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运气思维探索脉学临床应用

脉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华夏文明,是人类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医学内涵。奇可等价于现代理化诊断,神则触脉知病,断人生死。

《难经.十八难》提出的“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脉神章·独论》中提出:“切脉论独,独处藏奸”。可见先导张介宾对脉学早有一定的认识。他还认为:“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

诊脉可反映脏腑、经脉之气血盛衰,刘完素所著《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五脏所宜》云:“凡天之六气所至,则人脉亦应之而至也。“历代对寸口六脉的诊察意义都有不同的论述,可参照六气主客分别确定其诊察意义。

临床实践证明五运定病位,既左手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别对应肺、脾、肾(或命门);气运定病性(升降出入,升降浮沉),既左手寸、关、尺桡侧壁分别对应小肠、胆和膀胱(或大肠,轻取);右手寸、关、尺桡侧壁分别对应大肠、胃和膀胱(或三焦)。具有非常实用临床价值。

一 寸口六脉分属标准

寸口属于条索性局部,寸口脉诊法主要参照六气(主气)的次序定其分属意义,客气作为脉诊变化的参考。

平脉法: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脉搏冲击代表气机的出,和表证有关,脉搏的回复代表气机的入,和里证有关,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如果脉冲击手,来的时候力气不够,去的的时候很大,就是里证。长短定升降,脉位定浮沉,长短定升降,来去定出入。

表1  寸口六脉分属

中医脉诊法常规为如脏腑六位分布,其左右寸关尺六脉按六气(主气)配属分布,反映脏腑、经脉之气盛衰及运动变化。又左手候血,依于左尺之肾水滋养,右手候气,赖于右尺之命火温煦,亦合于“一阴一阳之谓道”。

寸口脉的经络所属:心部在左手寸口,属手少阴经,与小肠手太阳经合;肝部在左手关上,属足厥阴经,与胆足少阳经合;肾部在左手尺位,属足少阴经,与膀胱足太阳经合;肺部在右手寸口,属手太阴经,与大肠手阳明经合;脾部在右手关上,属足太阴经,与胃足阳明经合;右肾命在右手尺中,属手厥阴心包经,与三焦手少阳经合。

寸口脉的脏腑所属: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脱中。右关,外以候脾,内以候胃肮。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心主,内以候腰。

二 有关脉诊的不同论述

《内经》、《脉经》等历代脉诊之书,对寸口脉诊六部分属(脏腑、肢体)的描述存在一定差异。五运六气之理在脉学应用的阐发,逐渐确定寸口脉六部分属标准做出一定贡献。

表2  不同的寸口六脉分属论述

李延昰《脉诀汇辨·脉位法天地五行论》曰:“人配天地而称三才,人身俨然一小天地也。凡两间之理,无所不应……试南面而立,以观两手之部位。心属火居寸,亦在南也。肾属水居尺,亦在北也。肝属木居左,亦在东也。肺属金居右,亦在西也。脾属土居关,亦在中也。以五行相生之理言,天一生水,故先从左尺肾水生左关肝木,肝木生左寸心火,心火为君主,其位至高不可下,乃分权于相火。相火寓于右肾,肾本水也,而火寓焉,如龙伏海底,有火相随。右尺相火生右关脾土,脾土生右寸肺金。金复生水循环无端,此相生之理也。更以五行相克之理言之,相火在右尺,将来克金,赖对待之左尺,实肾水也,火得水制,则不乘金矣。脾土在右关,将来克水,赖对待之左关,实肝木也,土得木制,则不侮水矣。肺金在右寸,将来克木,赖对待之左寸,实心火也,金得火制则不贼木矣。右手三部,皆得左手三部制矣。而左手三部,意无制者,独何欤?右寸之肺金,有子肾水可复母仇,右关之脾土有子肺金可复母仇,右尺之相火有子脾土可复母仇,是制于人者仍可制人,相制而适以相成也。此相克之理也。人诚能礼天地之道以保其身,脉何有不调者哉。”

三 寸口六脉的变化

四时天地之气变化,所应之脉应有春弦、夏钩(洪)、秋浮(毛)、冬营(石)的变化。如《素问·玉机真脏论》:“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刘完素《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尊《内经》所论,探讨脉诊分属意义的不同变化:“天和六脉所至之状”,随六部客气所至而应见之脉;“主客气同则人脉亦同,是俱本位也”;“主气守位不移,客气居无常位”;若主客气不同,视天气实情而从其主客;岁厥阴所至其脉弦、岁少阴所至其脉钩、岁太阴所至其脉大而长、岁少阳所至其脉大而浮、岁阳明所至其脉短而涩、岁太阳所至其脉沉。

