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菊 | 笛神
笛神
文|王崇菊
他喜欢吹笛。
赶着牛羊在山坡吹,独在自己院落吹,人们叫他笛神。
他的笛声清越,有清晨溪水哗哗啦啦流淌的欢歌笑语,仿似一群孩童嬉戏在晨间;有汹涌澎拜激流涌动的浑厚气势,仿似金戈铁马踢他战火纷飞之中;有柔情似水缠缠绵绵的悱恻婉转,仿似有情人在哀怨诉说相思。听听笛声,是生活的调味品,淡如水的日子变得明丽。
人们不与他来往,他也不同人们往来。牵着一头牛,两只羊,日出而上山,日落而回家。他的牛老了,换年轻的;他的羊老了,养刚出生的,三种组合,牛,羊,他,是小山村一道风景。他从哪里来,日子怎么过,最老的人也很恍惚。
当清晨袅袅炊烟飘着饭香在村中弥漫,他悠扬的笛声如翠鸟叫,吹醒了惺忪的睡眼;当人们围坐在村中央下闲谈高笑,他的笛声从遥远的山中传来;当万家灯火辉映,一家人坐在炉火上大口朵颐,他的笛声顺着清寒的月光洒在辽阔天空。人们习惯,伴着笛声而起,伴着笛声安眠。少有几个日子不见笛声,人们会不适应,吃饭不香,做事无神,交头接耳问询原因,等笛声再起,欢快扬在人们脸上。唯独少有人问原因,问他的日常。
他一年四季用宽大的麦秸帽遮盖,看不清眼睛,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因为笛声,很多人家的争吵会很快消散,一些出生的婴儿能静静睡眠。笛声起,人们沉醉在笛声中,那些劳作的艰辛,生活的不顺,人情的冷暖,都在笛声中散去。宛若人间最美的忘忧草,给人力量,给人温暖,让每一个平淡的日常多了一份恬淡和愉悦。由于笛声的存在,偏安一隅的乡村,多了某种神秘色彩,甚至有人传说,这个村落有神仙眷顾,风调雨顺,和睦安乐,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那个日子,他不同往常中午不在家,平日他带着干粮在山上,一呆就是一天。这天他的牛病了,连上山的力气都没有,他用药草给牛治疗。
安顿好牛,他坐在小屋旁边的溪流边吹笛,笛声幽怨,似在祈祷牛儿赶快好起来,似在诉说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正在做饭的忘了添柴火,正在吃饭的停下筷子,闲谈的人停止闲谈,人们沉浸在如泣如诉的笛声中,忘记自己,忘记时间,忘记彼此。突然,笛声戛然而止,余音带着慌张和匆促。
有人大叫,“落水了,落水了,快来救人!”附近的往河边赶去,远处的向附近赶去,一个小孩的头伸出又下沉,下沉又伸出。有会水的下去,抓住孩子,救他上来。孩子苏醒的瞬间,说:“爷爷,爷爷······”,手指向河中。醒悟过来的人们惊呼,刚才看到水花咕嘟咕嘟,以为是救孩子的余波。再次下水,很多人寻找,打捞出来笛神的尸体,呼吸已经停止。
孩子着迷笛声,又不敢近旁,潜藏在离他附近的一棵树上,可能忘乎所以,手舞足蹈,从树上滑落,调到河中,听到声音的他迅速跳到河中救援。孩子得救,他走了,笛声消失那么匆忙,就在于此。
先进事迹感动人们,追封他为先进英雄,开大会学习他。有人认出,他是孤儿,父亲早逝,母亲在他五岁时亡故,他走东穿西,活过来。后来,跟着一位拾废品的老人过活,学会吹笛。老人过世,他安葬完毕,用仅有的钱购买牛羊,安居在小山村一家无人居住的破旧小屋,一直到溺亡。
有人杜撰,他遇见过一位美好的女子,两个人生活一段日子,女子嫌贫爱富跑了,他对生活无望,隐居在此,终日以笛声相伴。还有人说他是某个神仙下凡,为了拯救这个落水的小孩,在此等待那么多年。
所有的故事都成为故事,留待他人演绎,他的笛声永远响在人们心中。清晨会有人抬头张望,午间会有人静静沉思,夜晚会有人凝望出神。
笛子陈列在村部玻璃器皿中,总有人看管,一代一代轮回。
笛神走了,笛音却常常回旋在空谷,一阵,一阵,又一阵。
那个被救的小孩考上音乐学院,留着长长的发,飘逸俊俏。最惹人眼球的是,他的笛子吹得特别好,能让哭的人笑,笑的人哭,能让鸟儿驻足,让人落泪。
有小溪潺潺流水的泠泠淙淙,有荡气回肠激战的拼杀,有小桥流水人家嗳嗳暖暖的柔软,有情思点点幽幽噎噎的诉说冥想。
笛神还在。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王崇菊,河南邓州人,教育工作者,爱工作,爱生活,爱文字,爱一切有生命的美好,无生命的美丽。快乐并用心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