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修复该如何进行,又该以何为界?
“我们在修复夏地村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建筑进行修缮,更会对整个村庄的人文去做一些挖掘。”
“每一栋建筑里都有很多故事,那里面的故事简直就是精彩。”
2016年,张丹从四川绵阳来到福建厦地村。一次学习电影的机缘,她留在了破败的乡村,参与古村修复,一待就是五年。如今古村民居得到修缮,村子也活泼了起来。她说,当初觉得在厦地拍电影遥不可及,但现在有可能会实现了。
古村修复,面貌与人文缺一不可
置远喧嚣,寻踪乡陌。在距屏南县城七公里处,坐落着一座古村——厦地。它是“屏南四大书乡”之一,也是最具闽东北山区特色的经典村落,深受中原文化、程朱理学、徽派建筑的影响,村庄形成了淳朴与典雅、自然与人文、生动与肃穆的独特风格。
屏南县屏城乡厦地村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其主要特点为夯土墙与木构楼的结合。2015年开始,厦地村秉承“还原性修复、保护性开发”的理念,对村落古建筑进行修复保护。张丹几人作为义工,在一年后来到了这个依山傍水的原始村庄。
作为古村的的修护者,张丹等人需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村落的样貌与人文进行详尽记载,并从汇总完成的资料中寻得她们需为之努力的方向,为该地带来新的活力。
但最初事情并非想象中顺利。在改造村庄的执行过程中,不少村民常常像看戏般注视着义工们的“表演”。第一年张丹等人为夏地村带来“年味节”时,几个女生义工忙得团团转:她们要在村子选址建造场地,要站在危险的高处挂灯笼,还要四处奔走告知街坊邻居这一消息……而此时的村民们不愿主动帮忙,都是“直直地站着,抱着双臂”。然而年味节举办到第三届时,所有的事情却都不用张丹等人操心了——村民们早已主动打理好了一切。
张丹坦言,夏地村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更像一个温暖的家。她们希望在保持村庄原有格局的基础上,使其遵循规律、慢慢地发展。
资本为一众古村注入活力
厦地村只是中国现阶段古村修复的一个缩影。目前,各级县市都力图依托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将古村落环境整治和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并鼓励古村落引入资本,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古镇的文化潜力是无穷的,关键要看管理者如何分配资本来为其注入活力。
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的下南山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村庄背靠南山、面向瓯江,虽然古朴自然,但也让当地村民的日常出行受到限制。随着村民的整体搬迁,许多老房子由于无人居住,缺乏维护而逐渐倒塌。
2013年,下南山村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后,莲都区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对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修复,使古村原貌得以保存。2016年,莲都区引进了爱心企业,投资6000余万元对下南山村进行整村保护性开发,打造古村落度假综合体。
据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古村修复遵循了三个“最”,首先是用“最本土的材料”,青砖、泥瓦、石板、坛罐……全都就地取材;其次是请“最本土的工匠”,雇佣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夯匠工,因为“当地的老百姓就是最好的设计师、风水师和建筑师”;最后是采取“最少的人工干预”,尽量少触碰所有的老物件,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
正是基于这种追求“原始朴素、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下南山村不仅一改破败凋敝的旧貌,还保留了原有的形制格局,使游客能寻到儿时乡愁。工商资本的注入让沉寂了十余年的下南山村重焕生机,成为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和当地“网红”打卡点之一,激活了乡村发展动能。
这头经过修复的下南山村层峦青翠、人景相宜;那头沉睡数年的吴兴古村也在趁势而上。
去年十月,一则喜讯让吴兴区八里店镇路村村的潞村古村村民兴奋不已。这座摘得“世界丝绸之源”头衔的村落,正在打造吴兴世界乡村旅游小镇,仅用短短1年多时间,便唤醒了沉睡数千年的“文化资本”。
走进潞村,白墙黑瓦的宅子错落有致,有船夫摇橹的乌篷船荡漾在村河,游客在岸上店铺品尝桑叶茶、茧圆和桑果酒等“丝文化”,还赶上了一场旗袍汉服丝绸秀……而在另一头,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钱山漾遗址公园、潞村熊猫庄园、桑基鱼塘、精品民宿等总计划投资30亿元的项目正加快建设。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在潞村显露雏形。
在守护“文化之根”方面,潞村人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未曾间断过保护古桥古迹古村历史遗存;同时,该村打造了“世界丝绸之源文化艺术村”等多个集文化艺术展示与传统技艺传承于一体的特色阵地,用产业经营的理念运营这份文化遗产。
潞村对绿水青山的呵护也颇有章法。近年来,潞村秉持保护性开发的理念,积极投入美丽乡村建设,陆续投入100余万元建设污水管网系统,完成美丽乡村精品提升工程。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得以再现,潞村也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拿下了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
古村换新颜后的商业化边界有待探索
夏地村、下南山村与潞村是幸运的,它们可以在发展中较少受到商业化的侵蚀,保有原本的土风土貌,但有的古村古镇却正与先前的画风渐行渐远。
许多古城都曾是与世隔绝的村子,但随着商业化的迅猛发展,许多房子早已改成商铺,酒吧与客栈,而古城内穿着古装的人基本都是旅客,江上飘荡的回音变成了酒吧里放着的流行歌曲,大量的商铺挤走了原著居民。
不少古城正面临着同样的烦恼:某一品类赚钱,各家商户便纷纷涌入;直到市场饱和,各家再去调整经营品类;但调整前哪些商品利润高,就卖哪些商品——古城“千店一面”的业态呼之欲出,商品严重同质化的问题屡见不鲜。
如何阻止古镇过度商业化也成为规划者们近年来探讨的热门课题。我们该如何保持创新发展和整体保护的平衡?该如何保持商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平衡?又该如何保持景观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平衡?
作为被商业化侵蚀而同样饱受诟病的丽江古城已经踏上了任重道远的整改之路。据相关人士透露,古城不再审批新增客栈,这也倒逼存量转型升级。在控制过度商业化的同时,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开馆授艺等弘扬、展示特色传统文化的店铺则被列入鼓励类,不仅审批一路绿灯,还可以申请公房房租减免、项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丽江古城正努力用文化的浓度稀释商业的密度,希望把千篇一律的古城街道变成千姿百态的文化业态。
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表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开发旅游产业。其实,开发旅游是保护遗产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唯一目的。保护古镇的核心是保护中华文明的足迹,应该考虑到城镇的综合发展,不应以功利为目的。”
古村换新颜后的商业化边界在哪?这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但有一个答案应是肯定的:让古村沉淀为它自己。