“地之六脉”,厥阴风主肝,其脉弦;少阴心火主心,其脉钩;太阴湿土主脾,其脉大而长;少阳相火主手心主,其脉大而浮;阳明燥金主肺,其脉短而涩;太阳寒水主肾,其脉沉。

司天不应脉,皆随君火所在乃脉沉不应也。北政少阴在泉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右寸不应,太阴在泉左寸不应,少阴在泉两手寸口不应,司天者尺不应;南政少阴司天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右寸不应,太阴司天左寸不应;随其所在,期于左右,以其气则合,逢其气则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寸尺交反者死,阴阳交者死。

六气六位之脉,左尺阳气之始,太阳寒水之位,肾与膀胱之脉见之;次生木,左关厥阴风木之位,肝胆脉见;次生君火,少阴暑火之位,心与小肠脉见;次生相火,右尺阴气之始,命门与三焦;次生土,右关,太阴湿土之位,脾胃脉见;次生金,右寸阳明燥金之位,肺与大肠脉见,次生水于左尺,周而复始。

岁中六步主位之脉,各以六气之时有所应之脉,非应者为病;初之气分其脉大小长短不等,二之气分其脉虽旺而未至高茂,三之气分其脉洪盛高茂,四之气分其脉长盛而化速,五之气分其脉紧劲细微,六之气分其脉坚守不伸。

书中申明,“大凡脉候神明”应“天地相参,审其同异,察其胜衰,适气之用,可以切脉之盈虚,断病之祸福矣”。五运六气所应脉法,较之四时之平和脉(春弦、夏数、秋涩、冬沉)更为细致,反映了脉以候神、脉以候气认识的日益深化。

 

四 现代医学对运气脉学认识

象脉学、疾病脉学带头人许远老师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扁鹊脉学传承人,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齐向华老师所创建的全新的脉学体系,更是把运气脉学应用的如火纯青。如他们倡导:以“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五运太过与不及),六府强弱(六气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脉之动静是说明机体内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五运六气在人体小宇宙具体体现。

1 上下之气机升降

上、下是指对脉象超出寸、尺的部位的脉动。“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对于《内经》的此段认识,后世医家多湮没在了尺、寸部的浮脉之中,但清代的龙之章给予重新认识,《蠢子医·第一节·医道以运气为主》:“如今脉理出本位,与古大不同。古时脉理只三部,细按三部便知清。今时三部出本位,只看三部便不中。必须上下去推寻,方能病症知分明。”并载有“脉上窜、下流,如此治”一节,对各种病机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关于“上、下”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古人有人认为超出尺、寸部的脉象属长脉范畴,在脉体整体延长的同时,向上或向下超出寸、尺部,向上超出寸部称为“溢脉”;向下超出尺部称为“覆脉”。对于“上、下”概念古人也有歧义,如《诊家枢要·诊脉之道》“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将血液进退式的循环运行定名成了上、下。笔者认为,上、下脉诊特征与长脉有部分的内容重叠,但是临床也存在脉搏的长度没有变化,而是出现了离心和向心性的整体位移,并且伴有脉搏搏动均衡性的破坏,形成了脉动上超出寸部,而尺部的脉动随之上移而不满部或脉形变细小、压力变小,显现出所谓“上盛”的脉象;或下超出寸部,而寸部的脉动随之下移而不满部或脉形变细小、压力变小,显现出所谓“下盛”的脉象;“上盛”则意味着邪气充斥或气机逆乱在上,所以出现头面、胸部的症状;“下盛”意味着邪气下溜或气机沉陷在下,所以出现二阴、腰腿部的症状。所主病机上、下脉与长脉的侧重点不同,长脉所主是整体的邪气充斥,而上、下脉则侧重于气机的动越或降陷于机体的上、下部位。由于机体的上下阴阳平衡被打破,所以当“上盛”时有升无降则必然下虚,出现下部阳气的相对不足,则显示“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的征象;“下盛”时有降无升则必然上虚,出现上部阳气的相对不足,则显示“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的征象。

内、外是指对血管尺、桡侧壁及外周组织的诊察。脉诊的感受不单是观察血管内的搏动情况,对尺桡侧壁和伴随血管跳动壁外的组织的表现也要进行观察。《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关于以上的外候、内候之说,古代医家有不同的认识,王冰认为,外谓外侧;内谓内侧。李士材则认为外是桡动脉的前半部,内谓后半部;《脉确》则认为是指脉的浮沉。周学海认为是指脉管的内外侧壁,《重订诊家直诀·脉有两侧》:“然脉实有两侧诊法,非扁阔与两条之谓也。夫指平压脉上,其形如此,及侧指与内侧拍之,其形如彼,及侧指于外侧拍之,而其形又如彼矣……内侧主里,外侧主表,袛可取以正脉合参”。笔者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血管的两侧壁及周围的组织,其他说法令人不甚满意。

