如織,誰及幽香續續來?
詠蜡梅園
瑤池玉樹滿金簪,但惜群芳夢正酣。
不見翩翩蜂蝶舞,春風尚未過江南。
濟南歷陽湖
鏡裏青山幻亦真,梵音緲緲了無塵。
柔情依舊明湖水,溢出南城月半輪。
注:歷陽湖位於千佛山南麓,湖水源自大明湖外溢之水。
玉函山
南依岱嶽接青冥,勢攬泉城作翠屏。
漢帝無緣歸白鳥,玉函猶在此山靈。
注: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載:“昔漢武登此山,得玉函,長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為白鳥飛去。世傳山上有王母玉函,常令鳥守之。”
山中即興
閑遊興致在秋山,霜葉偏藏翠柏間。
任爾畫家新意匠,也應無計寫斑斕。
領秀城新居
翠峰幽谷望層嵐,領秀風光在玉函。
更喜松風常入夢,不辭久住小終南。
山中即賦
登山最喜無人處,扶杖攀藤上野峰。
聊發童心和鳥語,風呼林喚兩從容。
泉城夏日觀雨
一
倩誰酣暢洗塵霾,雨瀉南山畫入懷。
何必枯腸搜舊句,怡然窗下讀聊齋。
二
南山連日雨滂沱,直瀉泉城走似梭。
壩阻飛流千道瀑,半江水漲小清河。
詠濟南興濟河
一
誰持玉帛舞泉城,映帶青山萬木榮。
昨夜一場秋雨過,靜聽奔瀉到天明。
二
一彎秀水洗城妍,碧草如茵柳似煙。
最是風光留足處,舜耕橋下看飛泉。
冬日驅車濟南南部山區
翠峰幽谷遠塵埃,崮頂蓮花放眼開。
莫歎盤旋天盡處,飛車已到七星臺。
濟南戰役守軍堡壘遺跡憑吊
一
壁壘森嚴翼舊城,西風落葉下殘兵。
廢墟一片無人跡,唯有林濤陣陣驚。
二
鱗次山頭故壘邊,風光散盡舊時煙。
彈痕不見斑斑血,雨打霜消入九泉。
初冬再遊濟南臥虎山水庫
一
臥虎山頭景色殊,三川匯聚鏡兒湖。
一灣鷗鷺知何往?剩有紅黃入碧圖。
二
巍巍壩上立蒼茫,極目雲天岸影長。
叔寶仙山留足跡,村頭妯娌俏梳妝。
注:臥虎山水庫又名鏡兒湖。三川即錦繡川、錦陽川、錦雲川。
臥虎山因形似一頭伏臥小歇的猛虎而得名,還因初唐大將秦瓊常與好友在山頭聚會,所以又名聚仙山。
東南兩山頭之間有三根石柱,稱“媳婦寨”,記述着三妯娌争孝公婆的故事。
周日與家人餐於臥虎山水庫之農家樂
幾間茅舍傍青山,盡攬煙波水一灣。
豈是村蔬能醉客?眼前妙境絕人寰。
冬日遊濟南錦繡川水庫
佇立冬雲下,清波錦繡川。
攔腰千丈壩,匯聚九如泉。
近岸重重影,疏村淡淡煙。
野鳧三五隻,嬉戲未冰前。
初冬日與上恭兄同遊濟南萬靈山
借問前方路,山民曰萬靈。
寒煙峰似黛,淡霧柏如屏。
野徑無人語,旁枝有鳥聽。
霍然登頂處,卻指那邊青。
丁酉春登郎茂山
登臨郎茂頂,放眼濟南城。
毓秀因泉潤,蔥蘢有舜耕。
大河天外瀉,千佛指邊橫。
九點煙何在,長空萬里晴。
再遊濟南小龜山
南城多毓秀,最愛是龜山。
郁郁塵囂遠,幽幽曲徑閑。
金雞峰可望,蠍子嶺曾攀。
縱有愁無緒,登臨亦忘還。
注:金雞即金雞嶺;蠍子即蠍子山。
千佛山觀蜡梅,
步高福林先生《見蜡梅有作》韻
亭立寒冬幾樹新,依稀夢裏久違親。
芳容獨向春前報,笑口偏將雪處陳。
日映纖枝生灼灼,風驚群雀舞頻頻。
何言瘦骨堅如許,直教東君步後塵。
戊戌夏日與老友同遊濟南芙蓉街
(一)
潺潺曲水送清涼,泉在芙蓉古巷旁。
菡萏含羞腮下露,鳴蟬獨戀岸邊楊。
茶坊香散明清韻,貢院廊迴翰墨香。
小玉當年彈唱處,評書幾度說隋唐。
(二)
街石痕深憶百年,尋常宅院湧清泉。
雲橋依舊匆匆客,文廟曾經嫋嫋煙。
老店名牌稱道地,珍饈美食有渝川。
平生絕少浮閑日,也效兒童戲採蓮。
往期回顧
『詩詞人生 與您有約』
書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龍。
—— 聽花榭藏詩樓
投稿郵箱:tinghuaxie@163.com
微信號:shlinyatou
歡迎投稿,轉發,關注
聽花榭團隊
1
微信交流
聽花榭一群、聽花榭二群、聽花榭三群、聽花榭四群、聽花榭茶話交流群
2
責任編輯
深南、蘇萊曼、抱樸書生、林丫頭、漢子、凌明恕、北窗、西溪逋客、夢煙霏、白衣迦葉、曾寤堂、張一南、雪窗、韋散木、奶茶、李國棟、吳瑾、藻雪齋、拈花微笑、寧静、秘色瓷、陳夢渠、夕窗、易不問、詩齋
3
美工編輯
林看雲、木樨、危闌獨倚、月隱齋、琳瑯、鸝漫、雨季
4
審核督查
*聽花榭初審組
*聽花榭審核一組、聽花榭審核二組
初審組由五位會員組成,審核組由十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組成,均為不公開組。
5
聯誼交流
董學增、陳逸卿、熊東遨、無以為名、四知堂主
6
宣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