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痕迹鉴定学》之宋 建窑金兔毫盏微观痕迹赏析
宋 建窑金兔毫盏釉
建窑窑址座落在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池中村一带,北距水吉镇约3千米,西距建阳市约33千米,南距建瓯市约50千米,窑址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园头坑)、池中等处,方圆十余里,瓷片、匣钵等堆积如山,俯拾即是,窑址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
宋 建窑金兔毫盏釉
宋 建窑金兔毫盏釉
宋 建窑金兔毫盏釉
水吉镇历史上曾属于建瓯市辖地。建瓯,宋以前称“建安”、“建州”,为州郡所在,南宋时期设“建宁府”,治所均在今建瓯市(驻地为芝城镇)。民国时期,水吉一度作为特别区,1940年设县。1956年水吉县撤销并入建阳县。历史上窑因处建州、建宁府辖地而得名.后因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又有“水吉窑”、“瓯宁窑”等称呼,又由于建窑以生产黑釉瓷器见长,故又有“乌泥窑”等称呼。
釉下高清100倍微观图:
宋 建窑金兔毫盏釉下微观
建窑初创于晚唐五代时期,其产品为青瓷,两宋是其鼎盛时期,主要生产黑瓷,其产品主要为碗,俗称“建盏”,流传海内外,影响广泛,也因此奠定了建窑历史名窑的地位。建盏造型古朴简单,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别,其黑瓷釉色变幻无穷。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装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有如神助,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
折射光釉面高清100倍老化痕迹图:
釉面老化痕迹图
建盏的黑,不是一片傻黑,而是犹如夜空或深潭一样沉静的黑,黑釉中呈现的各种神秘斑纹,更是使人感到非人的力量所能达到,而是“窑神”的杰作。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釉在高温中易于流动,故有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与那些过于精致谨慎的器具相比,更带有一种粗率自然的亲切感,更能触发人们的无穷遐想,沉稳中多了几分灵动之美,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建窑黑瓷玻化的程度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宋代是一个理学文化主导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平静柔和的心绪意境,建窑的黑釉瓷器所散发出的端庄而略带神秘的美感,正迎合了宋代的审美意识。
口沿高清100倍微观图:
口沿100倍高清微观图
古代龙窑依山而建,长度都在数十米以上,窑内的温度和气氛不仅难以控制,且在各窑段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建盏又为高温铁钙系结晶釉,窑内的温度或气氛稍有变化,最终烧成的釉色、斑纹都会有明显的不同。
另外,建窑的龙窑长度多在百米以上,每次的装烧量高达十万件,且兔毫又是主打产品,可以想象当时宋代建窑每年所产的兔毫盏数量。
“据近年来考古发掘资料统计,(宋代建窑)大陆后门窑址生产的黑釉器中,带兔毫纹的比例大致为60%左右,黑釉(乌金釉)约占25%,油滴、铁锈斑和酱褐、酱绿(茶绿)等其他釉色及纹饰约占5%,生烧品约占10%。”
底胎高清100倍微观图:
底胎100倍高清微观图
因此,建窑兔毫盏的釉色、斑纹是非常丰富的,几乎难以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概括,只能从毫纹颜色进行简单地分类:金兔毫、黄兔毫、青兔毫、银兔毫、灰兔毫等。
底釉结合层高清100倍微观图:
胎釉结合层100倍高清微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