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三十六)

196.來 lái
字源解说:“來”是“麥”的本字。來,甲骨文

像叶子对生

的麦子,顶部的一撇

像麦穗。有的甲骨文

略有变形,误将表示麦茎的中间一竖

穿透表示麦穗的一横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加“彳”

(行,迁移)、

(止,“趾”),强调麦子由异域“引进”中原。麦子是从南欧及西亚引进的作物品种,产量大大高于黍、粟等本土作物,古人将这种优良作物命名为“來”——外来的。

造字本义:麦子,从外域引进的作物

说文原文:來,周所受瑞麥來

。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爲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

。”凡來之屬皆从來。洛哀切 。

释文:来,周代先人所接受的西域瑞麦。一支來麦有二支麦峰(指篆文字形中的),象麦子的芒刺形状。它是上天送来的宝贵礼物, 所以称这种庄稼为“行来”的“来”。《诗经》上有诗句唱道:“诒我來

。”所有与来相关的字,都采用“来”作边旁。

例如:贻我来牟。——《诗 · 周颂 · 思文》
需要了解的內容:“來”即麥名,“來

”謂“來和

”。“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是解說“來”字之構形。謂“來”字之形是一根麥杆二個帶鋒芒之穗,其穗作麥芒麥刺之形。今考字見甲骨文,作

,正麥子之象形,甲骨文有用其本義者,如《

云藏龜》177.3:“辛亥卜,貞:

刈來”即其例。用為行來之來是同音假借,並非由“來”作為麥子是上天所賜來,因而引申為行來之來。許慎以“麥”為來字之本義及說其構形均是,唯謂“來”專是周所受瑞麥,是天所賜來,則不免穿鑿。本部只隸一“

”字,从“來”之假借義得義。

197.麥 mài
 
字源解说:“来”是“麦”的本字。来,甲骨文

像叶子对生

的麦子。麦子是从南欧及西亚引进的优良作物品种,因此古人将它命名为“外来的”。当“来”的“外来”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

(夂,倒写的“止”,表示外来)另造“麦”代替。

造字本义:从外域引进的作物。
说文原文:麥,芒穀,秋穜厚薶,故謂之麥。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來,有穗者;从夊。凡麥之屬皆从麥。莫獲切。
释文:麦,带芒刺的谷物,秋种厚埋,因此称为“麦”。麦,属金。所以麦子的地理金旺而生,火旺而死。字形采用“來”作边旁,表示有穗;字形也采用“夊”作边旁。所有与麦相关的字,都采用“麦”作边旁。
需要了解的內容:“麥,金也”云云是以五行說麥之習性,謂其性屬五行中之金,金王(指夏天)時生長,火王(指秋天)時死亡(即成熟)。字見甲骨文,作

形,當是“來”字的繁化形體,其初本作

,古人認為此種作物天所來,故追加

,

,為倒趾,倒趾在古文字構形中充當意符,表示降、來、復等意。故天所來之瑞麥便在“來”的基礎上追加

旁以增顕其義,遂形成異體。因行來之來與麥來之來同音,故借麥來之來以表行來之來。又,行來之來在語言中使用頻率甚高,便探用異體分化方式,以“來”字專表行來之“來”,以“麥”字專表瑞麥之“麥”。這種分化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經完成。許云麥字从夂,没有說明何以从夂,且許書又訓夂為“行遲曳夂夂,象人兩脛有所

也”,遂使人有“从夂不可解”之憾(王筠語)。凡是从麥的字,本義與麥子之種類、麥實之磨炒、麥實之皮屑末兒、麥實之制成品等相關。

198.夊 suī
说文原文夊,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凡夊之屬皆从夊。楚危切。
需要了解的內容:“行遲”謂行路遲緩。曳”謂摇曳,“夂夂”表舉步困難。“象人兩脛”云云言字形像人的两條腿有所拖曳的樣子。其實夂即甲骨文所見之

,

為倒趾,它在古文字構形中表示降、來、復等意。許慎釋其形義不確。本部所隸从夂的字,本義有的與行、來等有關,有的只是由一種人形符號所加的足趾形變來,舆行、來義無關,如憂、愛、

、夏、

、夔等。

199.舛 chuǎn
说文原文對臥也。从夊、

相背。凡舛之屬皆从舛。

,楊雄說:舛从足春。昌兖切。

 
例如: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汉书·扬雄传》
需要了解的內容:字由相背的兩只脚的象形文組合而成,為“舞”、“乘”等字所从。如舞,西周金文所見作

