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叫醒装睡的防沉迷系统

作者:张 涛

目前,各地纷纷开启寒假模式,不少家长希望通过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长。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该系统存在不少漏洞,实名制形同虚设。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由各主要游戏、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推行的软件系统。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的使用时段、在线时长、服务功能等会受到限制,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然而,这一被广大家长寄予厚望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在迷恋网络的青少年眼中俨然成了“马其诺防线”,可以轻易绕开不受限制。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失灵,很大程度上源于网络平台出于商业利益故意“装睡”。根据规定,网络游戏必须实名注册,但不少平台在执行中打了折扣。一些平台只需要填写身份证号码就能注册登录,并不会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是否真实。还有的则可以使用微信、微博、QQ等第三方账号登录,美其名曰“第三方账号已经进行了实名认证,通过第三方账号登录可以简化程序”。

同时,“游客模式”管理的失范,更为青少年沉迷网络打开了后门。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网络游戏企业可以对其游戏服务设置不超过1小时的游客体验模式,对使用同一硬件设备的用户,网络游戏企业在15天内不得重复提供游客体验模式。但在现实中,“游客模式”往往想玩多久玩多久,完全不受限制。

此外,系统缺乏刚性约束,不同平台各自为政,也让防沉迷系统失去了存在感。目前,各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仍然依靠用户的自主选择,即便在个人资料里填写未成年人信息,系统也不会自动跳转青少年模式。而对于自制力差的青少年来说,如果没有家长监督,自己肯定不会选择此模式。再者,防沉迷系统都是平台各唱各的调,相关数据缺乏共享,孩子们可以在不同平台之间任意切换,时间到了就换个新游戏玩。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落实到位,对于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查漏补缺,筑牢防线。(张 涛)

来源: 人民法院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