脉的内、外是指脉搏的两侧组织,脉整体运动形成脉象不仅与血管本身有关,而且也与血管外结构有关。因此,诊脉时不但要感受血管本身的搏动,对于管壁的尺桡侧组织随着脉搏跳动时出现的改变也应该体察。因为在疾病状态下,脉搏的振动会对周围组织形成震动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脉搏的搏动在血管壁外出现时隐时现的线状脉,《蠢子医·第一节·脉不上窜,不下流,如此治》:“右寸外边倒一线,右膀疼痛不能堪;左寸外边倒一线,左膀疼痛不能堪”;“右寸里边倒一线,喉疼喉干不能堪;左寸里边倒一线,心疼心热不能堪”。当代的彭应天老中医也发现“桂枝脉证”是“左手寸、关、尺三部脉管壁之内侧面,另出现线状脉一条,和血管相平行,与脉管外壁相形处于若即若离之间,随同脉搏起伏跳动”;“防风脉证”是“浮取右手三部脉管壁外侧,紧邻血管壁处有一线状脉,随同脉搏跳动”。

脉搏波动时血管壁和周围的组织的关系也具有诊断学意义,周学海认为:“形体柔和者,真气充于脉中,而脉管之四傍,由于肌肉相亲也,外紧内空,内结外散,均非是矣。”(《重订诊家直诀·说神》)他在《脉简补义·脉有散漫无边》中说:“患风热湿热者,脉多混混不清,中坚边散。”指湿热证的患者血管壁与周围组织结合密切,界限不清。《王孟英医案》中大量的病案用“模糊”一词描述脉象,寿小云先生描述的心理脉象中有许多脉象涉及到周围组织,如“恐惧脉”特征主要表现在血管壁的高度紧张而收引,使管壁变得拘紧而细直,在血流的冲击下,壁上附有一种极细的振颤感觉,周围局部组织的振动波在脉搏高峰之后出现,极快地向脉管方向收敛消失;“怒脉”为左关附近的震动,伴周围组织伴随愤怒的情感而局限膨胀窿起,指下血管壁和局部组织产生共振现象,使脉搏显得洪大而有力。

内外之表里
内、外是指对血管尺、桡侧壁及外周组织的诊察。脉诊的感受不单是观察血管内的搏动情况,对尺桡侧壁和伴随血管跳动壁外的组织的表现也要进行观察。《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关于以上的外候、内候之说,古代医家有不同的认识,王冰认为,外谓外侧;内谓内侧。李士材则认为外是桡动脉的前半部,内谓后半部;《脉确》则认为是指脉的浮沉。周学海认为是指脉管的内外侧壁,《重订诊家直诀·脉有两侧》:“然脉实有两侧诊法,非扁阔与两条之谓也。夫指平压脉上,其形如此,及侧指与内侧拍之,其形如彼,及侧指于外侧拍之,而其形又如彼矣……内侧主里,外侧主表,袛可取以正脉合参”。笔者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血管的两侧壁及周围的组织,其他说法令人不甚满意。

脉的内、外是指脉搏的两侧组织,脉整体运动形成脉象不仅与血管本身有关,而且也与血管外结构有关。因此,诊脉时不但要感受血管本身的搏动,对于管壁的尺桡侧组织随着脉搏跳动时出现的改变也应该体察。因为在疾病状态下,脉搏的振动会对周围组织形成震动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脉搏的搏动在血管壁外出现时隐时现的线状脉,《蠢子医·第一节·脉不上窜,不下流,如此治》:“右寸外边倒一线,右膀疼痛不能堪;左寸外边倒一线,左膀疼痛不能堪”;“右寸里边倒一线,喉疼喉干不能堪;左寸里边倒一线,心疼心热不能堪”。当代的彭应天老中医也发现“桂枝脉证”是“左手寸、关、尺三部脉管壁之内侧面,另出现线状脉一条,和血管相平行,与脉管外壁相形处于若即若离之间,随同脉搏起伏跳动”;“防风脉证”是“浮取右手三部脉管壁外侧,紧邻血管壁处有一线状脉,随同脉搏跳动”。

