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泉:《巍巍高陵塔》
巍巍高陵塔
原高陵一中校长:段玉泉
顺西包公路,车行至渭河之阳的奉正原上,极目北望,依稀可见赭石般亮丽的高陵塔耸立于平畴沃野之间。高陵塔曾有过佛事鼎盛的年月,历尽沧桑之后,而今静默地身居于原谓昭慧院、今为高陵一中的校园之内,朝朝暮暮聆听着琅琅书声,用飞檐翘角上悬挂的风铃吟唱着清新和吉祥。
高陵塔本名三阳塔,始建于唐大中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阅历。据明代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邑人吕楠所写的《重修昭慧院记》中云:昭慧院“在高陵城东三里,俗以其在泾阳、渭阳、咸阳之北也,又曰三阳寺”。寺内之塔名遂以“三阳”命之,既含有地域特点,又暗合了“三阳开泰”之意.
三阳塔十三级,通高53米,密檐式八面体方砖结构,雄奇突兀,沉稳刚健。底径9米,渐高渐收,叠架而立。二层以上四面开窗,壁内空阔敞亮,微风拂进亦时鸣呼呼之声。设砖砌踏步悬梯通至顶端朝天洞口。探身出洞,以球状塔尖为圆心,走二尺宽平台可绕转一周。身浮于飘忽轻雾之中,手揽薄云,对月而谈,会体验一番天庭感受。
每每仰目而视,常赞其处乱不惊镇静自若。明嘉靖年间关中地震,房舍坍塌满目凄凉,而她却岿然屹立纹丝不动,一如平常那样泰然地招风接阳。白色恐怖时期,曾为我地下党员秘密集会的场所,在黝黯中闪烁出一道光芒。彼时的斗争志士现已白发苍苍,但当旧地重游时,仍勃发出英年的豪情。
我欣幸自己生活在她的身旁,既能享受一份清静,又能得到一份感召。
风铃依旧
三阳塔,今人称谓的高陵塔,古老的风采永恒在博大的空间。每每少憩于白蟒原头,极目北望,但见擎天的神韵映衬在平畴绿野之间、暖暖树丛之外,耸立的隽秀隐藏着神秘的诱惑。
由于供职异地时间紧迫,过去总是擦肩而过,匆匆间怀抱过许多遗憾。看着高塔头顶蓝天,肩绕白云,傲阳里全身上下赭石色的亮丽,悠悠的西包公路竟变成了拉扯不断的情思。
现在,我已是三阳塔的半个主人了,与她相依相偎有八年之久。塔就座落在我任职的重点中学大操场南侧的高台上。清晨和风荡漾,我走了原样的浪漫“太极”,伴她在旭日东升中渐露风容;傍晚轻燕翻飞,我与内贤散步聊侃,伴她在夕阳余晖中漫入暮霭。课余闲暇时分,兴味丛生,打开面窗的玻璃窗,赏心悦目于文坛大师们的杰作,塔影遮掩起书页半面,光线明暗适度,静谧的氛围如天庭仙阁。有时灵感催人,伏案而作,方格纸在塔影中铺开,钢笔在塔影中走东荡西,心也如塔影般安闲无声,竟至忘却圭漏。窗外的大叶杨爱恋地抚摸着塔影,塔影柔情地印在心头。幽微细腻的清爽流入心绪。
塔体通高53米,13层8面体迎风映日,密檐层层,凌空欲飞,依据八卦方位伟然矗立。第二层以上,正对着东西南北四面开窗,塔内四壁敞亮,不闻尘嚣杂吵,唯有风声轻叙。转四廊拾级而上,愈高愈感到飘逸,呼吸穹宇清新,手揽游云薄雾,胸怀如茫茫旷野,心底似碧空澄明。而塔更是感慨良多。自唐代大中年间伊始,阅历积淀一千多年。荣荣枯枯,枯枯荣荣,风雨沧桑,迤逦至今。宋代水淹寺院,明朝荒草漫壁,她处之若素,平平常常地耐过孤寂。明嘉庆年间,关中地震,她竟泰然不动。日寇狂轰滥炸,她仍岿然屹立,于沉默中抵御欺凌。第三层曾是我地下党员开会的密室,最高层曾掩护过我抗暴队员。如今,融融祥和之情浓浓郁郁:县城高楼林立,街道彩色棋布;渭河电站织就繁星万点;高陵大地金秋梨园飘香。塔在细察,柳下书声琅琅,操场上竞争风流,两千名学生正当青春花季,理想的云雀从教学楼放飞到朝霞彩云之间高翔。
激动深藏在内心。依然晨接朝日,目送晚霞,朴实无华,淡泊自处。默默地身居渭水之阳,静静地旁观灵秀骊山落霞,细细地聆听着游人如织的大雁塔的钟声。神通终南瑞气,脉连太白风骨。寒来暑往,岁岁年年,只是柔情地给你我他依旧摇动着清脆的风铃。
塔意朦胧
家居与三阳塔只一箭之遥,抬头便见她的婀娜,低头犹现她的风韵。她那曦光敷彩、月照泛辉、雨润清秀、雪映倩影,我爱;而雾笼轻梦,尤使我醉入遐想。
早春。霜晨。北风飕飕,雾海茫茫,深幽幽灰蒙蒙,四下里毛玻璃似的,弥漫着猜不透的谜语。有光?无光?明暗之间,有无之际。天地变得狭小,一段身姿消失了,塔体隐没在苍宇深处。悄然无语。感觉上,在我看惯了的那个位置,影影的,模模糊糊,仿佛矗立着一柱图案。片刻,雾色微微发亮,塔如在远山之颠,像漓江两岸的孤峰那般突兀。黄山的雾起深涧,天子山的云惑峭岭,此时在我的身遭演现着。塔仅窈窕于数丈之外,然而竟显得那么飘渺,那么虚幻,令人萌生出对旷远的向往。
凉风不寒,水气湿衣,一排房舍歌声未醒,我在漫步中享受着一片静谧。不知什么时候,旭日已高挂云空,圆似车轮,红颜玉润,水洗过一样净洁。天穹膨胀了,淡蓝色的帷幔自上而下渐化为浅橘色的丝绸。塔顶隐隐转亮,向阳面约有赭石闪光,而背阴处仍青罗舒卷。塔下雾气沉沉,依旧缭绕不绝,如柔沙飘拂,似祥云升腾。须臾,晓岚由“浓妆”变为“淡抹”,塔还是“犹抱琵琶”,待字闺中,娇娇隽秀亭立于天幕之下,文静而典雅,给不人以涤尽芜杂、荡去尘嚣的清新感受。偶尔几滴鸟鸣,浮于琼枝之上,又绕塔几匝,回回折折,然后像游丝般细微,被薄薄轻雾托向远方。
我的思绪也随鸟叫声跨越了季节。夏日午后,南风掠过渭水,云雨遮住了烈阳。缕缕青烟从天外飘来,塔姿呼隐忽现忽明忽暗,自然地变换着色调,刚露妩媚却又娇羞,雾聚雾散动人心怀。又有中秋前后晚霞已落时分,这儿的溶溶月色,淡淡金风,袅袅云烟,纤纤素影,更让人消魂。我常于此时闲坐于塔侧画亭之下,凝望着塔后的夜空,寻觅着远天星点的诗意。
我欣赏雾塔的朦胧之美,而在我心里所竖起的,却并非只是一种朦胧。
(关注ID:wang2050164243)
(书香雅韵欢迎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