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留宿3名小伙,天亮赠30元路费,20年后她却收到百万支票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这是唐朝诗人崔国辅的一首古诗-------《漂母岸》。该诗描绘的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尚未发迹前的窘迫遭遇。韩信年轻时不拘礼节、不置产业,终日游手好闲,到处蹭饭。同乡人见之都唯恐避之不及,最后沦落为无饭可蹭饿肚子。

好在心声恻隐的漂母看见韩信着实可怜,于是赠给了韩信几口饭,“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落难中的韩信得到好心人的救助心怀感恩,于是对漂母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漂母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多年以后,韩信作为西汉开国功臣被赐封为楚王,此时的他衣锦还乡,为了兑现当年的诺言赠与漂母千金,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饭千金”典故的由来。唐朝诗人崔国辅的《漂母岸》说的就是这个“一饭千金”的故事,“一饭千金”后来也被引申为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在古代,像不图回报而心地善良地帮助他人,最后受恩者厚重地报答施恩者的事例不胜枚举。譬如,衔环结草、黄雀衔环、蛇雀之报、慈乌反哺、羊羔跪乳等等,无论是那种报恩的关系,其中心思想就一个:施恩者不图利,受恩者厚报恩人,即我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件很平凡普通微小的事情,哪怕像赠人一支玫瑰一样微不足道,但它的温馨都会在送花人和接受花的人心里慢慢升腾,感恩之心就会如燎原星火一样传递到整个社会中来。

从而营造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促使社会氛围的良性循环发展,恰如那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她有着比“漂母”还高尚的情操(漂母收了韩信的“红包”);她的积德行善之举远远超过了“漂母”,她不光在他人身陷困厄时,给予了一顿饭,还从人格和灵魂上赐予了别人无穷无尽的力量,她就是当代远胜“漂母”的时代先进人物------戴杏芬。

戴杏芬,仙居杨府村人士,目前和丈夫在浙江省临海市杜江经营一家面馆。一家普通面馆的老板娘,看起来是位再普通不过的妇女了,但在年轻小伙子们遇到困难时,她不仅主动救助了别人,还“授人以鱼”,使得其中一人多年以后成为亿万富翁。

这位摇身变成亿万富翁的小伙子也没忘记当年的恩情,20年后,他找到了她,并奉上了百万支票和各种价值不菲的礼品给恩人戴杏芬,可她却全部予以婉拒。她是名很普通的人,但她的精神震烁古今、传唱千古。

如果在你的身边曾遇到过像这样的好人好事,或者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亲爱读者们想做一位正能量满满的人,不妨消磨几分钟的时光,静下心来读完这篇文章,或许对你的人生有所启迪。

1993年3月的一天傍晚,当天空中的晚霞万丈金光地撒在大地上,落日余晖即将淹没在地平线之下,忙活了一天面馆生意的戴杏芬刚刚打烊关门后不久,就听到了外面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音。

戴杏芬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到门旁问道:“谁呀?”,屋外传来几声口齿不清的嗫嚅声音,听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戴杏芬打开门,蓦然发现站立在眼前的是3个年轻小伙子,他们衣着破旧、头发脏乱、面部黧黑,其中还有一位小伙个子黑瘦,3人简直一副活脱脱的乞丐模样。

不过,看眼神和精气神,他们也才只是十七八岁的样子,这个年纪应该是从学校逃学出来的吧?

来不及等戴杏芬从一串狐疑中缓过神来,3名小伙直接表明了借宿的来意。原来3人从老家四川出来后打算去浙江温岭务工,可在到达杭州后遇到了小偷,随身钱财全部被偷走,没有钱,他们没办法搭车,只好硬着头皮徒步往目的地行走,走一路算一路。

可渐渐地,他们已经走得精疲力竭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更严重的是,此时,3名年轻小伙子中的那名黑瘦个子的同伴高烧不退、脚破化脓,情势岌岌可危,如果没有人留宿他们,那么,他们的这位小伙伴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当戴杏芬得到了3名小伙的处境后,没有任何犹豫便留宿了他们。这对于戴杏芬来说,需要莫大的勇气。

因为此时的她刚刚新婚不久年仅24岁,恰巧丈夫又不在家,一位少妇留宿3名小伙,隔壁邻居会怎么想?外人会怎么议论?更何况,戴杏芬所了解到的情况,都仅仅只是3名小伙的说辞,并无其它凭证能证实他们所言非虚,倘若3名小伙心怀歹意,势单力孤的少妇戴杏芬怎能是他们的对手?