,乘作

。許慎以對卧為釋不確。本部只隸二字,一為“舞”,其初文見甲骨文,作

,像人雙手持旄尾而舞,

下無足趾。西周始見加舛形者,作

,為篆所本。一為“

”,訓“車軸耑鍵”(即貫穿車軸兩端的金屬鍵),因其“兩穿相背”,故从二趾相背之舛以現其義。

 
200.舜 shùn
 
字源解说:,籀文

(炙,烧烤)

(土,用湿泥涂裹),表示将食物、尤其是兽肉涂裹湿泥后用火烧烤,以减少对食物的破坏。篆文

(匚,框子)

(炎,火焰)

(舛,舞蹈的两足),表示手持炬舞蹈,以敬火神。

造字本义:手举火把舞蹈,以示对火的崇拜。
隶书

有所变形。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或开创性的文明功绩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推广系统用火的首领为“炎帝”;最早推广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最早推广制陶的首领为“”;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领为“舜”;最早推广渔业的首领为“鲧”;最早推广治水的首领为“禹”。

说文原文

,艸也。楚謂之葍,秦謂之藑。蔓地連華。象形。从舛,舛亦聲。凡䑞之屬皆从䑞。今隸變作舜。舒閏切。

古文䑞。

释文

,一种草。楚国人叫它“葍”,秦国人叫它“藑”。这种草蔓延满地,花开连片。象形。字形采用“舛”作边旁,“舛”同时也是声旁。

例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送瘟神》
 
需要了解的內容:饒炯《說文解字部首訂》云:“匚者,曲蔓也。炎者,連華也。中當作

,象兩簇之重,每簇四華對生,篆涉隸變,遂與炎火字同矣。”其从舛者,當是其蔓在地而花對生,如兩足相背,或蔓各向兩旁爬去,猶兩足相背。本部只隸一“

”字,訓“華榮”(花開得茂盛),本義與舜相關。

整理  知秋

本源书苑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宓字

    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甲骨文 对戈堆 的误写.宓,甲骨文 (宀,房屋.仓库) (两个"戈",成堆的戈戟兵器),表示仓库堆满戈戟兵器.有的甲骨文 误将戈戟堆 写成"必&q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

    十  言 誩 音 䇂 丵 55. sà ()三十幷也.古文,省.凡之屬皆从. 56.言 yán 字源解说:言,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舌 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简体甲骨文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二)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二) 67. jú 说文原文:叉手也.从 .彐[段注:此亦左右变之].凡 之屬皆从 .居玉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隸作"臼".許云叉手謂字形表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四)

    为复兴华夏文化而读书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支   畫 隶 臤 臣 79.支  zhī 字源解说: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一种主干轻而有韧性的植物.支,籀文 = ("竹"的上下结构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五)

    86.殳  shū  字源解说:殳,甲骨文 = (圆头长柄的打击器物)+ (又,抓持),表示手持一柄大锤.有的甲骨文 字形中的大锤 佩有缨饰.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长柄大锤击杀敌人.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六)

    92.攴 pū 字源解说: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权杖.攴,甲骨文 = (卜.权杖) + (又.抓握),表示持杖击打. 造字本义:手持权杖击打.金文 .籀文 略有变形.篆文 将甲骨文的 写成&quo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八)

    104.白 zì 说文解字: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气,从鼻出,與口相助也.凡白之屬皆从白. 例子: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 · 士节> 需要了解的内容:為自字異體.自字甲骨文.西周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九)

    110.奞 suī 说文原文:鳥張毛羽自奮也.从大从隹.凡奞之屬皆从奞.讀若睢.息遗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依本部所隸"奪"."奮"二字金文所見从 . 觀之,許慎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三)

    卷一下 11.屮 chè 说文原文: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徹.屮盉hé,象草形,一茎两芽叶.凡屮之属皆从屮.丑列切. 需了解的内容:甲骨文像草形,与艸为一字.本部所收从其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三十)

    166.䖒xī 说文原文:古陶器也.从豆,虍聲.凡䖒之屬皆从䖒.許羈切 .   需要了解的内容:楚帛書作 ,亦从豆虍聲.<段注>云:"陶當作匋,<書>多通用.匋,作瓦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三十一)

    171. 凵  qū 说文原文: 凵盧lú,飯器,以柳作之.象形.凡凵之屬皆从凵. 凵或从竹.去聲.去魚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盛飯之器的象形字."凵盧"即其名.<段注&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