脉搏波动时血管壁和周围的组织的关系也具有诊断学意义,周学海认为:“形体柔和者,真气充于脉中,而脉管之四傍,由于肌肉相亲也,外紧内空,内结外散,均非是矣。”(《重订诊家直诀·说神》)他在《脉简补义·脉有散漫无边》中说:“患风热湿热者,脉多混混不清,中坚边散。”指湿热证的患者血管壁与周围组织结合密切,界限不清。《王孟英医案》中大量的病案用“模糊”一词描述脉象,寿小云先生描述的心理脉象中有许多脉象涉及到周围组织,如“恐惧脉”特征主要表现在血管壁的高度紧张而收引,使管壁变得拘紧而细直,在血流的冲击下,壁上附有一种极细的振颤感觉,周围局部组织的振动波在脉搏高峰之后出现,极快地向脉管方向收敛消失;“怒脉”为左关附近的震动,伴周围组织伴随愤怒的情感而局限膨胀窿起,指下血管壁和局部组织产生共振现象,使脉搏显得洪大而有力。

3 左右之阴阳
左、右是指对应左右双手脉诊,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诊断疾病。“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此段经文提示我们左右手脉的征象可以诊断不同的脏腑病变。后世医家发现左右手脉具有反应不同病邪的特性,《诊家枢要·诊脉之道》:“左脉不和,为病在表,为阳,在四肢;右脉不和,为病在里,为阴,主腹脏”。《脉说·上卷·脉分左右》:“初病风寒,紧脉必盛于左部;初病温暑,洪脉必盛于右部。”再者通过综合分析左右手脉象特征,可以做出病机的判断,如患者左关弦大,右尺浮滑,综合分析就可做出肝木郁结,乘犯脾胃泄泻的判断。

(0)

相关推荐

  • 姚梅龄脉诊42脉(整理)

    一. 脉象的产生 二. 脉管的运动形式: 径向运动:血管收缩 轴向运动:血管中血液向前推进 轴心运动:丢一块石头产生波纹 三. 脉象的分类:依据指下的感觉,把脉搏搏动应指的形象,分别列出来.分类的客观 ...

  • 王云霄脉学整理“泽漆汤”的临床运用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传统医学文献中虽无肺癌的名称,但类似肺癌证候的记载不少.<难经·论五积>曰:"肺气之名息贲 ...

  • 读NEJM,学临床科研思维

    今天挑圈联靠的文献分析为:Intestinal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phosphatidylcholin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N Engl ...

  • 学脉诊 丨 摸脉识别临床常见的25种病!

    导读:本篇罗列了作者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甲状腺疾病.颈椎腰椎病等临床常见疾病脉象特点的一些见解. 如何通过脉象诊查疾病 当今是以西医学为主导的时代,而中西医学理论有着巨大的区别.在 ...

  • 沈绍功全科治要讲座(三十六):服从临床,脉学宜粗,舌诊宜简

    脉学宜粗     中医脉学宜粗分,不宜细分.     怎么分?     浮沉要分.浮脉和沉脉,这个表证和里证不一样.     迟数要分.迟脉和数脉要分,迟是寒证,数脉是热症.     虚实要分.虚要补 ...

  • 中医千年的摸脉技巧,记住16点,你也可以成“脉学大师”

    中医千年的摸脉技巧,记住16点,你也可以成“脉学大师”

  • 技法思维篇:中医临床的治疗规律

    一.痰之治疗律 痰乃津液所化,多因风寒湿热之盛,七情饮食之郁,以致气逆液浊,变成多量稀黏之汁,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于肠胃,或客于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其所见诸症,为咳,为嗽, ...

  • 脉学精粹

    医道流芳中医传承,医道流芳.关注 針推承傳中医针推技能传承.关注医道讲坛名师名医讲解,中医学习提升的小天地.关注艾灸999"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关注 健康归元食疗专注于中医 ...

  • ​揭开千年中医摸脉的神秘面纱,掌握16个脉学技巧,你就是下一个“脉学大师”!

    读这篇文章之前,学过中医的人,请先清空脑子里的脉学知识:没有学过中医的人,请不要怀疑,先看完,多去体会一下,你会感谢我. 1.脉位--脉浮血充盈,正气足,心脏搏动力强:脉沉,人消极,血不足,气也偏弱, ...

  • 脉学精华

    揭开千年中医摸脉的神秘面纱,掌握16个脉学技巧,你就是下一个"脉学大师"! 读这篇文章之前,学过中医的人,请先清空脑子里的脉学知识:没有学过中医的人,请不要怀疑,先看完,多去体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