但戴杏芬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在她看来,眼前的3名小伙模样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估摸着跟自己弟弟的年龄也差不多,且3人面善,看起来也不像是坏人,哪个人出门落难时不需要点帮助呢?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现在他们举目无亲,更没有一个熟悉的朋友,难道任由这3名年纪轻轻的小伙饿死、病死在大街上?想到这里,戴杏芬毅然将3名小伙迎入了屋内。

3人进到屋里后,戴杏芬忙不迭给他们生火做饭,很快,一大桌丰盛的饭菜被端上桌,早已几天都没吃饭的3人在饭桌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然后,戴杏芬又给他们准备了泡脚的热水和被褥,同时,给发高烧的黑瘦个子小伙退烧。

在她忙活之际,戴杏芬也没落下与3名小伙子聊家常。经过攀谈,她才知道,发高烧的那个黑瘦个小伙叫何荣锋,来自四川省酉阳县麻园村,现年17岁。据何荣锋自述,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个以杀猪卖肉为生的屠户家庭殷实。可就在1993年的一天,一伙盗贼把他家中洗劫一空,原本殷实的家境,瞬间就变得负债累累了。

何荣锋的父亲仔细一核算,居然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巨债。要知道,在90年代,一个家庭要是有一万多元,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万元户”了,“万元户”的含义就如同当今的“暴发户”,就算是非常有钱了。

那么,有人就问了:90年代的一万多元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以居民的平均存款数对比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以物价和货币发行量来计算,一万多元相当于现今的130多万元,显然偏差太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存款在1990年和2019年,分别是800元和5.86万元,也就是说,30年的时间居民存款上涨了73倍。所以,按照这个标准,90年代的1万块钱就相当于现在的73万元。

73万元,即便是放在当今的农村也算得上是小小“土豪”了,更遑论物价低廉的90年代,当时人民币拥有的强大购买力更是惊人。因此,考虑到90年代的国情,何荣锋家当时所欠下的这笔巨债的压力便可想而知了。

由于家庭欠下累累巨债,时年17岁的何荣锋不得不中途辍学,跟随着一位叫丁笠的朋友去浙江温岭打工。据丁笠讲述,丁笠有一位姐姐在温岭市工作,他们只要结伴而行,到了温岭就可以打工挣钱了。可没想到,当他们到达杭州,钱包被偷,没有钱,他们只好打算一直走到温岭去,结果实在是撑不下去了,便沿街敲门,碰了一鼻子灰后,幸亏遇到了好心人戴杏芬的留宿。

听完3人的讲述,戴杏芬不由得感叹生活的不易,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家庭分忧。于是戴杏芬动情地说道:“你们呐,刚踏入社会,做人做事一定得凭良心、讲诚信,有了好的口碑才能赚钱哩!”仨人似懂非懂,懵懵懂懂点了点头。

次日,天刚刚亮,3名小伙便准备告别戴杏芬继续赶往温岭。一晚的留宿,早已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戴杏芬的言传身教更是深深隽刻到他们的骨子里去了,也就是从那刻开始,他们打心底里记住了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住她的教诲。

当戴杏芬得知3人要继续赶路,于是亲自把他们送到了车站,并拿出30元钱作为路费分给了3名年轻小伙。把钱给到他们手中时,戴杏芬轻轻地说道:“去吧!去温岭吧!一路多加珍重!”

