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趣班选择的回顾
今天看了关于甘肃女生因被老师猥亵而跳楼的新闻,我于是决定给孩子增加一个兴趣班:跆拳道,从前我并没有觉得必须,如今突然觉得,现在这世道,禽兽太多了,我们没有办法时刻对孩子有强有力的保护,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即便后来不能学到多高的段位,至少让孩子能够培养出一种勇气吧。
可能我们的时代变了,有很多问题,倘若我们只是用一种特别文明的,道德的方式,反而成为了伤害孩子的帮凶。
做完了关于跆拳道的决定之后,我突然想总结一下孩子兴趣班选择路上的一些思路。
老大的第一个兴趣班是乐高课,从3岁开始,我就留意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那段时间,家里买了不少的积木,乐高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也有一些木制的积木,孩子很感兴趣,几乎每天都要花半天的时间去搭建,乐高课程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这个课程最初就是用乐高的大颗粒搭建一些物件,比如帆船,飞机、机器人之类的,这个大颗粒上了很久,大概5岁多的时候才会转入到小颗粒,当然,等我们上到5岁的时候,发现樱桃班上已经只剩下她一个女生了。
后来有朋友问我乐高课程到底学什么,其实就是各种搭建,而且在前期都是相对简单的,很多家长可能觉得那些东西在家里买了也可以搭,我当时也没细想乐高课程到底能训练孩子什么素质。
这里面我需要强调一下我对于兴趣班的最初想法:原则只有一条:孩子喜欢。
我把孩子上兴趣班,当成了她探索自己、同时我发现她的某些优势的一个途径,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一旦开始,就必须要坚持。
目前乐高课终于进入到了比较有意思的环节,开始有一些编程概念了,越来越开始具备理科思维,当然,再往后的方向就是机器人大赛之类的,这大概也是樱桃从5岁开始就不再有女生同学的原因,因为已经偏理科了,很多女孩子也许自己没兴趣,家长也觉得没什么必要了。
其实,很多国外的教学理念,都在强调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开发智力,乐高的拼搭也算是一种方式,另外,每次都是带着妹妹去陪课,姐姐在上课,妹妹在外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下课以后姐姐还会给妹妹展示成果,于是我总觉得我们课程的收获是双倍的。
在乐高课不久,就上了画画班,同样的原则,樱桃从3岁开始就表现出对画画的极大兴趣,每天都在不停地画,虽然那些看起来有些很丑,但是自己乐在其中,还经常给画里的小人物编故事,于是遵循第一条她喜欢的原则,又报名了。
比较欣慰的是,画画的兴趣一直保持到了现在,有时候生病都不愿意放弃上课,平时也经常自己在家里画,我觉得这个一方面是她真的喜欢,一方面也有我们不停地鼓励并暗示她要坚持有关系,成为画家依然还是她众多梦想里面的其中一项,当然,我还告诉她等有一天我要出书了,会邀请她给我画插图,她一直牢记心中,并经常提醒我要努力写作。
舞蹈课最初是妹妹要上,姐姐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是看见妹妹上了,觉得自己不上大概会吃亏,于是,就有了第三个兴趣班,舞蹈班,在进行到形体训练这个比较枯燥的阶段的时候,有几次课经常上到一半就哭着跑出来,这时候我告诉她可以选择退出,结果她自己想了想还是决定坚持,我觉得她的这份坚持,大概来自己对美的一种天然的追求,目前改学芭蕾舞课,老师非常严格,但是反而兴趣上来了,孩子自然而然感觉到了舞蹈的那种美,不管是衣服,还是那种形体,以及小姐妹之间的舞蹈动作的较量,都是促使她继续的原因。
在来到海淀之前,我觉得我对于兴趣班的选择,基本保持了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控制数量,并保证留出周末的空闲,而且也大多是按照孩子的意愿来选择。
今年开始给孩子加入了一门英语课,这是第一门学科类的课外班,虽然之前一直上的是双语幼儿园,但是依然不甚理想,在家里又很难创造出语言环境,所以,有些钱注定是要让别人来赚,自己的孩子,也真的是要让别人来教。
英语课一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目前来看很有效果,孩子自信了很多,自主输出也渐渐多了起来,整体感觉就是开始入门了。
当然,我们家的孩子爸爸是这样的,每当你说给孩子报了一门兴趣班,他就会问会不会太多了,是不是周末都没时间玩了,但是哪天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什么,就又会衍生出很多的需求出来,我有时候真的羡慕他这种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管理方式,太负责了,又似乎太不负责任了。
全职妈妈的难做,真的是无处不在。
要不是自己的孩子,谁也不愿做这种吃力不见得讨好的工作。
那天认识里小区里的一个妈妈,我帮她数了数,孩子大概上了八个兴趣班,周一到周五每天放学后都有,周末每天两个,英语、钢琴、马术、演讲与口才、画画、跆拳道,舞蹈,她说现在尽量让孩子多去学一些比较好玩的事情,就是希望她将来如果成绩不好,或者某一方面不突出的话,至少在其他方面能找到乐趣。
后来我见了孩子几次,并没有表现出来的苦不堪言,孩子很自信,也很沉稳,后来又交流了一下各自的生活,作为一名资深全职妈妈,她自己闲暇的时候,也会学学插花,学学茶道,也是一个讲究生活质量的妈妈。
这个妈妈的选择以及这个孩子的表现,给了我关于兴趣班的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我想:即便是同样的选择,妈妈输入的价值观不同,孩子表现出来的接受度以及吸纳的东西也会不一样。
我们到底是要把兴趣班当任务?还是要把每一个兴趣班都当成一个新的游戏场?
这是我们自己首先要想清楚的问题。
艺术类的兴趣班,和文化类的兴趣班,究竟怎么平衡?
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在老大身上适用的原则,放在老二身上不灵了,老二到现在为止,只对舞蹈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其他的都一般,于是,可能就需要我的一些引导了,或者,干脆就是老大带老小的原则,省钱还有效。
关于兴趣班的选择,我的思路也一直在变化。
最近这一个多月自己练书法,发现了没有童子功是多么大的一个遗憾,如今每天两三个小时,从基本的中锋行笔开始,其实都是在练童子功。
有时候就会特别羡慕那些小时候接触过书法、去过少年宫的孩子,因为很多东西,也许你中断了,但也许,在你中年或者晚年,又将成为你的一份兴趣爱好,大概任何的付出,都会在某一个时间体现出价值。
而如今,孩子这个阶段,接受能力强,心思单纯,学什么会什么,而且功利心没那么重,就不会因为各种得失利弊耗费无畏的心神,所以,应该是非常好的学习阶段。
海淀这个地方,有它的神奇之处,这里的兴趣班琳琅满目,非常完善,应有尽有,且时间上弥补了正常学校时间的一切业余时间,以至于搬来小区一个多月,没有交到一个固定的朋友,因为放学以后,聚集在滑梯里玩耍的孩子十分的少,多半孩子要么背着各种乐器,要么背着印有培训机构名称的书包,都是行走在学习的路上。
有时候觉得,理性只要碰到了不断增加的欲望,就终将变得不理性。
遵着我现在的思路转变,孩子的兴趣班大概会越来越多吧。因此我需要时刻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一些曾经最坚定的原则:
我们让孩子上一些兴趣班,是希望她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是让她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学会自我激励,而最终的最终,都是为了更快乐,更自信,倘若已经违背了这些初衷,那么,也许我们给孩子选择的兴趣班之路就开始走偏了。
自勉!
(插图由樱桃小朋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