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情感上的激情飞跃
蔡呈腾
---感受新课程之三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是三维式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新课程的改革是立足于我们传统的以苏联教学论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过度地重视知识与技能,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基”。所以,改革的对象之一是转变传统的“过度重视知识的传统与轻知识的形成过程”、“过度地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在帮助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体验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我们很少在正常的学校教学时间内规定一段固定的时间让学生离开教室,甚至走出校门。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信息技术),学校每周必须开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课。
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也许我们太习惯于在课堂上控制学生的言行,似乎只有把学生束缚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学生的思想与思维才会被我们的“控制”着、引导着,否则就是脱缰的桀骜不驯的烈马!而对学生来说,这是难得的“从另一个渠道学习的机会”。
以研究性学习为例,我们不一定学生要开展一个连科学家都未解决的问题(如果真是那样,这肯定就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不可能成功),甚至我们想让学生发现与解决的问题更简单一些。不过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从提出问题到建立假设,设计解决方案,搜集相关资料与证据到总结过程,只要有学生参与了,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这就够了。
在搜集资料与相关证据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与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要学会怎么尊重别人,学会怎么样让别人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请求别人帮忙的过程中使对方不忍心去拒绝,学会即使在拒绝的过程中如何逆转时机……
也许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资料与证据的收集比不上学习在这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想。
而这些亲身经历的体验与感想正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大的收获,这种收获也许是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一个人的智能的成长也许是可能量化的,甚至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但是一个人的情感的成长却是很难量化的,它也缺乏一定的规律性、循序渐进性,它的成长有时是顿悟式的、飞跃式的,而创造情感的顿悟与飞跃的土壤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
不但综合实践课如此,现在的义务教育课堂都在尝试着“实践化”,让学生真正学生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体验着,感动着,内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