3名小伙挥泪作别了他们的恩人戴杏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温岭,可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丁笠的姐姐只安排了一个人的工作,3人于是打算逃票去天津,但在火车上去坐过了站,火车把他们送到了沈阳。

3人到了一座更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后处处碰壁,期间还曾多次上当受骗,不过,即便是在厄运不断的逆境中,何荣锋牢牢记住并恪守着戴杏芬的教诲。经过努力,何荣锋凭借着吃苦耐劳和诚信立身等做人做事的态度,终于在沈阳站稳了脚跟,并成为了一个油漆厂里的管理人员。

由于他工作出色认真、人品踏实可靠,厂子老板很快便将所有的业务承包给了何荣锋,何荣锋凭此发迹,后来生意越多越大,十几年以后,何荣锋成为了沈阳玖玖利峰集团董事长,身价过亿。

可他始终无法忘怀当年在他最为穷困潦倒、最为人生失意时,戴杏芬给他们的帮助和教育,戴杏芬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中的精神“灯塔”,指引着他不断克服困难、努力向前。

他不时地念着戴杏芬的善良和恩情,想得难受了,就拿起笔在日记里倾吐。日记用给戴杏芬写信的写法,开头都是“戴姐姐”,然后就将自己的心思与目前的情况一一写出。这种日记,他写了有千余篇,记载了他的思想、喜怒、变化诸般情景。

每当他回忆起这么些年以来的辛苦打拼,无一不是在恪守戴杏芬的教诲上所取得成功的,何荣锋不无感慨的说:“这个戴姐姐”简直是‘神姐’一样,她的点化真的就是点石成金,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从此,他在日记中开始以“神姐”称戴杏芬了。

正是高洁的人品和发自心底里的善良,何荣锋多么希望能见到他日思夜念的“戴姐姐”,可是,在他功成名就后,他也曾通过当地派出所来查找、托熟人来寻访,却一无所获。但何荣锋并没有放弃,他甚至逮住机会就向与他合作的浙商涕泪横流地讲述他与戴姐姐的故事,希望浙商的合作伙伴能够帮他打听恩人的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搜山检海式的寻访,2013年,何荣锋终于打听到了他日思夜盼的戴姐姐了。不过,此时距离当年戴杏芬收留他们的那一幕,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了,20年的沧海桑田,足以使得人世间物是人非,戴姐姐还记得当年他这个“弟弟”吗?

怀着一份忐忑和虔诚的感恩之心,2013年5月,何荣锋带着妻子从沈阳专程赶到了浙江省临海市,见到了他这位朝思暮想,渴求报恩的大姐。尽管岁月在她的皮肤上冲刷出了细微的千沟万壑,但大姐依旧还是那么年轻美丽、和蔼可亲。

面馆还是那个面馆;大姐还是那个大姐;街道还是那个街道,一切都仿佛依然如故,未曾有丝毫的改变;一切又像是陌生中充满了熟悉的回忆味道,似乎一切的一切又陡然发生在昨天。

看到戴杏芬,何荣锋的泪水顿时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而此时他眼中的戴大姐滚烫的泪水也汩汩直下,二人动情地拥抱在了一起哭成了泪人。

一阵家长里短的亲切攀谈后,何荣锋掏出了一张百万元的支票塞到了戴杏芬的手里,戴杏芬果断谢绝了何荣锋的好意,只是朴实地说道:“作为小生意人,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你有出息了,我很高兴,这就足够了!”,何荣锋见戴姐姐执意如此,只好作罢,但在临走时又买了10万多元的虫草等高级补品,悄悄地放在恩人姐姐家中。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恩人戴杏芬和丈夫居然亲自带着这些东西专程赶到沈阳全部退给了何荣锋。

2014年,何荣锋又来探望恩人戴杏芬时,见到她家的房屋破旧便掏出5万元钱,务必要恩人收下用来修葺房屋,同时,又拿来很多高级补品,希望恩人姐姐全部收下。但戴杏芬依旧如从前那样全部婉拒了回去。

何荣锋、戴杏芬的感人事迹传遍全国,浙江当地政府将他们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拍摄成了一部公益电影-----《一辈子的姐弟》。

何荣锋也为了纪念这“神交励志”的人间传奇,于是,将他与恩人的故事写了一部名为《自我激励:乞丐如此被点化成富翁》》的书籍发行于世,同时,何荣峰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希望把“姐姐”的爱心传递下去。

当有记者问戴杏芬:何荣锋今天取得的成绩是否与他有关?戴杏芬却朴实无华地回答道:“当年我做的实在微不足道,而何荣锋的感恩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他的成就不是来自我的什么‘点化’,而是他的善良。”

戴杏芬的施恩不图报、何荣锋的饮水不忘本,都堪称千古佳话,完胜韩信、漂母的“一饭千金”,真乃流芳万世之佳话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